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工厂的离开,不能带走陶都的云彩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4-06-09 10:56:43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近几年,大批佛山陶瓷企业将生产线搬离佛山。其背后,有着当地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推动力,亦有企业称,当地政府希望腾地出来发展房地产。

近几年,大批佛山陶瓷企业将生产线搬离佛山。其背后,有着当地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推动力,亦有企业称,当地政府希望腾地出来发展房地产。

九正建材网调查发现,基于其他区域的产业配套不完善、销售网络不成熟,大多数佛山陶瓷企业起初并不愿意离开,但随着搬迁日渐成型。

中国建筑2.96+0.000.00%,其他区域相关配套产业也逐渐兴起,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佛山陶瓷企业的生产外迁潮逐渐成型,且颇具规模。更加接近原料产地,也为这些外迁的陶瓷企业带来新优势。

不过,近九成佛山陶瓷企业将生产线外迁,业界对佛山陶瓷的国内**地位颇为担忧:生产线搬迁之后,这些企业的物流、研发、设计等是否也会随后迁移?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佛山陶瓷企业主并没有这样的担心。

佛山市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下称“雅士高夫”)董事长陈彦斌认为,外迁对佛山陶瓷的**地位影响不算太大,因为“营销中心还是在佛山”。“那边只是一个生产基地而已,以前山东、福建或者其他产区的陶瓷企业占据了人工优势,现在佛山的企业出去了,生产的成本就(降得)差不多了。而营销总部还是在佛山,佛山的市场很大,佛山做陶瓷品牌有优势。”

他甚至认为,佛山集散地的地位不止没有动摇,反而更加稳固了,因为很多其他产区的陶瓷企业进驻了佛山。“像福建、山东一些产区的企业也来佛山发展总部、发展品牌了。”

佛山陶企大举转移生产线

“这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的。”陈彦斌对佛山陶瓷企业外迁的现象并不觉得奇怪,他自己也在三年前将工厂搬到了湖南岳阳。

将生产线迁到外地的佛山陶瓷企业不在少数。

石湾和南庄是佛山两个陶瓷重镇。有数据显示,目前南庄镇有生产线在开工的陶瓷工厂仅有10家左右,而在**高峰时期,这个数字是70余家。石湾从2008年开始整治陶瓷工业,整治前有30多家陶瓷工厂,目前有生产线在开工的陶瓷企业仅剩下三四家。

据佛山禅城区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几年前禅城区拥有超10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陶瓷企业,但现在还有生产线的陶瓷企业仅10余家。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在过去6年间,将生产线迁出佛山的陶瓷企业高达约九成。随着陶瓷企业的离去,这些依赖陶瓷而繁荣的地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据了解,早先,大多数佛山陶瓷企业并不愿意离开。有内迁企业称,在内陆,产业配套不完善是个麻烦的事情,而且内陆的销售网络也不成熟。譬如生产线上的一个小设备坏了,在佛山可能只需两个小时就可以买到,但在内陆,可能要花上至少两天。

不过,在佛山政府大力整顿污染企业的大背景下,污染较重的建筑陶瓷行业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有已迁出佛山的陶瓷企业坦言,当时主要是佛山的环境压力颇大,他们基于整治污染的缘故而离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当地政府希望腾出地方发展房地产。

不管怎样,自2007年佛山市启动的污染治理政策后,虽然让一些企业陷入阵痛,但佛山的环境质量的确改善了。

内陆陶瓷业迎来发展机遇

一部分佛山陶瓷企业是被迫外迁,也有一些企业迁到内陆是基于战略拓展的目的。

相比佛山政府治理污染的态度,内陆对佛山陶瓷企业的引入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不少城市积极推动佛山陶瓷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落户,并鼓励当地发展配套产业。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佛山陶瓷企业的生产外迁逐渐成型,且具规模。

有佛山陶瓷企业透露,一般各个地方都会给予搬迁企业一些常规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资金成本下降、电力等资源保障等。

