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各行各业都积极响应、努力落实,也是在这个11月,先后举行的LED照明产业大型高端会议,这些会议也给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结过去、探讨未来。LED十年路,当然要好好总结经验,成绩固然是主流,但问题也不少,克服缺点,让这个新兴产业像青年人一样健康成长,是广大企业的梦想。大家希望,这两次大会能够为下一个十年的产业发展描绘可靠的路线图。
努力却不盈利企业联合呼吁冷静投资
在广州高工LED大会上,高工LED研究所所长张小飞博士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未来五年LED产业将大洗牌。他认为,从2012年开始的价格战已经进入稳定期,产品性能的比拼成为主流,今后将是技术战的时期,**终表现为专利战,那就意味着优胜劣汰的结果。他预测,五年后LED将剩下2-5家规模企业,3-5家细分行业领袖企业,包括百亿元营业规模企业,芯片领域的非上市公司、小封装企业和营业额在千万级别以下的企业,基本上将被淘汰,从而在2018年达到市场基本供需平衡,但新一轮的洗牌又在酝酿之中。
其实,关于行业洗牌的说法,早已有之。
因为这个行业良莠不齐,行业壁垒低,很多不按规则出牌的企业以低劣的质量和低廉的成本招摇过市,他们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把市场搅混了,甚至把行业名声搞臭了,以致有些局外人觉得LED灯具不是理论上说的那么好。更严重的是,这种做法使得很多企业努力而不盈利,只好打价格战,加上市场容量短期内仍然有限,大家都赚不到钱,行业风光的表面是巨大的盈利压力,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相继关门大吉。所以,希望行业洗牌,清理门户,提高门槛,明确规则,成为行业的强大呼声。在高工LED大会上,阳光照明总经理官勇呼吁大家冷静,未来还要注意投资的节奏。
但是,任何行业都有它的发展规律,产业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定时间,LED照明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正如一个青少年,存在多种缺点是难免的,不可能拔苗助长,质变之前必须积累足够的量变。以其它成熟产业为例,很多行业也没有洗牌到数家企业主导市场的局面,数百家甚至更多企业共存的行业比比皆是。
LED仍需十年以上才成熟横向整合将成主导
在北京第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上,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主席、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秘书长吴玲表示,“今年是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启动的第十年,LED是一个新兴产业,如果说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期是二十年的话,LED产业现在才刚刚过半,产业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至少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而对于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来说,恰恰是这个转折时期,蕴藏的挑战**大”。来自世界重要LED产业基地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副校长刘容生指出,中国半导体照明刚刚走过了十年,虽然十年时间不短,但是一项技术的发展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压缩了这段时间,势必会造成当前一些问题的不能消化。
洗牌,就是企业数量的减少和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就是资本集中,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吴玲认为,3-5年后,产业横向整合将成为主导,规模化成为关键,整个产业链很长,需要通过垂直整合使产业链条缩短。
平均利润下降?必然趋势!
海外巨头技术愈臻成熟封装步入薄利多销期
专家说,2013年是令行业人士非常焦虑的一年。虽然订单很多,产品的数量增加了,营收也有所增长,但是价格战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在大会上的发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他的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但利润只有两千多万,销量提高的同时是利润越来越低。
根据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等企业领导人反映,受到近年来器件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大部分国产封装厂商的产品毛利率处于下跌通道。新型封装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创新,将成为驱动封装行业逐步提升毛利率的主要因素。封装企业正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制造成本,比如提升芯片级的散热效能来降低封装环节散热成本;通过研发配合灯具智能化控制的需要,在可变色温、颜色的光源研发上都具备巨大的市场机会;此外,包括芯片级封装等工艺创新,封装成本下降空间仍然很大。同时,海外巨头正逐步通过本地化研发、制造生产的转移,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逐步形成自身的价格优势。
近年来,封装行业平均毛利率从前几年的50%,下降到30%,未来中低端市场的毛利率将在10%左右。封装行业已经进入了薄利多销期。
室内LED价格3年下降20%很多企业并不真正盈利
据统计,2010-2013三年间,LED室内照明产品价格年均下降幅度超过20%。尽管今年LED照明市场整体产量处于快速上升通道,但产品价格下降过快,很多企业并没有从中真正获利。对于现阶段来说,企业应该控制好自身的资金链风险,对于市场应该有所选择,而不是来者不拒。今年以来LED照明企业在渠道上的价格战后遗症将逐步显现,尤其是一些通过大量铺货并采取给经销商赊账方式的企业,资金链风险巨大。日益加剧的价格竞争,倒逼企业加快自动化灯具生产线的投入,减少人工成本支出提升人均产出效益。吴玲表示,LED照明企业未来在保持光效的前提下,仍然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价格战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从经济学角度看很正常,产业资本平均利润率下降是必然规律。当然,在LED行业,也有其特殊性。林洺锋认为,由于国内外都说LED产业前景看好,于是大批企业纷纷进入,投资规模过大,竞争过于激烈,以致于行业利润下降。晶科电子董事长肖国伟指出,价格低的另一面是质量低,一些企业为了保证价格优势却在产品质量方面打主意,质量没有**低,只有更低。所以,加强行业的规范管理也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LED进入普通领域?与数字化技术结合!
