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家居促销大促来临,家居卖场和建材品牌火力全开力争拿下马年**战,“**低折扣”、“买断单品”、“买家具送家电”等各种促销闪花了消费者的眼睛。面对应接不暇虚实难断的促销信息,消费者该如何避免掉入优惠陷阱?近日,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为你擦亮双眼。
▲比价格:数字忽悠人
在消费者心目中,只要是大卖场的特价品,就可以放心购买。殊不知即使是大卖场,有些促销也是有猫腻的。一位卫浴经销商道出玄机。他告诉记者,卫浴产品的定价和卖价差别很大,也就是说,哪怕是在平时,卫浴产品的实际卖价都是远低于定价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应只看定价,而要比较该品牌平时的实际卖价,才能知道真正的打折幅度。
▲有大礼:羊毛出在羊身上
现在的赠品动辄名牌家电,抽奖送轿车的也不难遇到。那么消费者是否就从这些赠品上捞回了本呢?行内人会告诉你: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位定制家居品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某商场周年庆活动,买满3万元产品,送价值大概1800元的32寸电视机。但实际上,如果消费者不需要电视,商场在总价上是可以让利6%的。所以这样的话这台附加的电视机不过是换了个方式由消费者埋单。
▲看品牌:小心狸猫换太子
对于追求品质的消费者来说,名牌就是品质的保证,然而如果遇到不法商贩,这种说法就靠不住了。多年经营基础装修材料的吴先生告诉记者,店里摆优等品,送货时却偷梁换柱换次品的现象,在小建材市场并不鲜见。他建议,消费者在收货时,应及时开箱检查,看送来的产品是否与自己选样时一致;另交款时一定要索要正规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货品型号,以便日后货不对版时方便维权。
▲爱网购:不见得就更便宜
很多消费者印象中,网购一定比实体店便宜,但事实有时并非如此。记者在线上线下比价后发现,某品牌的一款多层实木产品,在其天猫旗舰店标注的价格为179元/平方米,但在重庆市内一专卖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3·15的促销政策已经提前释放,所以每平方米的价格仅为159元。这家品牌重庆片区负责人说,门店销售仍是家居品牌的核心终端,他们对品牌门店的支持力度也是**大。而对家居而言,线上不一定比线下便宜,购买之前建议消费者多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