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两项新的净水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然而半个月以来,这两项“市场期待已久”的新国标,在行业内引起的反响却很平淡。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目前鱼龙混杂的净水器市场来说,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才更有意义。
事件
净水器行业实施两项新国标
8月1日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两项净水器新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水净化装置通用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净化内芯通用要求》正式开始实施。
新国标内容显示,前一项国标完善了净水器电器性能方面的标准,具体内容包括净水器的总净水量、功能效率、噪声、拖延率、再生率、废水比、回收率等,并按照不同的技术进行了分类。后一项国标针对的是净水器内芯,其制定出的标准范围涵盖家用净水器的反渗透膜、超滤膜、PP棉等。
“净化”净水器市场要“来硬的”
这两项新国标被寄予厚望——有人认为,消费者购买净水设备从此“有章可循”,而一直以来鱼龙混杂的净水器市场,从此也将得到“净化”,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反应
消费者、经销商知晓率不高
走访市场发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销商,目前对这两项新国标的知晓率都很低。随后,对卖场和超市内的市民随机进行了调查,其中超过60%的人对净水器有所关注,但对选购净水器时该看哪些参考标准或数据,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就是看看滤芯的类型,至于这些滤芯的质量,咱也不知道咋判断,听销售人员介绍呗。”正在选购净水器的市民冯先生说。
声音
强制性标准更有意义
标准的较大弹性,直接导致了市场的泥沙俱下。“几年前,还没有这么多的净水器品牌和厂家。”现在除了一直做净水器产品的企业之外,很多家电品牌以及热水器品牌也都开始推出净水器产品。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净水器产品中,有不少是代工、贴牌生产,还有一些出自“黑作坊”,成本不过几百元,“摇身一变”就成为1000多元甚至数千元的高价货。出现这样的乱象,在业内人士看来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这证明了净水器市场是块大蛋糕,前景光明; 而弊端在于,如此多的品牌、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时又没有可以参考的明确标准,购买之后发现产品质量不行,但为时已晚,维权亦难。
要想“净化”净水器市场,让消费者买到放心产品,一方面需要国家权威部门出台强制性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