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新闻发布会暨中国家具产品创新奖、中国家具设计金点奖媒体通风会在北京嘉里中心酒店召开。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冰冰,副理事长陈宝光,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王明亮及30家展会参展商代表出席发布会。
家具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家具名牌?中国家具设计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怎么找回我们原创设计的力量?针对以上问题记者于会后约访了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杂志主编陈宝光。
我们的客厅白皮书:教育上数典忘祖,屋子里家徒四壁
中国家具产品展览会的新闻发布之后,进入自由提问环节,记者一个问题引起了陈宝光的愤怒。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家具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和美学?”
陈宝光扶扶眼镜突然露出陈丹青的表情,慷慨陈词:“美学?文化?我们有自己的美学和文化吗?我就在旁边的中国美术学院读的大学,就是现在的‘大裤衩’下面那个。在座有几位是我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受过中国文化教育吗?大学四年,我们把西方美术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西方电影史背的滚瓜烂熟。我们什么时候学习过自己的文化,我们这些设计师大学毕业之后哪个不是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设计?设计在中国家具产业链里占到的是**薄弱、**微小、**不值一提的一个环节。”
陈宝光是中国家具协会有名的“愤青”,年近六旬的他平头,眼镜,写专栏,谈文化,还在中国传统家具委员会、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担任系列职务,同时也是《中国家具年鉴》、《中国家具》等杂志的主编。时常会“自相残杀”,让同行尴尬的笑。
“如果一个家没有家具还能叫个‘家’吗?**多叫个屋子。人类远古穴居开始,就有了某些‘具’。家具就是家庭里重要的成员。”按照陈宝光的观点家具就是一个家庭的印记,上面有你的气息,就像家族的徽标。
“总之,家具是家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一家庭的物化,是这个家的外延,是一种秩序。这些家具又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服务,因而就产生了艺术。中国的椅子起源于魏晋和隋朝,起初的名字叫做胡床或马扎,唐明宗之后,由床和凭几等家具杂合相交,逐渐形成有靠背、扶手的高足家具,并得到了‘椅子’的名称。宋代产生的交椅,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物,所谓‘正襟危坐’,正是历朝当权者们在交椅上发号施令的形象描述。”陈宝光拿着一张椅子举起了例子,“里面全是价值观和文化。”
中国家具展举办了二十届,设计金点奖还是**届。“订单量上我们丝毫不担心会落后米兰家具展,亚洲现在才是**大的消费市场。”理事长朱长岭在主席台上信心满满地说。
然而订单是一回事,核心竞争力又是一回事。“中国设计目前就是个伪命题,我们才从水泥地、大白墙,卧室和客厅不分的生活里走出来几年?家徒四壁、数典忘祖才是我们的状态,目前只是积极推动。并不奢望一下子就能产生设计。”陈宝光的每一句都有些惊世骇俗。
这次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包括产品创新奖和金点奖两个选项,“宁缺毋滥,没有好作品就空着奖项。”陈宝光在主席台上对记者公开表示,“如果不能达到评委一致认为的标准,则当年奖项轮空。”
中国家具现状:
不止没品牌,而且没文化
尽管牢骚满腹,陈宝光还是本着“打孩子是为孩子好”的心态,试图去直接挖掘中国家具产业的致命之处。“不管怎么说,这次家具展都和朱长岭承诺的一样,将助力原创设计、推动材料升级、推进电商渠道作为重要看点。家具行业要命的是品牌和文化的缺席!”
