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中国石材产业三十年 且行且变革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4-07-25 10:59:56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改革开放30多年,石材行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巨大转变,从单纯采石、加工向采矿、加工、机械、金刚石工具、配套产业、综合利用、护理等全产业链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石材行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巨大转变,从单纯采石、加工向采矿、加工、机械金刚石工具、配套产业、综合利用、护理等全产业链转变;由小规模生产一举成为世界**大生产国和消费国;由**初的国内生产、消费发展成为进出口**活跃、国际化融合度**高的产业之一,成为世界**大的进出口国;由零散开采转变为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升级换代;由生产要素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

总之,石材产业正从传统采石业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绿色化的现代石材业转变。巨大成就、跨越式发展,既有全体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也有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宣传、协调、引导,更重要的是有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与引导,尤其是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引导与规范,在行业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石材出口基地规划,促进外向型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增活力,石材产业有巨变。上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步伐加快,尤其是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取得突破性进展,1990年进出口总额1154亿美元,直接吸收外资投资189亿美元,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开放了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开辟了十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新区。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建设城市设施、民用机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油田、电力、化工等项目。改革开放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也为石材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材对外交流日益活越,石材产业在技术装备引进、生产加工、出口创汇等方面显现了强大的优势。1979 ~ 1987年,我国引进大理石生产线96条,新增板材加工能力494万m2,矿山荒料开采能力2.82万m3;花岗石生产线62条,新增板材加工能力277万m2,矿山荒料开采能力2.47万m3;人造大理石生产线32条,新增板材加工能力220万m2;水磨石生产线27条,新增板材加工能力547万m2。累计引进石材生产线217条,能力达1538万m2和5.29万m3。到90年代初,引进生产线达300余条。到1990年,全国石材产量达到1278万m2,1978 ~ 1990年石材产量年均增长33%,其中大理石产量705万m2,花岗石产量573万m2。石材出口更是显现强大活力,1990年全国石材出口达1.17亿美元,1980 ~ 1990年出口额年均增长28.8%。石材产品出口创汇约占全国建材行业出口汇总的1 / 10。石材出口在建材行业中优势明显显现,当年中国建材报有关石材出口报道见图1。

石材出口基地规划应运而生。1992年中国石材协会在福建泉州召开了石材行业年会,提出要抓住国际市场需求骤增的机遇,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业,“七五”成气候,“八五”上台阶。到1995年三石产量达到3500万m2,出口创汇达到2亿美元,到2000年三石产量6000万m2,出口创汇达到5亿美元。针对石材产品出口的良好发展势头,当时的国家建材局就十分重视石材产业的发展,早在1985年,建材局提出建设石材出口基地议题,曾派出以中非公司副总经理李仕璋、计划司非金属处徐立全、刘勇和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李咸一行4人,对广西、广东、浙江、福建等省的石材资源与开发情况做过约两个月的调查研究。1991年7~ 8月国家建材局领导又一次布置中国石材出口基地调研工作。由中国非金属矿公司胡兆扬副总经理牵头,计划司刘礼龙、地质公司刘绍斌、建北公司杨杰和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李咸做建设石材出口基地的调研工作,先后到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浙江等省做了调研。为石材出口基地的建设,时任国家建材局副局长张人为同志曾多次到莱州参加调研、国外考察,并参加规划报告的评审工作。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建材局计划司牵头,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编制出口基地的规划、项目建议书等前期研究工作。

1992年5月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提交《莱州石材出口基地规划研究报告》。1992年7月3日,由国家建材局主持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北方(莱州)石材出口基地规划研究报告》论证会。国家计委、建设银行、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山东建材局、莱州市等13个单位32位代表及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李咸同志关于《莱州石材出口基地规划研究报告》’并对基地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与会单位积极支持、促进莱州石材出口基地建设,并希望有关部门尽早提出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中国北方(莱州)石材出口基地建设被列入国家建材“八五”莱州石材出口基地规划研究报告在中国专利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在石材宣传方面,将农历3月16日定为“石头节”,这也是今天石材展会的雏型。不断开拓石材市场,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建造名优工程。三是引资见成效,打破区域和所有图2 1992年编制的《莱州石制的限制,先后组建三资企材出口基地规划研究报告》规划。基地建设序幕正式拉开,见图2。

