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进行普遍的抽查,很难发现劣质建材;根据线人举报却发现“决定建筑质量的建材不合格率竟达75%!”这是海南省工商局执法局刚刚完成的一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真实案例。近日走访海口建筑市场发现,一些低标准甚至劣质的建材产品已经找到了不经过市场直接流通到工地的渠道,甚至有不法商人直接向厂家订购低标准的建筑材料。
近期,海南省工商局执法局开展了一次抽样检查执法行动,检测结果显示:抽查建筑模板及普通模板16个样品,检测到12个样品不合格;抽查钢材14个样品,检测到4个样品不合格;在一个仓库抽查22个电缆样品,检测到17个样品不合格,其余5个样品更是属于“三无”产品,没有办法进行质量检测。
事实上,瞒天过海、以假乱真地使用劣质建材,在海口一些建设工地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走访中,一位正在施工的工人毫不回避地表示:他使用的是价格低廉、市场上“难觅”的防水建材。留意到,这些防水建材外包装上都赫然印着北京通州、顺义某地,而且连生产许可证号、北京市建委批准的产品编号都写在上面,但实际上都是广东省一些小厂的产品。这位工人直言说,如果包工头拿到的承包合同工程量小,就在当地建材市场购买些防水建材。如果量大,就到广东省找一家厂子贴牌生产。
建筑商购买劣质建材**主要原因是价格低,能降低建筑工程成本。一位水电安装工程师透露,同样型号的电缆,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差不多,但正规厂家生产的与小作坊生产的,价格能相差两倍。而多数建筑是投资商与建筑商分离,建筑工程又层层分包,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就可能发生偷工减料的现象。
对市场进行普遍的抽查,很难发现劣质建材;根据线人举报进行抽查,能够很容易发现劣质建材,这是目前工商局执法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据内部人士透露,很多人在市场上购买建材时,选购的是合格的甚至是优质产品。但是从仓库到工地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监管不力,劣质建材就被偷用到建筑物上。更为恶劣的是,甚至有不法商人到厂家专门订购低标准建材,不经过市场直接运到工地。
目前,海南建材质量安全监管分属三个部门,生产环节由质监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负责,施工环节由住建部门负责。有业内人士指出,要堵住建材质量安全漏洞,必须要多个部门联合行动,而且要长期严格执法,从而让劣质建材无处藏身。作者:吴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