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据国家安监总局组织检测机构对部分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的现场调研和检测结果显示,一些水泥制造企业仍采用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机立窑生产水泥;绝大多数石材加工企业处于“小、散、乱”的生产状态,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粉尘污染十分严重。对此,国家将对上述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全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和行业准入政策,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且粉尘危害严重的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笔者认为,对于石材业资源浪费严重、开采加工粗放、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现状而言,“通知”的发布无疑是天大的利好。这不仅仅是契合了建设现代石材业的要求,也为谋求发展的企业创造了整合、转型、提升的大把空间。
三十多年来,中国石材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得到快速发展,石材产品在全国单一建材产品进出口中多年以来始终占据**位,中国也成为全球**大的石材生产和消费国。然而,石材产品在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增光添彩、赚取大量外汇的同时,也使资源、环境付出了代价。
天然石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天生丽质”的高档建筑饰材。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现代,天然石材在人类文明史上缔造了一座座千古不朽的丰碑。从机场、地铁、剧院、饭店到地标性建筑;从高档会所、别墅到普通社区、居室,无不展现着天然石材的美丽。然而,从我国石材业发展的轨迹上看,众多石材开采、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始终延续着粗放式开采加工,靠资源获取利润的生产经营模式,在资源、环境保护、科学管理、产品深加工、工艺技术提升等方面缺乏投入与创新。事实上,在众多中企业乃至一些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疏于管理的较大规模石材企业中,作业现场杂乱无章、污水横流、粉尘弥漫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在以大型建筑石材部件为主打产品的石材雕刻企业,操作工仅凭一只口罩或防尘面具作为防护,整个雕刻打磨车间粉尘飞扬,浑身石粉的工人如雪人一般,其工作环境的恶劣让人触目惊心。有人形容装饰在高档建筑上的石材产品是“鸡窝里飞出的彩凤凰”。
如今,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整个经济社会,资源整合、转型提升、科学发展已成为行业前行的必由之路。对传统、落后的石材企业来说,“包个山头占资源,上台大锯就赚钱”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业界人士都知道,改革开放初期,建筑陶瓷工业与石材业几乎是同时起步,那个时期出现的陶瓷釉面砖市场售价仅为几十元,而天然石材则以相对高昂的价格“难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档次较高的仿石瓷质墙地砖价格扶摇直上,一些高档品牌的瓷砖每平方米已卖到几百几千元,而一些在多年前售价不菲的国产石材,却已“沦落”到广场砖、路沿石的地步,几十元就卖。不仅如此,天然石材这种并不需要高温煅烧、高排放、高能耗的冷加工产品,也蒙受了脏、乱、差,污染环境的恶名。事实上,在中国石材协会的组织、推动下,《饰面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已于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石材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也已于2013年10月中旬发布,并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此,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曾在多个场合对业界指出,中国石材业要转变发展方式**要解决的是资源节约,金刚石绳锯、链臂锯、矿山锯的开发应用,为提高效率、保护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了保障;与石材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粉尘相关的污水处理、收尘以及综合利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不在技术而在管理。对此,笔者高度赞同。改变石材业小、散、乱,噪声、污染的现状,并非是难以逾越的大山,这与企业老板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紧密关连。
可以肯定,“通知”的发布,不仅为建设现代石材业吹响了冲锋号,还为行业的重新洗牌、整合发展拓展了空间。
优胜劣汰,这难得的契机值得致力于行业发展的企业家牢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