方案实施显效果。出口基地建设规划方案的总体设想是深入贯彻改革开发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通过新建和技改加快矿山建设,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业,扩大出口创汇,逐步形成以莱州为主,技术先进、规模大、技工贸结合的出口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在行业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基地分三个部分:矿山开采、石材加工、辅助工程,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将莱州石材建成开采、加工水平高,产品花色品种齐全、多系列、成批量有配套能力,具有完善的对外对内贸易能力、产品展示、贸易洽谈场所;在港口码头、车站有完善储运、吊装设施;较高水平的石材机械、金刚石配件、磨具磨料的生产能力;有可承揽国内外高级建筑石材装修的专业队伍;有完善的科研检测机械和设备;有石材工业技术学校。

国家石材出口基地规划出台,莱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应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步伐。经过五年实施,莱州石材出口基地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加在石材资源地质勘察,选择优势矿山作为开发对象,组织实施126骨干带动工程。打造了一个利税过千万元的银磊集团,二个产值过7亿元的乡镇(夏邱、柞村),6个石材产业过5千万的村庄。二是名牌见成效。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开采、加工设备,由粗放型向精加工型转变。银磊的“莱州牌”雪花白大理石系列板材获国内石材业惟一国优金奖,华夏的“刚磊牌”花岗石系列业24家,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其中,由农民投资兴建的石材企业就达200多家,同时,积极吸引市外投资达40多个家。四是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建成石材机械企业达20多家、磨料企业50多家、钢砂、金刚石锯片、冷却液等企业60多家。配套产业产值近亿元。

五是在区域布局优化,形成“一廊一带一区”的格局,即一个沿三兰线莱州段的石材加工长廊;二是环山石材开采带,二是沿城石材加工区,以银慕、幕幕等集团为**,吸引加工企业、外向型企业向加工区集中,并与石材长廊对接。莱州在国家建材局、莱州市政府的领导下,石材开发规模由小变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配套水平越来越完善。到1994年,莱州市从事石材开采、加工、销售的乡镇、村庄达120多个,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开采能力达到50万m3,加工能力达到600万m2,石雕5万多件,板材外销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0%。石材出口基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对全国石材发展起到了示范带着作用。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家建材局正式命名莱州为中国北方石材出口基地。

二、制定区域石材产业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早在浙江出现的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引起国内重视。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针对建材行业发展特点,开展了 “建材产业集群有关问题的研究”的软课题研究,该课题也成为当时中国建材协会的软课题之一。中国石材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上任之初,就抓住“石材产业集群”这个中心任务,大力推进各地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而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规划的指导与引导,为此各区纷纷开展产业规划研究。近年来,建材规划院完成了多项地区石材产业专项规划以及园区建设规划,主要有《山东平邑石材产业规划及国际石材城建设控制性规划》、《湖北通山县大理石产业发展规划》、《四川雅安中喜石材城建设规划方案》见图3、《山东五莲县石材产业规划》、《内蒙阿拉善建材(石材)产业规划》、《河南南召县石材产业规划》、《北京京东石材城规划》《新疆“十二五”建材(石材专项规划)规划》等。地区石材产业规划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是明确石材产业的发展定位、目标;二是指明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三是从产业价值链再造的角度设计了产业链?’四是规划了石材“三废”处理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案;五是规划设计了石材园区建设的控制性方案。科学规划应突出产业的特色,站在全国甚至全球的视角,设计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与方案,引导产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三、核心产区制定产业提升规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已形成了30多个石材产业聚集区,各地区的产业构成、经营模式、产业规模与产业结构各不相同,但各地石材产业基本都已成为当地**具特色的产业或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重点转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保、资源能源节约已成为当时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中心任务。石材产业的转型升级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任重道远。广东云浮、福建南安、广西贺州、北京周边地区等石材产业聚集区已开始产业调整、优化升级工作。广东云浮早在2006年,针对石材产业的小规模企业数量多、产业布局的“马路经济”模式、环境污染与生产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市政府、云安区政府专门邀请中国建材工业规划院、中国石材协会,进行详细的现场调研,结合国内外石材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了石材产业战略规划。规划提出:“以创新为动力,以产品差异化为立足点,以市场营销和资源保障为基础,走精品之路,深入挖掘石材的文化内涵,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打造云浮石材强势的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水平,建立云浮石材产业可持续的竞争力。

