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竞争模式时代,产业集群、市场集群已然成为引领一个地区加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路径。
石材行业,一个高度全球化的行业,从兴起到发展,在中国虽然不过30年,却造就了如南安、云浮、莱州等一批石材产业高度集中的区域经济神话。但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中国石材业自身粗放式的高速增长模式限制,当前整个行业停滞不前,亟需转型升级!
面对当前现状,笔者认为,南安作为全球石材产业发展**集中区域,完全有实力引领中国石材实现“二次腾飞”。针对这一观点,本期专题将为您解析,南安石材如何迈入新石代。
水头石材,因何而荣?
石材是一个以资源为主导的行业,但纵观以水头镇为中心的南安石材产业,除了隔壁石井镇有几个花岗岩矿山外(目前已封矿),几乎无资源可言。而一个没有石材资源的小小乡镇,却被冠以“中国石材之都”的称号,难免让人感到疑惑,而探其缘由,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市场。水头的繁荣,一直与“市场”二字休戚相关。
1.以市场的理念,催生水头奇迹
从广义上对“市场”的解释,市场本身没有商品,而是通过引进原材料,经过加工再卖出去的商业行为。卓有远见的水头石材人,把“市场”的概念应用到了极致,水头石材,正是运用这种市场的商业模式,依托厦门港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将全世界的石材荒料进口到当地,加工后再由其庞大的营销队伍将这此成品或半成品销往世界各地,这种两头在外,贸易为主的市场商业模式,使水头被冠以“世界石都”、“中国建材之乡”等美名。而笔者认为,用另一个称呼——“世界石材集散中心”来形容水头更为贴切。
2.以市场为载体,成就行业名片
相信到过水头的人,**直观的感受就是:整个水头城镇,就是一个大的石材市场,而在这个大市场中,又密密麻麻分布着无数个中型、小型的市场,让到来的客商感受到浓烈的石材商业氛围,从而聚集更多的石材客商前来选材、采购。这种以市场为载体的营销方式,在前几年不仅给水头带来庞大的石材销售额,由于人流的剧增,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商业的繁荣。但随着现代商业综合体的兴起和人们对一站式便捷采购的要求,传统的那些零星松散的中小型石材市场已渐渐失去了它的功能优势。
2014年上半年石材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分析
板材产量
2014年1-5月,规模以上企业大理石板材产量821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4.4%,比一季度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花岗石板材产量2.2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14.9%,比一季度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
花岗石板材自2013年6月起增速已回落至12%左右,而今大理石板材产量增速首次降至15%左右,告别高速增长阶段。
规模以上企业花岗岩板材产量累计增幅
从区域看,大理石加工产业的转移更为明显,花岗石加工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截止2014年5月,中西部地区大理石板材的比重已从2011年51.9%提升到目前的近60%。随着中西部资源的不断开发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推进,产业转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大,产业布局也将更为优化。
2014年1-5月区域板材产量增速及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
2014年1-4月,规模以上石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1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比一季度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石材企业利润总额9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比一季度增速回落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94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比一季度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比同期收入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百元收入成本为83.43元,比一季度高出0.15元,比上年全年高出0.63元;成本高企,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幅
2014年1-4月,规模以上开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1%,利润总额增长27.5%;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利润总额增长18.5%。开采企业收入增速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长,特别是西部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已经是负增长,西部地区加工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也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近20 个百分点。从一个方面突出反映了西部地区整体矿山开采管理水平较低、矿权分散、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严重的问题。未来一段时期,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还会进一步下降,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后,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2014年1-4月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利润增速变化:
亏损面及亏损额
2014年1-4月,规模以上企业2783家,亏损企业126家,亏损面为4.53%,亏损额达1.2亿元。其中,开采企业582家,亏损39家,亏损面为6.7%;加工企业2189家,亏损78家,亏损面为3.6%。
亏损面及亏损额变化:
2012年以来,行业亏损面迅速扩大,亏损额逐步上升。2014年1-4月西部地区开采企业及加工企业的亏损面远大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投资
2014年1-5月,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业投资完成额567.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比一季度增速回落3 个百分点。其中,建筑装饰用石开采投资累计13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比一季度增速回落7 个百分点。建筑装饰用石加工投资累计431.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6%,比一季度增速回落0.5 个百分点。开采投资增速回落十分显著,而加工投资仍在高速增长,在当前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由于开采投资前期投入较大,回报期较长,加工投资一方面回报较快,企业通过更新加工设备,增加环保投入也为企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低速增长期内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适应产业升级要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工投资的增加,也不排除部分企业在矿山投资的初期就盲目建厂的可能。这种做法的风险性很大,我们应引导企业避免此类盲目投资。