LED主流照明产品地位确立技术在不断革新进步
随着LED照明性能指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主要原材料、元器件及配件价格的持续下降,LED功能性照明应用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从替换白炽灯进入替代荧光灯阶段,迎来了室内照明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的的巨大机会。就市场表现来看,LED室内照明市场自去年开始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室内照明产值达到300多亿元,户外照明产品基本上是LED光源,商业照明八成新项目是LED光源,家居照明九成新产品是LED光源,LED作为主流照明产品的地位已经确立。
LED照明进入普通应用领域是行业的梦想。从过去的专业照明发展到现在,LED已经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普通球泡灯、面板灯乃至蜡烛灯的广泛出现意味着LED距离千家万户可能就剩下**后一公里。在这里,人们看到的是产品技术的快速革新,各项技术都在不断进步。据专家介绍,封装产品线从大功率器件转向中功率和COB,明年中功率和COB将会占到整体销售额的50%。大功率LED将主要应用于出口的照明产品。芯片尺寸将越来越小,光效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功率和COB将成为主流。肖国伟指出,LED不仅仅是照明技术的变革,而且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有结合的趋势,创造超越传统照明的光环境是LED照明技术的更好前景。
企业如何胜出?要有独特优势!
技术与成本结合品牌与渠道建设是新课题
在LED照明时代来临拐点,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的自身合理定位非常关键。在上述会议上,行业权威人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LED照明企业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品牌及渠道推广,转移至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控制上来。尤其是围绕企业经营效益、资本运作能力的方面更为突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就要有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就是技术和成本的结合体,营销模式、内部成本品质管理和技术研发三个方面的创新是体现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为了降低成本,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广泛采用灯具智能化自动制造技术,高效制造以及自动化制造带来的一致性品质控制优势,将帮助照明企业逐步降低制造成本。
品牌和渠道建设是LED照明行业面临的新课题,其实传统照明行业的许多成功做法值得引用,其它如建材、家电行业的成熟做法也可以借鉴,当然LED企业也应该推陈出新。照明产品包含工业品和消费品,LED照明的普及,将为企业经营开创品牌和渠道建设的新模式。
政府要正确扶持
在上述会议上,有行业人士表示,各地政府要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必要的冷静。这些年来,LED产业在全国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势头,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建设LED光电产业基地的规划,一个新产业的发展固然需要广泛的投入与推动,但应该对产业经济规律和各地情况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前瞻性,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和财政补贴行为中对相关企业要有充分的了解,避免短期行为和不良后果。广东南海的旭瑞、浙江海盐的亚威朗等**企业,都曾经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名声大噪,结果却是昙花一现,还有一些地方的LED照明工程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时期,LED产业还要大力发展,但各地政府要吸取教训,了解相关企业,对全国的投资规模要有全面认识,考虑当地实情,避免重复建设,以免当地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得不偿失。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大化和效率**优化。因此,在今后LED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要反思以前的做法,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引导和扶持LED产业的发展。
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历程十年回眸
自从2003年6月17日,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工程正式启动,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走过了十年的光辉历程。过去的十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从90亿元发展到今天的2500亿元,量产光效从20lm/W发展到现在140lm/W,芯片国产化率达到75%,照明市场渗透率可能达到10%……
十件重大事情
1、2004年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成立,成为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2005年深圳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成为我国**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3、2006年银雨照明灯饰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为半导体照明产业打开了资本运作之路,此后LED企业陆续上市。
4、2007年厦门LED夜景照明工程全面完成并且举行LED照明与装饰论坛暨城市夜景建设研讨会,为半导体照明的城市应用树立了典范。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量应用LED产品,掀起了LED产业发展的新高潮。
