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空气检测“忽悠”多 家居企业或迎商机

来源:家居热线 发布日期:2014-06-30 14:44:48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家居产品作为主要“源头”之一,在不断标榜自己的环保性能的同时,也在不断遭受着来自消费者的质疑。目前,附加增值服务正成为家居行业转型的方向之一,空气质量的检测、控制、改良等服务的火热,或者对有实力、有技术、有服务

在室外空气质量日渐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对与自身关系更为密切的室内空气健康指数也给予了更多关注。毕竟对于后者,大家还有一定的调节、控制能力。需求催生服务,如今几乎所有要被放置在室内的待售商品,都会打上环保、绿色、安全的标签。当然不可能所有物体都环保甚至健康,人们**低标准是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不能成为威胁健康的源头。

同时,针对室内空气安全状况的检测、净化等服务也逐渐兴起,并在市民安全意识提升和大量的宣传营销下,成了一个热门生意。越来越多的空气检测机构、中心挂牌经营,一个中等城市就多达200多家,除了提供空气测量服务,他们多还兼售空气净化设备。这样数量的检测服务显然是超过目前的市场需求的,因此其中不乏忽悠、误导等方式引诱消费者额外消费服务或者购买设备的商家,而且大多是让你花了冤枉钱,并没有提供靠谱的服务。

如何找到正规的检测机构、购买有效果的空气净化设备,成为能否真正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

空气检测“忽悠”多 家居企业或迎商机

检测机构花样百出

室内空气检测项目多,对结果要求精确,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素质和技术,是有一定的行业门槛的。然而,大部分消费者对空气检测的认知程度同样有限,这就给了那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商家浑水摸鱼的机会。

出具一些不存在的权威头衔、虚假的认证、合作关系是他们常用的方式。比如冠以“北京”、“国家”、“中心”表示权威,实际却并不存在。或者,谎称称经过住建委、环保等政府部门认证授权,谎称某学会或行业协会会员,取得国家专利等荣誉。还有的夸大业绩,谎称为**写字楼等场所做过环境检测等。

所以消费者**就应该先把好这一层资质关。承担室内环境污染检测的单位,应持有国家和省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印有国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资格资质证书,并且要注意确认证书的单位名称是不是与委托的检测单位名称相同。

另外,不正规的检测机构通常会夸大结果,从而顺理成章地向用户推销空气净化器。正规室内空气检测的是比较复杂的检测过程,现场采样必须由经过专业岗位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是耗费一定成本的,而那些打着免费测量旗号的机构,基本都是靠销售净化器来盈利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更要对其专业资质进行核实。

消费者大多都是盲目购买

如果经过正规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果然堪忧,空气净化器还是多数消费者的**选择,这一层的门道也不少。盲目挑选的话很可能会事倍功半,还是要在结合家里的具体情况,挑选适合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万元以上不等。业内专家指出:“空气净化器的机芯、外壳成本均非常低廉,完全不能支撑现有虚高的价格。”而且对于关键空气指标pm2.5,在宣传上也值得推敲:不少空气净化器产品上都宣称自己的机器对pm2.5和甲醛去除率达到99%。对此,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直言,市场上空气净化器标注的pm2.5、甲醛去除率99%大多数偷换了概念,这个去除率是材料本身对pm2.5和甲醛的效力。

为了避免被“忽悠”,消费者就要通过对空气净化器进行有效了解,来提高辨别能力。从功能上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净化器大致有五种,分别是:过滤型,使用HEPA滤网活性炭滤网,可以过滤微小颗粒,吸附甲醛、苯、氨气等有害气体;静电型,通过电离使颗粒物带电,而后被吸附;光触媒型,经光照催化才能产生反应,从而吸附有害气体;负离子型,负离子装置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臭氧。如果臭氧浓度过高,可能危害健康。紫外线型,对物体或空间进行紫外线照射,已达到杀菌,净化的作用。

不同的空气净化器有不同的功能。选购前,要明确使用目的,是需要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过敏源还是颗粒物,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如果是刚装修的房子,可以选择去甲醛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如果室内长期不通风,适合选择杀菌功能的;如果家中有吸烟的人,可以选择净化、除尘效果好的产品。

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家居产品作为主要“源头”之一,在不断标榜自己的环保性能的同时,也在不断遭受着来自消费者的质疑。目前,附加增值服务正成为家居行业转型的方向之一,空气质量的检测、控制、改良等服务的火热,或者对有实力、有技术、有服务意识的家居企业来说,是一种潜在的机遇。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