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在“能源奇缺”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以地理位置上的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为界,划定了“南北供暖线”。当时划定的这条“南北供暖线”,东起江苏北部的苏北灌溉总渠,向西沿淮河干流至河南信阳,折向北沿伏牛山 秦岭分水岭,至甘肃南部的徽城、陇南,全长约2000公里。
河南省恰好被这条“南北供暖线”一分为二。尽管省会郑州位于此线以北,但其供暖市场却具有不同于南北方的特点:一方面,集中供暖覆盖率不如北方广泛,为地暖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当地地暖企业又缺少南方市场独立采暖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低价竞争愈演愈烈。对于目前的郑州地暖市场,多位地暖业内人士都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
热源不足利好地暖市场
尽管郑州位于“南北供暖线”以北,但城市集中供暖覆盖范围与北方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事供暖相关行业的郑州雪中情供热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宗正介绍道:“郑州目前有6个集中供热的供热点。老城区集中供暖覆盖率较高,我个人估计可能达到80% 90%。新开发城区供热能力略显不足,郑州中区还能跟上,其他地方,如南郊和北郊明显落后。”据他估计,新开发城区集中供暖覆盖率可能也就50%。
近年来,郑州市急剧增加的用热面积与几无增加的热源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据河南媒体报道,从去年开始的供暖季,单郑州西区就有2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上的居民对着冰冷的暖气片过寒冬。由于热源的发展建设跟不上城市居民冬季采暖需求的增长,郑州西区目前有近200万平方米的面积具备供热条件,但由于热源不足而无法供热。据郑州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郑州市集中供热入网面积约7810万平方米,而2013年冬天的供热面积只有约5330万平方米。这就意味着约有2480万平方米的用户具备供热条件,却因热源问题无法得到供暖。与之相对比,在辽宁省沈阳市,共有供热经营单位275家,燃煤热源1231座,供热面积2.57亿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约1.96亿平方米,除一市三县外,集中供热率逾90%。
热源不足导致集中供暖覆盖率低为地暖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郑州华方物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卫华2003年进入地暖行业,他说:“当时,郑州只有主城的4个干道上有集中供暖,而且西郊热电厂供应的暖气根本不够,市场空间较大。现在,在老城区旧房改造方面,地暖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郑州雪中情供热设备有限公司的客户中,有80%客户采用的是地暖系统。随着新开发城区中集中供热存在热源不足的情况发酵,安装地暖系统也成为不少郑州民众的备选方案之一。
低价竞争呼唤行业协会
虽然郑州地暖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但在郑州博容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国强看来,这个市场只是看上去很美。他说:“郑州横跨黄河南北,供暖市场比较偏向北方。不过,整个地暖市场发展和暖通公司的意识又接近南方市场。但与南方相比,郑州市场散而乱现象较为突出。”
近年来,郑州地暖市场在经过初期发展的黄金阶段后,潜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突出的就是行业准入门槛太低,价格战如火如荼。据韩卫华介绍,在郑州****的采暖一条街——东大街上,从事地暖系统业务的公司就有17家,郑州红星美凯龙建材城有13 14家公司,在凤凰名优建材城出售壁挂炉的就有40多家。据河南豪特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伟介绍,2005年,其公司涉足暖通业时,整个郑州行业内公司还不到100家。如今,包括各色小公司在内的有300多家。张华伟说:“300多家公司中,正规公司能占到20%就不错了。其他的都是小个体、夫妻店或者是以前在行业内干过业务员的人,自己开个小店,直接在小区门口拉活安装地暖。为了分抢地暖这块蛋糕,他们能祭出的法宝就是低价战。”
报价低廉、竞争失序已经成为当下郑州地暖业无法承受之痛。与南方省份相比,郑州当地消费水平并不算高,郑州安泰暖通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归士君说:“郑州本地人收入并不高,整体消费水平偏低。外来人口转变为新市民的多为打工者或大学生,消费起点也不高。一户家庭刚投入一大笔钱购入了房子,再让他投入一笔钱来安装地暖系统或舒适家居系统,他可能会觉得有点奢侈。我们2008年刚推出舒适家居系统时就鲜有人问津。”
一边是消费者不愿在地暖系统或舒适家居系统安装上掏太多钱,一边是众多地暖公司要活干,不能从高服务、高质量的层次上去竞争,只能用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与此同时,原材料、人工、店面租金等成本还在不断上涨,致使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更少得可怜,这让郑州暖通业内人士“感觉很累”。
这样的低价竞争更影响到郑州暖通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江苏科宁、成都美景、武汉广华、杭州艾尔柯等南方舒适家居系统集成商相比,郑州缺少类似的品牌企业。张华伟说:“在郑州要推广类似南方企业的那种品牌特别难,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要做品牌,就需要投入资金、人力、开连锁店、进行品牌推广,但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下,利润如此之低,使得企业很难下决心高额投入。如果少一点价格战,或许可以。”
尽管业内人士十分清楚郑州地暖市场的现状,但很多公司不愿或不敢站出来做刺激行业升级的“鲶鱼”。韩卫华说:“低价竞争愈演愈烈,导致很难有公司肯出来挑头做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很多大公司都是既怕失,又怕亡。坚持高价就失客户,跟随低价就亡行业。现在连专卖店都卖60、70元钱一平方米,你怎么去讲品质?再这么干下去,就没有行业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低价竞争受伤的还是郑州暖通企业自身,无经济效益甚至亏本经营,企业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发展,只能造成恶性循环,自取灭亡。
有一点毋庸置疑,郑州地暖业低价战大行其道,其根源还是整体竞争环境的失序。一直以来,郑州地暖行业就缺少行业协会。张华伟强调,必须要有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整顿行业竞争环境,督促企业实现行业自律。他说:“现在根本没有准入门槛,有了行业协会,是不是可以搞个资格认证,提高准入门槛。”河南宇晨暖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敏也认为,要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必须加强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引导。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通过行业协会加强协调,督促各会员单位实现行业自律,不报“有害价格”,可以极大地规范目前郑州地暖市场的价格混战。
未来转型重在品质升级
除了低价竞争令郑州地暖行业人士寒心外,国内楼市近期显露的疲软态势也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许多业内人士都在思考未来郑州暖通企业的转型之道。
申国强就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将迎来郑州暖通业洗牌的时机。“**是房地产处于转折点,当房地产市场无法快速发展时,地暖市场的竞争就会愈发激烈;其次是用户对地暖系统的品质要求也在提升,现在用户可能只要求弄热就行,未来用户将更强调健康、安全、舒适,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将对暖通公司的系统整合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后,近年来,郑州暖通企业也看到了其他省份同行业公司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一部分品牌意识好、管理规范的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产品和品牌,并已经在市场上建立起了其品牌形象,还利用这个品牌去影响市场。这给予郑州暖通公司以很大启迪。我觉得郑州市场未来也会走上这一模式,业内公司将逐渐整合集中。”
面对未来的转型整合,归士君表示,要想拔得头筹,必须要做到创新,搞差异化竞争、走多元化道路。他结合其公司的发展轨迹说:“**初起步时,其他公司安装地暖都使用保温板、泡沫板,打混凝土。我们就使用钢丝网片,用鹅卵石回填,走差异化道路,一举打开了市场。2005年以后,公司开始增加温控装置,其他公司还没有提供分水器时,我们就已经开展相关业务了。2008年,公司开始走多元化道路,增加了新风系统、净水系统。后来,公司又重新定位聚焦地暖系统,专做高端地暖。回顾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创新到盲目创新再到重新整合、重新定位,其实就是一直在寻求市场上的差异点,追求多元化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