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4月25日LED企业IPO情况
公司 拟上市地 审核状态
欧普照明 上海证券交易所 已受理
新世纪光电 上海证券交易所 已受理
木林森 深圳证券交易所 **已通过发审会
海洋王照明科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可立克 深圳证券交易所 已反馈
元晖光电 深圳证券交易所 已受理
名家汇 深圳证券交易所 已受理
艾比森 深圳证券交易所 已通过发审会
其中在行业内与IPO借下不解之缘的有欧普照明、木林森、艾比森。小编我分别细数下三大企业与IPO前夜的那些事。
欧普篇
IPO在即 网点数量遭遇质疑
2013年5月,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踏上IPO上市征程。而其主营的家居照明领域近年深受房地产高压政策困扰,商业照明项目也不温不火,加上众多LED照明企业不断成功切分市场份额。
而在去年5月,已进入IPO初审程序,拟于在上证所上市。根据胡润百富榜2012年数据,公司创始人王耀海、马秀慧夫妇身家达到34亿元。
因为欧普照明品牌理念以及其家居照明的特殊性,**终在原有总代、物流、运营中心模式基础上演变出欧普现有的渠道模式,而且能渗透到县市,甚至乡镇等三四级市场,渠道张力与分销网点相比雷士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助力上市,欧普以此为卖点本无可厚非。但有趣的是,在IPO初审前半年里,欧普的销售网点数据却在其宣传口径中遭遇揠苗助长,被“拔高”了一倍。
公司**新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欧普在国内设有30多处办事处,国内各类渠道终端销售网点超过30000家。而在2012年12月,公司曾给出的数据则是:37个办事处和遍布全国5000多家专卖店,10000多家销售网点。
“这个3万网点之说肯定有水分,今年欧普在广东省二三线市场的网点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一位在广东照明领域耕耘了20年,其连锁业务已经渗透到多个县市的省会经销商对外说道。
一位前欧普营销负责人也表示:“加上所有五金店有可能是3万,但这些都是散客,持续性不强而流动性极大。”
网点数量遭遇质疑,欧普宣扬**多的产品品质也常遇尴尬。这家在2006年9月便获国家质量监督总局评定为2006—2009年“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第二年便被国家工商总局抽检出节能灯质量不达国标。
2009年,欧普照明开始实施战略性转移,“跨越珠江水,落子长三角”,营销中心搬到上海,其耗资超过10亿元的苏州汾湖欧普工业园也在去年全面投产。
硬件和软件的持续提升确实对其品牌形象和销售业绩带来帮助,却似乎并没有带来品质和口碑的质变。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欧普照明至少有四次在各地相关部门抽查中被曝产品不合格,被媒体讥为“黑榜常客”。
如果欧普能够成功上市,国内照明上市公司群体有望再添新丁。然而,公司上市意味着更高的曝光率。质量问题对欧普照明IPO进程影响几何尚不得知,但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无疑是投资者和消费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木林森篇
IPO门槛前遭举报 涉嫌业绩造假
木林森在过会之初便遭到实名人士向监管层的举报,称其存在重大业绩造假以及涉嫌刻意隐瞒重大事项等问题。当时查阅木林森的招股书发现,公司申请上市之前,
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09年增加35836.11万元,增长幅度为78.52%。对于年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木林森在招股书中作出解释:“受益于LED封装及应用市场需求增多,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度扩大,与公司长期合作客户对LED封装及应用产品需求也呈增加的态势,长期合作客户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加27883.08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增加额的77.81%。凭借着在行业内良好的口碑,公司于2010年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获得部分新增LED下游客户,其中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的新增客户为9家,新增客户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加7953.03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增加额的22.19%。”由此看出,2010年度的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4.56亿元大幅增长至8.15亿元,增长率达到了78.52%,是该公司2008-2009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约18.4%)的四倍之多。而招股书未对新增收入做全数详尽解释,存在造假嫌疑。
