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奢侈家具的需求迅速膨胀,正刺激整个东南亚地区非法砍伐活动猖獗,导致珍贵的暹罗红木产区被搜刮一空,跨境腐败和暴力盛行。
在中国,财富的不断增长促使能代表消费者身份的产品销量大增,比如明清家具的复制品等。非政府独立组织——环境调查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富人)对红木家具的需求令整个湄公河地区的暹罗红木大量减少。
自 2000年以来,中国从湄公河地区进口了价值24亿美元的珍贵木材。急于从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的帮派成员猖獗地盗砍盗伐,森林由此变得光秃秃。环境调查机构 成员菲斯·多尔蒂说:“泰国等遭受到严重的环境和社会后果。若不采取迅速坚决的行动来阻止这一血腥贸易,几年内暹罗红木就将灭绝。”
环境调查机构敦促中国加强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并抑制需求,“中国做出了一些努力来应对暹罗红木非法贸易行为,但明显还不够。”
达芬奇曾被认为是家居奢侈品的代表,拥有达芬奇家具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达芬奇造假事件让进口家具品牌遭遇空前的信誉危机,起一个洋名、声称是意大利原产,便可以标上一个天文数字般的价格,轻松地揽获有钱人的心,这种怪现象让中国家具从业者不得不在汗颜之余陷入深深的反思——中国为什么就没有自己的家居奢侈品?在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举办的“中国家居产业的‘奢侈品’之路”论坛上,嘉宾们认为,中国缺乏家居奢侈品生长的土壤和环境,不消除人们心目中“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消费心态,中国永远打造不出真正的家居奢侈品。
在中国市场,无论是家居业还是其他商业领域,一向都不缺奢侈品品牌,只不过这些品牌均是清一色的洋品牌,正如达芬奇以宣称销售**国外品牌洋洋自得一样,真正诞生于中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几乎没有。从消费者角度看,这与其“爱面子”、喜欢崇洋媚外有关,从企业角度看,这与中国缺乏奢侈品的生长环境不无关系。 “奢侈品**本质的东西是设计师的作品,对家居企业而言,设计师的地位应该如电影里导演的地位一样重要。国外的奢侈品品牌都是以设计师的特立独行而自豪,中国的企业多数都是从资本开始,以资本实力论排行,忽视设计师的作用。”周七月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地位远不如产品价格和市场营销重要,没有设计师的支撑,中国要有真正的奢侈品品牌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