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定制在中国的市场空间日益显现,人们对高品质、个性化生活方式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家具的个性定制时代也随之悄悄流行起来。另九正建材网据悉,2008年,全国定制家具企业已达30000家,从业人员200万人,总产值780亿元。2012年,定制家具工业总产值高达1200亿元,生产企业曾至近50000多家,从业人员500万人,同比增长22.8%。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特别是80后、90后逐渐成为家居市场的消费主流,个性化的定制家具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对于广大定制家具企业来说,定制家具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各种挑战,定制家具的康庄大道还很远。
缺乏标准,始终是定制家具之痛
众所周知,定制家具的一般选购流程是:消费者**选定定制家具品牌,然后在该品牌现有的家具风格中挑出自己喜欢的一款或者多款家具,接着该品牌会根据消费者的居住空间对家具的尺寸、颜色进行调整,但产品的设计、风格以及材质基本不能作调整。待家具风格确定后,企业会派出设计师免费上门对消费者的居住空间进行测量,以确定家具的尺寸。但当定制好的家具产品在尺寸、质量等方面出现偏差时,定制家具企业却很难就消费者的要求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2014年3月15日新消法出台,由于定制家具的特殊性,新消法仍然未就定制家具消费过程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规范。除了在消法上的缺失,目前定制家具市场整体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加上定制程序尚未规范化,导致消费投诉频现。定制家具在材料、颜色、环保品质、价格等方面,仍以厂家和消费者的自我约定为主,一旦合约相关条款约定不够严谨,就有可能造成维权困难,原本量身定做理当合体合意的家具顿时给定制者“添堵”。一系列标准的缺失表面上看来给商家带来了很多“便宜”,但长持以往,会让部分商家存在侥幸心理,从而以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广大消费者,不仅影响了定制家具市场发展的正常秩序,也会进而阻碍整个家居行业的健康发展。
走向两极化的定制家具企业
目前,国内的定制家具行业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征程,但整体发展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就定制家具企业来说,不少企业急功近利,盲目扩张规模,提高产能,忽略销售渠道建设和完善,造成产销错位,产能过剩,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以致行业混乱不堪。也有不少企业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管理人才数量少、水平低,家族式管理、经验式管理、行政式管理现象极度普遍,营运协调能力差,市场反应敏感度必然低。而又有些企业缺乏研发投入,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仿制、抄袭现象普遍,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企业技术层面相对萎缩,缺乏生命力,影响市场营销,严重阻碍了定制家具行业的革新和发展。
因为当前中国定制家具发展的不和谐,定制家具行业在品牌、理念等方面的缺失,未来我国定制家具行业将走向两极化:一半企业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呈现全国范围内的扩张。另一半企业则将转变为高度区域化、专业化的地方性品牌,形成垄断型经营格局。
且行且珍惜的行业发展之路
尽管定制家具在价格、程序、标准等环节存在一定的缺失,但不可否认,定制家具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保障定制家具行业在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定制家具企业更要且行且珍惜。
**国家、行业本身要确立相关的标准,规范定制家具企业的生产、销售、售后等方面的行为,从宏观角度来推动定制家具的规范化发展。而消费者也要在日常的定制家具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也要多留个“心眼”,要注重挑选信誉度高、有质量保证的商家,不要贪图便宜,在与商家签订合同事时更要小心翼翼,发现商品的材料、尺寸等与合同中注明的不一致时,及时诉诸商家和有关机构,及时维权。作为定制家具企业,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一个良性发展的品牌意识,真正用心去做一个品牌,而不是简单地做做广告,赞助某某活动,应该从产品、服务等方面打造一个消费者放心的品牌,同时转变粗放的管理方式,注重提高企业在技术、资源、营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终走向企业发展的康庄大道!【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家具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 九正家具网交流群:23343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