进口
2014年1-5月,石材进口649.3万吨,同比增长16.2%;进口额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分别比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在进口增速连续三个月回落的同时,印度石材延续上年的增长势头,连续5 个月飞速增长,3月以来同比增速连续超过了100%。此外,自土耳其、巴西的进口量也在持续增长。由于巴西、印度石材在美国市场很受欢迎,中国企业大量进口具有异国情调的花岗石产品,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对美国市场的复苏的期待和信心。
出口
2014年1-5月,石材出口1159.2万吨,同比增长19.9%,比一季度增速回落5.4个百分点;出口额为25.0亿美元,同比增长3.6%,比一季度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 出口均价215美元/吨,同比下降13.6%。
扣除海关税则号25174900项下商品(石粉、碎石及粉末),1-5月石材出口475.4万吨,同比下降1.1%,比一季度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出口额为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3%,比一季度增速回落4.2个百分点;出口均价519美元/吨,同比增长4.4%,比一季度均价下降11美元。
1-5月,海关税则号6802 项下深加工及制品出口376.2万吨,同比增长0.4%,比一季度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 出口额为21.6亿美元,同比下降0.3%,比一季度增速回落4.9个百分点;出口均价574美元/吨,同比下降0.7%,比一季度下降12美元。
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表现仍然突出,除东盟地区增长较快,欧盟市场出口量小幅回升以外,美国市场的复苏并不尽如人意,东欧及中亚地区的需求量也大幅下降;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出口价格的进一步下滑意味着利润的减少,这使得外贸出口型企业的日子更加艰难.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石材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较上年更为严峻:国内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欧美国际市场复苏水平低于预期;同时,企业成本高,产品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严重。在2014 年上半年石材行业经济运行报告中,很直观地看出,2014年上半年,尽管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销售、投资均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但增速普遍低于往年,加之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库存增加,统计数字反映的形势已不容乐观。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的普遍感受更甚于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当前形势下能够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已经就很不错,他们正在经历的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已经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行业转型升级更加迫切,优胜劣汰的生存考验日益残酷。以南安石材产业为例,南安石材产业在前十年曾创造出神话般的GDP增速,然而,在当今新的经济环境下,以传统粗放式经营模式为主的石材行业在遭遇国际和国内市场寒流的侵袭下,逐渐被淘汰。在历时3个月对水头石材市场的采访调查中发现,大多石材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企业销售利润大幅下降。一位石材资深人士直言:“如再不转型升级,必会有一部份石企将熬不过这一波寒冬而倒闭停厂”。
笔者还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当前大部分企业出口业务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国内家装市场等对石材需求的增速,很多中小型石企开始关注并考虑进军国内市场,但由于国内营销渠道缺乏,对打开国内庞大的市场空间无从下手。
目前南安的石材企业业务以出口和国内工程为主,大型品牌企业通过展会等形式拓展销路。而中小企业则主要通过人脉关系营销,与成熟传统行业相比,石材企业缺少大型的产品交易展示平台,营销渠道尚未真正市场化。这些石材企业急切需要可以整合周边产业乃至政府资源、带领企业及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综合性服务市场平台。
市场集群,需要**带动
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形成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市场集群。综合性的专业集群市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也是目前南安石材产业迈向新石代选择的方向。
这几年不仅仅是石材行业,与石材产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如加工设备、辅料企业等已经在南安加速聚集,但也是由于销售模式太过单一,没有专业的市场平台,没能形成协同发展,联动发展。
当前南安石材只有依托水头地域优势和雄厚的产业配套,以现代化的综合市场为载体,整合全球石材产业资源,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达到高效运转。以密集业态带动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汇集,从而降低整体行业运营成本,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实现由财富聚变到达裂变。
超大规模的综合石材市场将直接带动南安石材产业实现质的飞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比如在中国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的品牌比任何单个企业品牌更响亮,更加受欢迎,这就是区位品牌的优势,比单个企业更有号召力,更有资源可挖。
第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包括生产、物流、交易成本,在综合性的石材园区内,得到的服务、集约化资源供应相比单体企业要节省。
第三,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规模和范围效益指在一个综合式的产业城,由于它的规模大,产业链上各种附加产品必将随之依附出现,这将有助园内企业更便捷开展配套销售业务。“大市场才有大空间,大空间才有大品牌”产业城的模式将直接惠及企业产品销售。
从产业集群时代进入市场集群时代,产业集群在某种意义上是企业之间的一种行为,也是我们从自己角度出发看到的变化,但是未来石材业一定是市场集群效益大于产业集群效益。也就是说,石材交易市场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将出现聚集效益,这将有助于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义乌小商品城、永康五金城、海宁皮革城为代表的专业综合性市场,由于其**带动,从而给本行业中小企业带来肥沃的商圈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海西石材城,开启石材产业市场集群大幕