木林森针对占当年营业收入增加额77.81%的“长期合作客户”在招股书(申报稿)中提供了前五名**终客户销售额,据统计,前六大客户的合计增长销售金额为7941.31万元,仅占长期客户总增加额的28.48%,另外71.52%的“长期合作客户”营业收入增长具体来源不得而知。
伴随2010年突增“亮眼”业绩而来的是公司庞大的负债和现金流动激增的投资活动支出。招股书显示,截至2010年底,木林森负债总计约5.30亿元,较2009年和2008年的2.2亿元、2.1亿元增长了3亿之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开支更是在2010年从2008、2009年的千万级别一跃飙升至3.8亿元。公司不计代价地催化业绩增长,资金压力成为后患。
除此之外,公司此次上市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全额出资设立的平安财智在申请IPO前夕突击认缴木林森新增注册资本131.15万元,获得木林森1%的股份。虽然“保荐+直投”这一为券商谋福利的模式引发质疑,已被证监会叫停,但木林森与保荐机构已然形成利益共同体,与此同时,其他交易“关联方”与企业的交往痕迹也在招股书中随处可见。
艾比森篇
带病IPO 招股说明书涉嫌隐瞒
翻看艾比森的招股说明书,其在第八节第六项中曾明确指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相互之间不存在亲属关系。”
然而,行业内某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艾比森的内部高管组成,远比外界所能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其中,公司**大股东、董事长丁彦辉,与公司董事、惠州工业园筹备组副组长赵凯,为表兄弟关系;同时,艾比森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裁办主任张文磊,是丁彦辉的妻弟。
此外,包括艾比森第二大股东公司第二大股东兼副总经理任永红、副总经理李海涛、公司监事及财务管理部员工朱暕之间,均为同学或老乡关系等。
李海涛和朱暕除了在艾比森内任上述职务外,同时还是艾比森第四大股东深圳市大艾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其中李海涛为大艾投资的法人代表、**大股东,出资额为25.74 万元,占出资比例的9.9%;赵凯为第五大股东,出资额为13 万元,占出资比例的5%;朱暕为大艾投资的第八大股东,出资额为11.44 万元,占出资比例的4.4%;张文磊属大艾投资的第十三大股东,出资额为7.28 万元,占出资比例的2.8%。上述四人均间接持有艾比森股份。
**令人意外的是,翻看艾比森的中高层管理者组成,其名单当中所任职务均被各种“总监、主任、组长、经理、主管”等头衔所占据,而只有朱暕作为普通员工担任监事一职。
闯关IPO 前突击造专利
除上述瞒报的内容和硬伤外,艾比森本身的技术实力同样令人质疑。
该报记者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现,截至目前,艾比森共拥有专利44 项,其中绝大多数属“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而自我研发的“发明专利”只有4 项。若是以艾比森发布招股说明书的日子来计算,当时的“发明专利”仅只有2 项。
同时,上述专利的申请日期也值得人深思,单2011 年3月10 日一天,艾比森就申请了13 项专利,有着突击制造专利之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在上述三种专利当中,发明专利对创造性的要求是**高的,保护期限自申请之日起为20 年;其余两种专利对创造性要求较低,且专利保护期限只有10 年。
更让人不解的是,上述大多数专利并非来自艾比森的资深技术人员。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了解到,在2011 年新申请的专利中,12 项为余金松、王强合作发明,4 项发明人为马广禄,6 项发明人为张宝财。4 人合计为艾比森提供专利22 项,占专利总数的73.33%。
而上述诸人并不是LED 行业的资深人士,甚至都非LED行业人士,甚至有可能不是艾比森的正式员工。这些非资深业内人士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于艾比森实际意义或许并不大。高举高新技术大旗的艾比森,如今却不能通过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取得大多数专利,这无疑是对所取得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莫大讽刺。
调查发现,艾比森发布招股说明书之时,其仅有的4 项发明专利中,有2 项的持有人均为王祥付,而该员工目前却已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