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绿色建筑:复合材料建材唱大戏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日期:2013-12-05 10:14:41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11月28日,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的首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上,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处长何任飞表示,当前在绿色建筑领域,大家更多关注设计、施工、建造过程,但未来的绿色建筑产业要向前延伸至建筑的基础——建材,向后则包括物业管理、运营,将建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无论从政策还是资金上都给予支持。” 11月28日,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的首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上,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处长何任飞表示,当前在绿色建筑领域,大家更多关注设计、施工、建造过程,但未来的绿色建筑产业要向前延伸至建筑的基础——建材,向后则包括物业管理、运营,将建筑生命的全部周期纳入发展范围。

什么是绿色建筑?正源地产董事长富彦斌认为,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平均节能达58%、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15%、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达7.7%。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就有一项重点任务“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然而,我国建筑业走向绿色建筑还相差很远,仅建筑能耗一项,差距就十分巨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只占全国城市居住面积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到40%。我国建筑在使用中**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如用传统的方法解决冬季供暖问题将会极大地增加能源消耗,恶化大气污染,推高能源价格,不利于清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同时,传统建材的生产过程还会对耕地、森林资源、水资源造成破坏。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事物,从传统建筑上升到绿色建筑,离不了绿色建材大量而广泛的应用。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技发展与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鸿汉表示,上世纪50年代以来,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以节能、轻质、环保的性能作为新型建材进入建筑领域。在绿色建材4大类产品——新型墙体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已经大量进入,形成规模经济。如SMC整体卫浴、节能推拉门窗、SMC轻质夹芯门板、建筑墙体补强用网格布、涂层毡、墙布、玻纤增强沥青瓦、微纤玻璃棉等数十种在我国各地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群。

赵鸿汉举例指出,河北大城县用于保温隔热建筑用玻璃棉和橡塑材料占有全国60%的市场;浙江科逸公司组装式SMC整体卫生间内销外贸两旺,年产值达到6个亿;广东中迅公司的厨柜台面板,品种和数量**国内市场,每天出品5000片,全年树脂用量达到3万多吨;江苏长海玻纤有限公司开发的防火石膏板玻纤纸面大量出口欧美市场,也为国内纸面的石膏板产品升级提供了防水面纸。

“我国建筑用玻璃纤维、玻璃钢占整个玻璃钢复合材料总用途的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为玻璃钢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提供新的用途和机遇,市场潜力巨大。”赵鸿汉认为,当前,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要加快融入“绿色建材”,对目前进入的材料和制品需要有一个认定办法和标准体系。以往,尽管不少复合材料和制品带有绿色建材的因子,但并没有绿色建材下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因此,从标准规范入手,研究现有的标准体系是否符合“绿色”,哪些要修订,哪些要提升,哪些要创新,至关重要。

据悉,世界上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有英国的BREEAM(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美国的LEED(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和德国的DGNB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与德国政府共同开发编制的)。

据何任飞透露,住建部和工信部两个部委正在联合推进绿色建材发展,在制定制度、完善标准,包括如何进行评价、认证、推广应用等方面正开展相应工作。两家部委初步设想:对于政府投资或者使用财政补贴建设的项目,如保障房建设,对绿色建材的使用要达到一定比例,或者指定部分建材必须使用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要对建材的使用做要求,如果绿色建材的使用没达到一定标准,那么建筑的评价指数会偏低。

赵鸿汉表示,绿色建筑离不开绿色建材作为基石,玻璃纤维、玻璃钢如何才能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技术和市场的挑战,既要攻克技术难关,满足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安全、健康、舒适多方面的新要求,又要不断地降低成本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记者 罗兵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