内陆某市一位负责招商引资的人士介绍,早期试图把佛山陶瓷企业直接引到内陆来做深加工并不容易,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其中**关键的就是产业配套不完善。随着佛山陶瓷外迁比例逐渐提高,内陆陶瓷企业的配套逐步完善,一些地方的陶瓷产业聚集区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引进陶瓷企业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历史上,内陆一些地方的陶瓷企业曾经一度繁荣。以湖南为例,长沙的铜官窑就曾是唐代**的外销瓷窑,开创过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衡阳也曾拥有56家陶瓷企业,其陶瓷产业曾闻名全国;不过,这些企业多为国企,在从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全面衰落。

我们了解到,长沙市望城县的铜官镇曾因陶瓷而闻名,这个小镇曾发展起近十家陶瓷工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由于自身产品缺乏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伴随着其他地方陶瓷流派的兴起而日渐式微,不少工厂已关门大吉。

在此轮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内陆陶瓷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由于缺乏创新血液的内陆陶瓷产业,在佛山陶企内迁的过程中,迎来了它们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生机。

据长沙市望城区区长孔玉成介绍,目前该区陶瓷产业规模已达到15亿元,形成了以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和园林景观陶瓷为主导产业,以炻瓷餐具茶具、酒瓶、雕塑、陈设陶瓷、琉璃瓦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在广东省内,作为**早承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地区之一,清远清城区源潭镇清佛公路沿线,蒙娜丽莎、新中源、东鹏、天弼、宏宇等一路铺开,这些陶瓷企业大多具有“佛山血统”。而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吸引这些陶企扎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业内人士称,近年来肇庆的陶瓷产业发展也挺快。

接近原材料产地成外迁优势

让佛山陶瓷企业青睐的,是将工厂搬迁至靠近原料产地的地方。陈彦斌说,将迁移地址选择在岳阳的原因,是因为当地的交通还算可以,现在又有了高铁,一天都可以来回,挺方便的。而在原材料上,量不大、用料精细的部分在佛山采购,大量的胚料原材料则在岳阳当地采购。

佛山市顺德区华豪机电公司(下称“华豪机电”)选择与衡阳本土瓷泥企业联姻,合资创办利德有陶瓷公司。由本地企业提供资源和用工保障,佛山公司带来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和**的自动化生产线

华豪机电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在未搬迁之前,该公司需要从衡阳采购70%的原料,在佛山采购25%。而在衡阳投资建厂后,只需从佛山采购25%的原料,衡阳的则就地取材。对于这种倒转,该负责人表示,企业的生产研发更加方便了,而且平摊下来,每吨材料大概可以节约40元的运费,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而此前,衡阳当地的瓷泥资源多是以原材料销售的方式卖到佛山等地。

“因为内陆一些地方本身具备丰富的原材料,所以在这些地方生产陶瓷就有一定的优势。”不少陶瓷专家对内陆陶瓷产业的振兴很看好。他们纷纷前往内陆考察,发掘陶瓷的原料品质、产品特色,探讨如何转型升级等进行探讨。在他们看来,内陆的原材料基础以及沉淀的丰富的陶瓷发展历史,都将为内陆陶瓷行业的发展取得新突破提供极大的帮助。

有内迁企业表示,内陆的劳动力熟练程度不强,曾让企业很头疼,但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个问题得到缓解。而且,由于工厂离家近,员工情绪则会更稳定,这也是内迁的一大好处。

当然,外迁的佛山陶瓷企业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有的搬迁地交通并不便利,人才引进也困难,往往付出了较高的前期磨合和适应成本。

“十几年前,佛山陶瓷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情况也和现在的内陆差不多,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有内迁的陶瓷老总表示。他也相信,未来内陆陶瓷产业也会像佛山一样的兴盛。

