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出现了物流企业跑路的新闻,本以为又会引起行业的恐慌,但是在笔者与一些行业品牌企业的管理者交流的时候,发现跑路的影响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大,许多企业家甚至都表示并无影响,让笔者对LED照明企业在应对危机方面的成长**不已。在与这些企业家的交流中,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只要企业自强,做好自身的各方面,并具有风险意识,物流跑路带来的风险完全可以控制和规避。
物流业对LED照明企业的影响,主要的途径就是代收代付,而代收代付**主要的原因就是厂商之间的不信任,造成了物流企业主动或被动担当了“照明支付宝”的作用,因此,要规避风险,**是要赢得客户的信任。
赢得信任,**步自然是做好产品品质。众所周知,保证品质**应该是一个企业**基本,也是**重要的社会责任,照明企业也经常将做品质、练内功、打基础等口号挂在嘴上,但是,许多企业实质上并没有把品质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值得欣喜的是,一大批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品质将是未来的决战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没有品质就没有未来,在品质控制放面,有的企业甚至不惜花巨资聘请国际**专家进行监控操作,精益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等也不断被照明企业引进和采用。同时,许多企业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国际化认证体系规范内部管控,以创中国**照明企业的标准自我要求,不断在品质上取得突破。
有了品质保证,许多LED照明企业都与老客户建立了足够的信任,不再采取代收代付的方式结算,既规避了风险,也加快了资金周转的速度,获得了更多的流动资金,企业发展也更加顺利。
然而,LED照明企业不是只有老客户,还需要开发大量的新客户,因此还必须有品牌。许多企业家都表示,要规避风险,需要好品牌的规范来引导。中国式思维有很大的人情主义特色,熟悉的就信任,不熟悉的就不信任。而品牌正是让人熟悉的**佳手段。
但是,LED照明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难免混乱,不利于品牌的建立。没有好的品牌引导,行业就不会规范,不规范的结算方式就会侵害到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而真正的大企业虽然比较看重品牌,但目前宣传力度还不够,政府也缺乏引导和扶持,无所适从的经销商就很容易被一些“概念”忽悠,对厂商之间的信任造成极大的破坏。
因此,许多有理念,有责任心的企业开始注重经营自己的品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能借助品牌带来的信任与客户进行现金结算,完全不存在因为物流业风波带来的风险。
自助者天助,自强者恒强,面对一些暂时无法改变的风险,照明企业**佳的应对方式就是做好自己。
物流:古镇灯饰产业的灵丹与枷锁
古镇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十分突出,其中灯饰业就是古镇的**行业,也是古镇的经济支柱。从1982年发展至今,经过近30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了以古镇为中心,覆盖周边三市11镇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性几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古镇拥有灯饰及其配件工商企业1.5万家,其中灯饰商户8131家。2013年,灯饰业总产值达142.8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出口总额5.0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产值,必然带动区域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相对低,物流作为古镇的经济发展动脉和基础产业而不断扩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物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而物流业作为古镇经济发展到加速器,其发展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古镇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古镇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
专线经营“无人问津”,管制开放“挤破头颅”
上世纪90年代,古镇照明灯饰产业刚刚起步,作配套的物流企业受着相关政策的管制,基本上是专线经营,即若跑南昌线就得去交通运输部门申请执照后,交付一定的押金,然后才能专营这条线路的物流生意。曙光物流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有孙还表示,当时只要一个铺子、一张桌子、几条凳子、三块牌子、雇上几辆车子、5万元的注册资金,就算是踏进了物流企业的门槛。而业务模式只是负责按照厂家的要求,将货物运到经销商所在的城市,再由对方自行分发给不同的经销商。
这种模式下,行业毛利竟高达60%。当时,古镇照明灯饰企业刚刚起步,对物流方面需求开始增加,但这属于累人的行当,虽说是高利润,但古镇本地人一般都愿意不做。那时候起,不少走南闯北的外地企业家们踏进了古镇这片神奇的热土,慢慢地把物流行业搞起来了。
到了2001年前后,国家对物流运输行业的管制慢慢开放起来,也不再实施专线经营。与此同时,古镇灯饰产业也正在迅猛发展。想要挤进物流行业这条曾经的“独木桥”的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经营同一条物流线路的企业,可能多达十家。