6、2009年科技部实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工程,表明政府大力推动半导体照明应用。
7、2010年半导体照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陆续发布,行业进入有章可循时代。
8、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政府推广范围进一步扩大。
9、2012年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实施,LED灯具首次纳入财政补贴项目,政府推动半导体照明向普遍应用迈进。
10、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编制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为产业发展做出了全面切实的部署。
十个重要人物
1、师昌绪,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和材料科学家,国家科技奖**高奖得主,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LED技术研究的先驱。
2、方志烈,复旦大学教授,中国LED技术元老、启蒙者,1970年代开始拓荒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
3、李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任组长,是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启动的元勋。
4、吴玲,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十年来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5、李晋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研发执行主席,我国LED研发的带头人。
6、中村修二,蓝光LED发明人,原日本日亚化工公司技术员,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教授,2009年受聘为中国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7、江风益,南昌大学副校长、教授,独创美国和日本之外的自主知识产权硅衬底GaN蓝光LED,并且借助风险投资创立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以推动该技术的产业化。
8、石修,现任台湾光通讯产业联盟执行委员等社会职务,曾经在台湾地区政府和**企业任职为LED产业出谋划策,被称为“台湾LED产业之父”。
9、唐国庆,三星LED中国区总经理,曾任科锐光电中国区总经理、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半导体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LED产业领域的资深人物。
10、荣浩磊,北京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研究所所长,城市照明工程设计专家,为半导体照明的城市化普及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家重要企业
1、国星光电,我国**早进入LED行业的企业之一,封装规模位于前列,也是国有企业成功改制的榜样。
2、三安光电,国内LED企业的后来居上者,现在是**大的芯片企业。
3、科锐光电,碳化硅白光LED发明者,核心产品在中国广泛应用,并且在中国设立研究和生产基地,对中国LED产业影响很大。
4、晶元光电,台湾**大的LED芯片企业,在大陆也得到广泛应用。
5、大连路明,拥有独创的稀土自发光材料专利技术,在LED芯片领域独树一帜,只是目前陷于困境,值得深思。
6、木林森,亚洲**大的直插式封装企业,在照明市场也强势出击。
7、远方光电,LED产品检测设备领域的领导者,产品达到国际水平。
8、昭信光电,传统企业转型的佼佼者,直接进入MOCVD设备领域以争取国产化而推动LED产品的成本下降。
9、广茂达,全球LED灯光景观作品开拓者和领导者,工程作品荣获诸多国际大奖。
10、德豪润达,从小家电行业进入LED上游领域,又控股雷士照明,在LED照明时代前途看好。
十项杰出产品技术
1、中国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全球**新LED灯具/光源产品加速流明衰减试验方法标准(CSA020),将测试时间从6000小时缩减到2000小时、有助于新产品上市、减少劣质产品。
2、中晟大型MOCVD设备ProMaxyTM,ProMaxyTM已经进入市场,专注于超高亮度LED的大规模生产,具有目前世界上**高的系统产能。
3、晶科大功率高亮度倒装焊LED芯片制造技术等高亮度集成芯片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都处于国际**水平。
4、新力基于新一代交流LED照明技术研发出的光引擎技术,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LED灯具的设计理念,便于设计各式各样的灯具和照明设备,比传统直流LED节电15%。
5、升谱陶瓷COB高效白光封装产品独具特色,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并且在国内**早通过美国倍科实验室的LM-80测试,以高性价比、高光效、高品质在多种照明领域应用。
6、史福特玉兰系列LED灯泡,光效好,外形美,填补了此类水晶灯市场LED光源的空白,促进LED光源的装饰照明应用。
7、珠江LED舞台灯,获得多项专利,照亮许多全国性大型文艺活动,展示了LED在舞台美术领域的无限魅力。
8、深圳市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的LED平板灯,拥有多项专利,销售与生产都在国内占据首位,有力推动了LED的商业照明应用。
9、亿光低色温系列LED路灯,效率达每瓦100流明,通过CNS15233的严格测试,是全球**家获得台湾节能标章认证,达到中国CQC低色温道路灯具节能标准的LED路灯产品,并且荣获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
10、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的LED照明标准光组件技术,通过研究光组件的形态结构、功能特性、互联接口、使用规范、检测方法和相关技术专利,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系列编码原则,实现LED照明光组件的规格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