佛山陶瓷不会空心化

在陶业江湖里,针对“老大”佛山,曾有一段非常经典的介绍:佛山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是全球**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商贸物流集散地。佛山出产的陶瓷占据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佛山云集了全国90%以上的**陶瓷品牌,产品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国乃至全球**大、产业链发育**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区。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佛山陶企外迁后,“三山两江一海”(三山指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两江一指四川夹江,包括川渝地区,二指福建晋江,泛指福建省;一海,指上海,包括江浙地区)的传统中国建筑陶瓷产业格局逐渐打破,包括江西高安、辽宁法库、河北安邑在内的十多个颇具规模的建陶产业基地迅速崛起。而景德镇、德化、潮州、法库、高安等各大陶瓷产业,还通过自封或外封为“陶都”、“瓷都”,着力打造陶瓷总部,提升影响力。

现在生产环节走了,佛山的“陶都”地位怎么保?下一步又该怎么走?有人担心在这一轮以扩张与布局为主要特征的转移全面成功之后,因陶瓷产业的生产与研发、营销等环节联系紧密,其商贸、物流及企业信息中心可能也会随之外迁,而在国内其他地方借助生产基地的形成将出现新的陶瓷产业中心,佛山陶瓷产业的中心地位将面临挑战。

但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陶瓷企业并没有这样的担心。

在陈彦斌看来,外迁对佛山地位的影响不算太大。“因为营销中心还是在佛山。”他称,虽然生产环节过去了,但营销基本上不会跟着过去,大部分做品牌的陶瓷企业还是留驻在佛山。“那边只是一个生产基地而已,佛山的市场很大。佛山做陶瓷品牌有优势,一是习惯问题,佛山是陶瓷的一个集散地,还有陶博会,外商买家都会来佛山。如果企业分散到很多地方没有一个集散地还是不行的,佛山集散地的地位还是没有改变过。”

陈彦斌认为,佛山集散地的地位没有动摇,反而更稳固了,因为近年来很多其他产区的陶瓷企业进驻了佛山。“像福建、山东一些产区的企业也来佛山发展总部、发展品牌了。”

“佛山陶瓷的地位不会下降。因为以前山东、福建或者其他产区的陶瓷企业占据了人工优势,现在佛山的企业出去了,生产的成本就差不多了,但营销总部还是在佛山。” 陈彦斌说。

他认为,在哪里生产其实并不重要。“岳阳陶瓷可能不出名,但是拿回来卖用自己的品牌就出名了。”

在陈彦斌看来,目前佛山陶瓷的发展状况还是正常的,“现在已经适应了。这个情况已经稳定了。不是**天搬了,波动期已经过了,现在已经是在稳定发展。”

去年底,筹备上市近十年的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鹏”)成功登陆香港主板,打破国内陶瓷企业香港零上市的纪录。而极受关注的是,东鹏将运营主体变更为清远的做法也被放大,引起了业界关于东鹏到底是姓“佛”还是姓“清”的讨论。

对此,东鹏董事长何新明称,东鹏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东鹏必须要走出去才能做大。“企业的发展不应该永远都在一个地方,东鹏不仅要走出佛山,还要走出广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据介绍,在东鹏的战略布局中,研发中心、总部基地是东鹏在佛山的定位,而未来发展的重点则主要会是在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城和陶瓷总部基地,还有东鹏目前正在修建的总部基地,多为陶瓷商业综合体的投资。

东鹏在清远走的则是差异化路线。清远是东鹏在全国五个生产基地中产能**大的基地,占地1200亩,有10条先进生产线,产量占到东鹏总产能约50%。

何新明表示,就目前佛山土地资源的情况来看,东鹏要继续发展,不可能还回来佛山做生产线。他认为,企业流动很正常,在哪里发展关键要看这个地方有没有给企业发展空间,有没有给企业更好的服务。

何新明也认为,去年佛山陶瓷行业的形势还是不错的。佛山陶瓷空心化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他称,有数据显示,中国陶瓷城和总部基地的出租率都超过98%。