昔日灵丹,今日枷锁
在当时,物流管制开放以后,古镇物流业得到高速发展,困难的是,当时古镇周边没有港口、没有铁路,更没有机场等完善的交通设施,公路就是**的交通载体。在众多中小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信息不明朗,货款结算变得十分麻烦。在这种需求下,物流企业开始推广“代收代付”的服务方式,即物流企业代替生产厂家向灯饰经销商收取货款并结还给生产厂家,其形成的模式基本上是:厂家出货,把货送到(客户指定或自己认定的)货运公司,物流企业根据厂家的要求注明收款方式(代付或不代付,代付方式占了大多数),然后把货发到目的地。货送到之后再根据厂家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货款收回。代生产厂家收取货款,以此减少厂家追讨货款的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有了“托运代付”,古镇上万家中小企业才可以不出家门,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如果古镇人放弃“托运代付”,就等于放弃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所以,这种便利的方式一出现就受到了各大照明灯饰企业的追捧,还将周边的客户也吸引了过来。
但是,这种古镇物流行业特有的“代收代付”模式让很多物流企业成了民间金融机构,掌握了大量资金,一旦物流企业出现资金流断裂等情况,将对古镇灯饰行业产生很大影响。散乱小现象造成了管理难,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瓶颈,同时,货运行业的经营行为不规范又令广大古镇企业吃尽了苦头。
近几年来,由于产销双方信息还是不够通畅,且互不信任给灯企开拓市场带来很大的不便。于是,物流企业又将这种代收代付模式升级为代垫代付模式。新模式是物流企业为经销商开具支票给厂家,支票的兑现期则是签单日之后的某一约定日期,待物流公司发货完毕,经销商则需在这个约定的期间,将货款打给物流企业,而厂家也可在到期后去银行兑现支票。为了防范风险,银行系统会给物流企业一个固定的授信额度。
据古镇金融办统计,在古镇镇内银行开户并使用支票的物流企业有90家,其中有支票运作的就有48家。但在多元化投资的诱惑下,个别货运部不再专款**,而是将货款挪用于放贷、置房等,个别生产企业也为了资金周转,违规拿支票当期票用,向下游配件厂进行采购,造就了今日该模式的高风险。
此外,物流业还存在一种新情况:物流企业的营业执照在古镇,场地也在古镇,但支票不在古镇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地支票”。相关机构提醒说,如果货运部在当地银行拿不出支票,那说明它的资金状况在当地银行或许出现了问题或是资金链已然断裂,无法在当地银行取得信任。事实也证明,这些外地支票还存在行号与账号不符、支票与盖章单位不符等问题,极有可能是假支票或空头支票。
“散乱小”成了古镇物流业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古镇灯饰产业不断发展,作为灯饰产业重要支撑之一的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古镇继灯饰、花卉苗木行业后的第三配套产业。物流行业货运领域作为配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对灯饰产业的发展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据工商分局统计,目前在古镇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超过160家,其中116家为个体工商户,这些个体户的经营场所通常在50平方米左右,且集经营、仓储于一体,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差,手写开单,或者放着电脑只用计数却不联网。按照古镇工商分局查处的无照经营户数推算,古镇还存在无牌无证货运代理企业数十家。
这些企业良莠不齐,有全国文明的大中型企业,也有随时可能倒闭的投机小货运代理,且超范围经营的现象渐趋严重。据悉,取得工商登记注册额企业,如果想经营物流运输,还必须取得交通运输分局核发的《道路运输许可证》,而相关部门表示,目前有近60家企业是没有取得道路运输资质或相关备案的货运代理,而取得该许可证的企业仅有100家左右,另有10家左右是快递企业。
调查发现,散乱小现象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物流场地不能满足日益剧增的物流压力。据悉,此前,古镇曾有天宏、古一和冈东这三个主要物流市场。如今,冈东货运场功能转变;天宏货运场早已饱和,无面铺出租,且功能也在转变;古一货运场搬迁清拆后,原部分企业只能临时迁至古神公路沿线两旁和工业区出租土地做货运。而新兴的胜腾物流园、胜球物流园、古镇国际物流园等及在城镇个各村出租屋内的物流,极其分散,对于企业发货极其不便利,也给政府监管造成一定难度。
此外,现在的古镇物流行业可谓是缺乏行业沟通和交流,每家物流公司各自为政。早在2012年4月,古镇一物流公司不满新来的物流公司压低价格竞争,雇人设计延时点火装置纵火烧车,货车到达常州货运点后自动着火,15万灯具货物险些付之一炬。
可见,古镇物流行业内部松散,恶性竞争现状显著。
随着油价、人工等成本快速上涨,古镇物流业已经不再是诱人的香饽饽了。
据了解,平均每年都有几家物流企业退出市场,而进入的企业则越来越少,而行业毛利也从**早的60%降到现在的30%左右。专家预计,未来不久将会有更多的小型物流企业被淘汰出局,而这些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向大中型企业靠拢。
围绕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运营的物流企业,其实是中国工业物流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除了本土物流企业之外,在古镇还有不少国际工业巨头,如普洛斯、安博物流等,也纷纷“跑马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