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都是“东鹏”,都做卫浴类产品,东鹏卫浴和东鹏洁具竟然风马牛不相及?“五一”前夕,广州市工商局发布**新流通领域水嘴商品消费提示,东鹏卫浴两款产品不合格,让东鹏洁具颇为冤枉。东鹏洁具急忙发布声明喊冤:此“东鹏”非彼“东鹏”。在家居行业内,相同或相似领域里品牌重名现象并不少见,一个品牌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另一个同名品牌也会受到伤害,而且维权十分艰难。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商标法》能否破解这一难题,值得期待。
东鹏卫浴不合格伤及东鹏洁具
“五一”前夕,广州市工商局发布的2013年流通领域水嘴商品消费提示显示,两款东鹏卫浴产品不合格,其中一款标称商标为“东鹏”、标称生产企业为“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规格型号为“DP6028”的单柄双控菜盆水嘴,因管螺纹精度不合格,被判为监督总体不合格;另一款标称商标为“东鹏”、标称生产企业为“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规格型号为“DP1119”的单柄双控菜盆水嘴,因酸性盐雾试验不符合要求被判为监督总体不合格。
不合格名单上的东鹏卫浴与赫赫有名的东鹏洁具有何关系?4月30日,记者拨打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的400电话,相关负责人承认,东鹏卫浴与东鹏洁具“不是一家,也没任何关系”。
两家产品同以“东鹏”为标称商标,而且都经营卫浴类产品,很容易令人误解,东鹏卫浴上质量黑榜让东鹏洁具蒙冤。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检测结果公示后,东鹏洁具在其官网上发表《此“东鹏”非彼“东鹏”》的澄清声明,“不合格陶瓷片密封水嘴产品的标称品牌‘东鹏’是指‘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而非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东鹏洁具’—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并称“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与本公司以及‘东鹏’品牌没有任何关联及业务关系”。
这并非东鹏洁具首次被东鹏卫浴牵连。早在2012年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抽检结果中,一款商标为“东鹏”、生产企业名称为“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型号为“DP1002”的单柄双控面盆水嘴就因管螺纹精度和盐雾试验两个项目不合格登上不合格名单,让东鹏洁具躺着中枪。不到两年,同样的“冤情”再度重演,让东鹏洁具颇为受伤。
京城主流渠道只售东鹏洁具
东鹏洁具和东鹏卫浴同为“东鹏”,一个叫洁具,一个叫卫浴,虽然同样经营卫浴类产品,无论是产地、规模、实力,都大不相同,二者没有什么关系。
资料显示,东鹏洁具品牌属于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产品涵盖卫生陶瓷、浴室家具、休闲卫浴、智能卫浴、**五金五大品类,凭借节水王系列、纳米洁具、奥斯卡系列等产品引领行业潮流,成为国内卫浴行业推广节水环保产品的先行者与践行者,先后在全国建立了1500余个服务网点,服务人员达到6000人,其母公司在香港上市;东鹏卫浴品牌属于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于开平市水口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水**生产企业,其官网显示拥有厂房1.2万平方米、300多名员工和30多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东鹏洁具和东鹏卫浴的官网显示,二者的商标组合也不相同,东鹏洁具是“DONGPENG东鹏”,东鹏卫浴则是“東鵬DOPEN”。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知道来龙去脉,往往以为二者是一家。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市场上,在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主流卖场销售的“东鹏”产品均是东鹏洁具。东鹏卫浴的网点并不太多,据客服人员介绍,北京地区仅在丰台区玉泉营建材城有售。4月30日,东鹏洁具市场总监林丽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东鹏卫浴在全国网点数量很少,渠道上不太多见,所以这事儿对东鹏洁具并未造成很大影响,但作为上市公司我们有必要把事实还原,避免混淆”。
品牌重名现象成家居业顽疾
为何会出现两个同类的相同品牌都能注册的情况?东鹏洁具法务部黄女士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早期商标管理的问题,不同省市、区域注册时不一定能完全兼顾其他地方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带有恶意抢注**品牌字眼的行为,维权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商标注册虽然在法律上有一定的限制,但主要还是通过现实监控,有时候权利主体没有发现和及时提醒行政机关,“在他提出注册的时候,你并不知道”。
东鹏洁具的澄清声明中指出:“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年相关判决也认定,禁止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简化使用‘东鹏’或‘东鹏卫浴’。”不过,东鹏洁具并未达到维权目标。黄女士透露,对于开平东鹏卫浴,东鹏洁具方面早已提出法律诉讼,而且“不止一个诉讼,针对商标组合和行为的都有”,只是维权需要时间和流程。
品牌重名类似的事件在家居行业并非个案,比如诺贝尔卫浴傍诺贝尔瓷砖、恒洁管业上黑榜殃及恒洁卫浴、樱花有多个燃气灶生产企业等,由于重名引发的纠纷举不胜举。2014年5月1日新《商标法》正式启用,禁止恶意抢注他人商标、恶意侵权可被处以三倍赔偿、法定赔偿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的商标使用行为侵权判定引入容易导致混淆要件等措施的出台,或许对困扰家居行业的品牌重名现象有所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