在南安转型升级的接力赛中,接下石材产业市场集群这一棒的海西石材城正以**的姿态,昂首前行。8月26日上午,备受瞩目的海西石材城精品花岗岩项目强势亮相,盛大的开业仪式,近300家石材企业10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海西石材城系福建三叶集团斥50亿巨资打造,作为国家工商总局和发改委等部门正式立项并备案的重点工程项目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的着重扶持项目,海西石材城项目的启动贯彻落实了福建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南安市委市政府启动“打造石材陶瓷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海西石材城总体规划包括大板市场、花岗岩精品市场、荒料堆场、大理石加工厂,异型加工厂、精品研发展示中心、金融服务咨询中心、商务办公配套等各功能区块,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一期花岗岩精品市场,500个铺位,近300 家石材企业已满铺满租签约进驻。
建成后的海西石材城将成为区内产业基地中**大的石材城,未来“海西”将作为南安石材产业市场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南安石材产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加速南安石材业的整合,打造石材产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巩固南安作为全球**大石材集散地的中心地位。
海西石材城的开启,也预示着长期以来南安石材行业市场组织松散的局面即将结束,区域品牌更加集中,市场业态更加完善,也将昭告石材天下,南安石材行业有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市场,行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必将使石材企业实现利益**大化,同时,也必将加快产业升级。
一站式采购渐成趋势
因为没有石材资源,南安石材产业的发展靠的是荒料的引进与加工,这一传统的发展方式成就了水头,但同时也制约着水头石材产业的发展。石材行业早已阔别初级加工和粗放管理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便捷高效的交易,让消费者享受高质量的服务,是南安石材行业的突破点。而海西石材城倾力打造的一站式的石材采购中心,也宣告了这一趋势的到来。
大家所熟知的万达广场,就是一站式采购**典型的案例,其优势所在即你想要的、你所需的在这个综合体里都能得到满足。同理,映射到石材行业也是如此。笔者认为,未来石材采购将更加注重购物体验,不仅一个工程所需的石材品种、辅助材料在一个产业城内就可一站式采购,并且采购商的交易谈判环境、金融服务、物流服务、语言服务、法律服务,甚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得到舒心的配套。而海西正是按此标准规划建设,完全颠覆了石材传统商业模式。
海西石材城以现代化的行业综合体模式,打造全球石材产品一站式采购中心,以一座城的概念将商业、办公、生产、展览、会议等行业空间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统一的综合体。
南安水头的石材产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如今正处于从“传统”逐步向“现代”升级的机遇战略期,而产业升级离不开完善的配套服务来推动。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海西石材城项目,恰恰就是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项目定位就是要打造“全球石材行业**好的现代综合服务平台”。从现代服务业角度来看,它是为石材行业提供产业发展配套,具有行业专业特性;从石材产业角度来看,它属于现代服务业领域,专业为石材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在石材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所需要的服务和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园区里,都能轻松解决。这迎合了**新的商业模式趋势。而海西石材城花岗岩精品市场的盛大开启迈出了这一趋势的**步。
创新发展,迈入新石代
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当地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的高度集群化所具有的合作与创新正是促进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动力。
纵观中国石材行业20 余年的发展,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行业的“死穴”。石材行业适应市场有余而影响市场不足,这与石材行业长期处于初级市场发展阶段有关,企业单纯依赖大板加工、工程板批发就有钱赚。但在市场增长放缓、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仅以量取胜已无法让企业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石材企业普遍缺乏在产品创新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没有形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在国际国内市场起到引领消费的作用,在国际市场始终处于被动的角色。企业普遍生存在同质竞争和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之中。根据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显示,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的企业,生存状况普遍好于墨守成规的企业。
海西在商业模式上高度集群并融会贯通,不仅打造体验式实体实物展示商业模式,结合时代发展开创性的配套建设金融、电子商务、展览中心,信息传媒等,以“传统+创新”的商业模式全方位覆盖,让顾客无论身处何地随时都能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类终端分享产品信息了解相关资讯,**享受线上信息与线下体验。
目前南安石材行业整合产业链的创新理念已经初步形成,一些**企业也已在践行,但是中小企业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力量略显单薄。海西石材城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在石材服务领域上,海西石材城是超前的。专注做服务,服务于有远见卓识、力求转型亟需升级的中小型企业。
笔者从海西石材城工程指挥部了解到了一个未来具有高效整合、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综合服务平台。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在内的所有需求,在海西园区内都能轻松接洽相关的入驻企业。在此基础上还能往石材行业上下游纵向延伸,实现上下游资源平衡配置,让创新与品牌贯穿始终,这不但有利于强化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而且可以实现企业资源互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目前做全产业链的整合升级必然是大势所趋,只有将产业链整体提升,才能纵向整合市场资源,企业才能做到对自身资源的**优配置,从而引领产业走向成熟。
海西以影响世界的魄力,彰显行业恢弘气度;以超前的科学规划,必将开启石材市场新格局,引领南安石材迈入全新石代。
携千家石企,助力千亿集群
整个行业的成熟,不是单几家**企业“鹤立鸡群”,而是整个产业链上相关中小企业“百舸争流”,同步繁荣,才真正体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种集聚的联动发展。全面建成的海西石材城将引进千家企业入驻,协助入驻企业做好信息收集、渠道扩张,市场管理的工作,并使之协同合作,对等竞争,从而提升品牌和企业影响力,全面整合行业渠道资源,并提供渠道、信息、技术、媒体、政府资源的支持。
定位为“做体验型的专业市场,体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海西石材城,对资源进行整合,信息集中共享,将大大提高企业对市场商机和产品趋势的掌握,提升企业议价能力,避免企业之间进行价格战;而对于采购商而言,超过数千个品类石材商品交易,客户想要的在这里都可以一站式购全,这种商城的业态必将带领整个行业一同实现升级和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