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桶,敲了扔掉;新盥洗盆,拆了扔掉;新瓷砖,铲掉不要……住宅小区交付使用不久,总能看见这些东西被当成建筑垃圾运走倒掉。
近日调查发现,由于装修质量、风格喜好等问题,不少消费者在购买精装房后就将新瓷砖、马桶、盥洗盆等敲掉,“砸新换新”。精装房的本意是业主收房后可以直接入住,但事实上,许多业主都选择把精装房的原装修拆除,进行二次装修。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这种二次装修造成的浪费惊人,仅敲敲打打这一部分,每年的损失就在300亿元以上。原本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装房,缘何频频遭遇二次装修?
敲敲打打的新房
精装房以一体化设计、集中采购、统一装修,利于资源效益**大化、降低装修成本,比毛坯房更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备受追捧,部分一线城市的精装房楼盘比例已逾 50%,万科、恒大、绿城等**房企也在全面推广精装房。作为绿色节能的建筑产品,精装房已成为商品房的发展趋势之一。
然而,精装房在普及的同时也令二次装修越发普遍,每年被业主敲掉的新马桶、新水池更是不计其数。
精装房一般比普通商品房贵,因为其中已经包括了装修费用。新房进行二次装修,许多业主既痛心,又无奈。北京一家装修公司的负责人对此表示,他的公司每年要装修上百套新房,1/3属于拆了重装这类,而即便是小修小改,每户至少也要增加2万—3万元费用。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集中采购、统一施工和缺乏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了解,新房的二次装修变得极为普遍,并逐渐成为家装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有些人对新房的设计风格不满意,于是敲掉重装;有些人为了结婚而购置新房,为避免千篇一律,便选择了重装;还有些人对房屋的布线、照明等系统不满意,也选择了重装。有装修师傅笑称,拆得多了,也就慢慢成了“拆房专家”。
天津市家居商会秘书长曹莉云曾公开表示,为了避免“千房一律”,开发商应在设计时就与消费者进行对接,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精装房“徒有虚名”
精装房问题频出是新房屡遭二次装修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前万科的“纸板门”事件也反映出精装房及其关联行业的多年症结。虽然当时事后万科回应表示,被误认为是“纸板”的材料实际上学名为“中密度纤维板”,但精装房的质量问题依旧困扰着消费者。
为什么花钱买了精装房,又要敲掉重装?千屋一面、没有个性是其次,**主要的问题在于装修质量不过关。家住北京房山的张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为了住得踏实,自己在选购新房时特意关注了**开发商的楼盘,但住进来后却发现精装房质量问题频出,门窗密闭性差、瓷砖脱落、卫生间吊顶掉落接踵而至,开发商虽承诺两年保修,但二次装修已被他提上日程。
曹莉云表示:“精装房的质量把控不严,难以让消费者接受。精装房所用材料是集中采购的,且批量装修的房子,从验收等各个环节看,可能就不像消费者自己来把控那么严格,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消费者如果看到房子后发现这得改,那也得重来,就不如砸了重装。”
她还认为,批量式装修难免存在瑕疵,为了控制成本,开发商往往舍不得在装修材料上下血本,而消费者在质量把控和维权方面也往往处于劣势。考虑到长期居住质量,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重新装修才更放心。
精装房还需“精”监管
早在2002年7月18日,原建设部就发布了《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提出要“加强对住宅装修的管理,积极推广装修一次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等现象”,并阐明“装修一次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简称全装修住宅”。
2013年,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出台《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材料、部品技术要点》,分别对厨房、卫生间、隔墙与隔断工程、木质产成品、地面、墙面、顶棚、管线等八类材料、部品做了技术规定。
然而,业界对精装修这一概念的定义依然模糊,部分开发商过度炒作精装修概念,装修风格、所用材料、电器品牌等依然完全由开发商决定,开发商、施工方、装修方层层抽成。同时,对于绝大多数缺乏相关知识的业主而言,独立验收困难重重,验房公司的兴起也反映出消费者对开发商的不信任。
精装房重在“精”字,但若按一些装修公司的统计数据——九成以上购房者都要换掉精装房里的一些家居建材,那么精装房这一叫法实在难言名副其实(据中新网报道)。事实上,当前各地新房的强制性验收标准“僵化”正是导致装修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地新房强制性验收标准基本都对门窗、墙皮、开关插座和灯具、厨卫瓷砖和厨卫用具提出了装修要求,对其质量却没有具体的验收标准,这导致开发商选用的建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此同时,二次装修的房屋还会经历“二次污染”,大大延长了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释放周期,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会导致诸多环境问题。
浙联律师事务所主任戴和平律师表示:“目前精装房确实是个问题。业主个人要求比较高,但除了明显且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外,消费者在验房时只能先接受,再要求整改。” 王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