2005年到2006年中国家具产业曾受过一次重击,陈宝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2005年,家居产业产值达到6000个亿。”陈宝光介绍说,“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但由于国内家具业出现产能扩张太快,中低档产品过剩,竞争越演越烈,加上反倾销案的出现,内忧外患,中国家具企业掀起‘造牌’风潮。”
据2005年央视广告投放情况来看,当年家具行业已初露端倪,如华丰、皇朝、健威和曲美等家具企业因上央视而名声大噪。2006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德尔地板以亿元手笔夺得家居建材标王,一时震惊业界。
但隐患早就埋下,随时像地雷一样潜伏在表面繁荣的中国家具企业。2004年,中国不少家具企业所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传来不利的消息。6月份,中国木制卧室家具被裁定在美国市场倾销。据海关统计,这一裁定直接导致广东口岸的此项出口连续三个月下滑,2004年7月份出口额仅为1.7亿美元,比4月份的**高值下跌了四分之一。
2005年11月,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发布预警公告称,加拿大家具制造商协会已向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提出申请,要求政府对原产于中国的家用家具产品进行特别保障措施调查,并征收为期三年的高额附加税,以限制中国家具对其国内家具产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人家一跺脚,我们脚下这块地方就乱颤,原因在于我们脚下的根基不太牢固,在于我们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陈宝光总结了中国家具业的症结所在。“品牌都是电视广告虚张声势出来的,我们有设计和自己的原创吗?只有模仿来的潮流。销售额再高也是白搭。”陈宝光这些回答很好的解决了达芬奇家具等企业破产的原因,“意大利制造竟然成了我们的心神往之?”
设计才是行业的灵魂,对于家具行业存在的问题,他主动揭短,“我观察,抄袭往往是企业决策者的主导意见。一般来说,设计师是不大愿意去抄袭的,即使抄袭也会含蓄一点。”
家具是什么:一种秩序,一种传承,一种文化
记者:中式家具设计的难度在于这种产品本身不止是一件日用品,其背后存在的文化因素往往难倒一些设计师。这个文化指什么?
陈宝光:很多社会上的优秀设计师也不能很好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我看到很多设计师的作品,多是把传统家具的元素符号化,包括国外一些大师级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家具的认识也比较肤浅。符号化是对精神的否定,是懒人的作为。
对于要做中式家具的设计师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止是桌子椅子等几类传统家具的制式,我们所讲的古代文化则更多是明和清两代。但这两代的家具所延续的文化体系是不一样的。这决定了明代家具的文化属性。这种属性与中国同一时期的其他文化包括文学、戏曲是一致的,也与同期的其他行业制造水平相当。
清代家具如果从民间看,与明代是没有很大区别。但今天很多人所强调的清家具无非两条线索的影响:一是宫廷,二是后期外来文化。宫廷家具这本不是传统,或者说不是本源。清代宫廷家具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异化。中国文化的传统在儒释道,在士也就是知识分子而不在皇家。
后来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家具制作也有很大问题,特别是1840年以后。这时的中国已经很虚弱,民族文化的精神被侵蚀是主要方面。当然,我们今天也看到了许多清晚期的优秀作品,其中有合理吸收外来因素的地方。这是中国严谨的工匠精神结果。
今天,很少有设计师、企业家能够从这些角度分析中式家具。全国就那么一些图纸在企业中转来转去。所谓开发设计更多是在枝节末梢上改动。全国有红木家具生产企业万余家,真正具有开发设计能力的**多十有其一,不抄又何为。
记者:那么,反映在家具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呢?
陈宝光:百多年来,中国在近代现代的进程中,主要是向西方学习。我们用西方的观念重塑了我们的社会,包括价值观、道德观,也包括文明体系。换句话说,在今天整个文化体系里,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弱势。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非个人可以扭转。比如,设计、美学都是外来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里没有。
家具的传统文化,我认为**是制作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化中关于制作的历史积淀。第二是民俗文化,一种与起居睡卧饮食相联系的东西。第三是审美文化,家具中含有中国**传统**典型美的观念。
简单谈谈制造文化。我国人民在器物制作上是很有特点的。我们的器物制造突出在一个“巧”字,也成为历史上而非今天“中国制造”的一个标志。反映在家具制作上根本就是“榫卯结构”,我们的“拼板”和“榫接”的工艺都是非常有技术特点的。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与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脉关系,是一门所出。中式家具设计师开发产品的基础也是这些。
【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家具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九正家具网交流群:23343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