发挥集群优势,推进集群配套体系的全面协调、互动发展,建设工贸繁荣、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国际化石材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步,用三到五年时间,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充满活力、具有发展后劲的石材产业集群。B卩,在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尽快实现规模化联合采购及参与矿山开采的突破,全面推进营销平台建设,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化市场方面实现突破人才培育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率先在骨干企业中实现突破,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艺术、管理等类产业人才培育见成效依托资源、专业市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优势企业培育的突破。在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有突破性进展,开始对石材布局进行调整。第二步,在5 ~ 7年内,全面推进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形成特色国际化精品石材加工基地、石艺文化创新基地、石材机具制造基地、精品石材及其机具展贸基地。

实践证明,云浮石材近年来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云浮市石材博物馆、石材新加工小区的规划建设已取得成效。由北京北方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 一期工程国际石材会展中心已经建成投人使用。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总体规划投资50亿元,占地3000亩,包括十二大功能区。云浮市政府十分重视石材产业升级发展,现正在谋划石材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按城市规划的功能定位,规划加快云城区石材产业的转型调整,在安塘镇、思劳镇、镇安镇、石城镇拟规划新的发展区,不断提升云浮石材的发展水平。

广西贺州是我国**的大理石产区,白色大理石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贺州市政府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针对本地石材产业开发利用水平低,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委托中国建材规划院开展了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未来5?10年,贺州石材产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及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原则,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矿产资源有效控制为手段,控制总量,提高单位资源消耗所创造价值,实现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提升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力,开拓市场,使贺州石材产品直接对接终端市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化的全国现代石材及碳酸钙新材料产业示范区”。重点做好“调控资源开采总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矿产资源价值;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进以研发、设计引领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发展内在动力”等重点任务,规划针对贺州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产业链、总体布局、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石材加工及碳酸钙产业加工、循环经济、配套产业等详细的发展方案。为未来贺州石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参考依据。

老产区的转型升级已在各地政府中引起了充分重视,在取得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如何再创辉煌是各地石材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四、制定《“十二五”全国石材产业发展纲要》,引导石材产业向现代石材业发展

随着石材产业构成体系的完善、生产规模扩大、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行业如何健康、较快、较好发展等战略问题提到业界议事日程。中国石材协会在2010年,提出了编制《石材产业“十二五”规划》的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同。石材协会委托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开展了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经多次研究讨论,由中国石材协会向全行业发布了《中国石材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石材行业发展在指导思想上,以实现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抓住产业升级与优化布局两个着力点,以产品创 ,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清洁生产,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建设现代石材业。重点完成好“资源保护性开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创新发展;实现清洁生产”等主要任务.

《纲要》作为中国石材**个专业性纲领文件,明确了发展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制定了打造“现代石材业”的宏伟蓝图。绿色发展、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是石材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同发展时期,石材产业发展有着不同的重点与目标,与时俱进,通过全行业的科学规划,明确方向,合理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区域石材产业规划,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突出专业协作(行业间、地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引导,是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此,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呼吁全行业重视产业规划、企业规划,携手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共谋行业发展大计、共促企业跨越式发展。

推荐阅读

更多>>

石材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