有业内人士表示,陶瓷企业将生产线迁走,对当地的增值税收缴就有一定影响,但由于销售还在佛山,销售层面的营业税还留在佛山,所以陶企生产外迁后,税收并非全部外流了。该人士还表示,即便这样,对当地整体的GDP影响并不大。由于陶企外迁后腾出了部分土地,可以建设房地产或产业园项目,同样起到了拉动GDP的效果。

现在一些人士对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路径存在质疑。据了解,自2002年北京率先提出发展总部经济以来,总部经济热在全国不断升温。除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外,众多二、三线城市也相继树起了旗帜。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经历上一轮产业转移后,有关部门给出的佛山陶瓷产业发展路径就是走总部经济之路,不过现在,总部经济的前景尚未明朗。

业内人士表示,佛山陶瓷存在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乏力的情况。陶瓷市场、营销基地、总部基地载体多为租赁形式开发,缺乏长远发展定位和动力,企业总部经济建设不乐观,拥有自主产权的高端总部大楼缺少,较大地影响了优质陶瓷企业总部**留在禅城的愿望和积极性。此外,还缺乏大型高端产业服务基地,各类服务业载体档次不高、产业和商贸服务平台较为分散,陶瓷装备制造、色釉料等产业链配套行业影响力不够强,品牌宣传和推广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知识产权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新产品、新技术容易被抄袭等等。

有陶瓷企业表示,并没有看到总部经济带来的明显效果,总部大楼是建设好了,但是却没有多大人气。而且,总部大楼更多充当的是展厅的功能,所谓的佛山总部更多的是以销售为主,并没带来多大的销售效果,企业反而要支付大笔的水电、人工等费用。

陈彦斌称,不管怎样,这条路现在已经成为定局。“比如说没有酒店等配套,佛山地方也不是很大,哪里有那么多地方搞配套,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的。只是现在路走通了。”

佛山还走在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路上,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出台措施进行扶持。

以禅城区为例,在产业规划方面,政府明确对陶瓷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的支持;在整个产业的引导和招商过程中,引进机械制造等与相关产业,完善产业链。目前,佛山已建成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华夏陶瓷城等陶企总部集聚基地。

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在禅城尚有生产线的陶瓷企业仅10余家,但公司总部设在禅城的陶瓷企业比之前更多。

陶瓷替代品或将出现

何新明认为,陶瓷行业还是朝阳行业,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的收入、消费能力必然会不断提升,中高端市场的消费力会不断提高,另外,在城镇化的带动下,未来5年,还有2亿多人要进城,市场需求会很旺盛,对于整个产业也有极大的利好。

随着治理污染,有不少企业开始见缝插针,发展起了更加环保的陶瓷替代产品。成都兴濠达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杨认为,玻璃制品代替陶瓷制品的应用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他称,陶土资源有限,随着开发使用会越来越少,潮州、山东、景德镇等陶瓷生产区域均需要从周边国家大量进口,未来陶瓷制品的成本将升高。“比如酒店用的10英寸摆盘动辄四五十块钱一个,价格还将逐年提高。相比之下,玻璃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玻璃经过钢化后强度增大,是普通陶瓷的两到三倍,而且价格更便宜。比如,酒店用的钢化玻璃餐盘售价在30块钱左右。”

刘杨表示,此款产品研发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陶瓷,不过,他也承认,由于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悠久,受众的接受程度较高,所以不可能一下子被取代,所以新产品与陶瓷产品两者之间尚未形成正面的竞争关系。

“现在市场上还不大能接受(钢化玻璃)这个东西,因为中国人用陶瓷制品用了几千年,突然接受玻璃的话还不大习惯。虽然玻璃对比陶瓷具有通透性,可以使制品更加漂亮,价格也更便宜,也更加环保。”刘杨称,钢化玻璃的市场应用在中国还在起步阶段,相比陶瓷还势单力薄。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