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德豪宣布斥资16.5亿港元收购雷士照明20.05%股权,成为雷士**大股东。吴长江则将认购德豪1.3亿非公开发行股,有望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一、“换股”案
雷士照明否认精心设计换股方案
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买卖动作之后,雷士照明再一次卷入舆论漩涡。上周末,针对外界“套现获利”、“继续与阎焱为首的投资者缠斗”等传言,雷士创始人吴长江接受了**专访,他首度透露与德豪润达(下称德豪)之间的换股方案是在德豪方面提出后“临时决定”,并不是所谓精心设计的“圈套”,吴长江更是直接否认换股与此前的内斗事件相关。
“换股方案当中的细节与外界的猜想有出入。”吴长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他指出,雷士和德豪之前就有采购业务上的合作,双方也一直希望能进行包括股权在内的深度合作,直至德豪停牌之前,吴长江还建议德豪考虑购买其他股东的股票,“不过对方表示要与我本人利益进行捆绑方能深度合作”,在此背景下,双方拿出了换股方案。
在这一方案中,吴长江将手中约11.8%的雷士照明股权转让给德豪,保留6.79%的股权。德豪则将合计持有雷士照明20.05%的股权,成为雷士照明的**大股东,合计斥资16.54亿港元(约人民币13.43亿元);阎焱为首的赛富亚洲及德国施耐德电气则分别为雷士照明第二及第三大股东,持股18.48%和9.21%。
二、索赔案
佛山照明“索赔案”:一场三赢的官司
今年佛山照明股东的集体索赔事件,对企业规范、行业洗牌净化,股民投资意识觉醒都有重大意义,它预示着中国照明行业甚至整个中国股市都将翻开一个新的篇章。
事件还原:佛照遭遇股东联合索赔7000万
近日,佛山照明发布公告称,企业被515位投资者告上法庭,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对公司索赔金额超过7000万。成为证券维权史上投资者维权人数**多的案例之一。
据佛山照明公告,公司于9月17日收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传票》、《应诉通知书》等相关法律文书,广州市中院已立案受理原告515人(件)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对公司提起的民事诉讼案,要求公司就前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索赔金额为7343万元人民币及8.19万港元。
佛山照明:解下枷锁轻装上路
事实上,即便法院判决佛山照明赔偿,公司亦有实力承担。佛山照明一直被誉为A股“现金奶牛”:自1993年上市至2009年的16年间,屡屡派发现金红利,派现总金额高达21亿元,股东已从高额现金分红中赚得盘满钵满,因此,此次中小股东的集体索赔,正好可以让佛山照明在阵痛中重新审视自己,解下枷锁,轻装上路,展现照明巨头的真正威力。
事实上,作为国有企业,在放开搞活的经济体制下有资源和资本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定势,使企业的经营远不如民营经济体灵活,在处于自由市场竞争中的照明行业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佛山照明虽然长期被称为“现金奶牛”,实际上并不全部可以看做褒奖,在丰厚红利的背后,可以明显看出投资机会选择上的无力。企业显然也看到了这点,并作出了一些尝试性动作。
无可否认,如佛山照明这样的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在照明行业洗牌过程中对其他中小企业的威胁很大。眼下,佛山照明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突然来袭的官司门,无疑将分散佛山照明转型的精力。如今,佛山照明撤资锂电业务,进军LED业务。然而,佛山照明转型并不顺利,今年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下跌近三成。
三、私募案
璨圆结盟三安光电
璨圆2013年6月29日召开股东会,决议通过私募案,发行不超过1.2亿股,每股暂定新台币19.6元,引进中国大陆三安光电策略结盟,但需经投审会审核通过。
璨圆结盟大陆LED大厂三安光电一波三折,因今年4月三安爆发财务报表疑云等丑闻,投审会审议一度暂缓。不过近来传出转圜,预料在两岸服贸谈判后,在三安补件说明后,台湾投审会可能首开带有“附带条件”的投资案先例过关。
2013年6月29日,璨圆股东会通过私募案,为进一步强化国际竞争力,并提升整体营运效能。璨圆将透过私募模式,引进国际大厂合作,目前锁定应募人为三安光电,预计将取得璨圆19.9%股份。
董事长简奉任表示,鉴于近来LED产业整合趋势,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引进可扩大璨圆产品在全球市场销售的出海口,以及生产制造可扩大规模经济与接单能力的策略投资人,为长远发展必要策略。
简奉任指出,依三安光电子公司在大陆LED产业地位,将可协助璨圆拓展大陆市场销售网络,双方可透过联合采购,扩大规模经济,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获利能力。
未来也可透过双方产能调配,扩大璨圆在国际市场接单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营运规模,以及在国际市场地位。
璨圆指出,这次私募用途,为充实营运资金、偿还银行借款或购置机器设备,因应公司长期发展资金需求,除可强化财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也可提升产业地位与长期竞争力。
四、侵权案
1,日亚控告灿星网通日本子公司
日本LED大厂日亚化学工业(Nichia Corporation)5月30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已于5月29日向东京地方法院递状控告台湾灿星网通日本子公司「灿坤日本电器」所制造的LED台灯(产品型号TF-A321)侵害该公司第3803696号专利(以下简称696专利),除要求停止侵权行为之外,也已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日亚表示,696专利为制造蓝色LED芯片的相关专利,而该蓝色LED芯片搭载于充作LED照明(如上述涉侵权的LED台灯产品)光源的白色LED产品上。
日亚3月28日宣布,已于3月19日向东京地院递状控告灿坤日本电器上述LED台灯(产品型号TF-A321)侵害日亚化所拥有的第2780618号专利。
日亚曾于2011年10月28日向东京地院递状控告灿坤日本电器所制造之LED灯泡产品侵害该公司第4530094号专利,除要求停止侵权行为之外,也已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日亚化指出,在此次的诉讼中,灿坤日本电器为诉讼的债务人、台湾东贝(UnityOpto;2499)为辅助参加人,主因被日亚化指控侵权的LED灯泡使用了东贝生产的白色LED。
有关灿坤日本电器所制造的LED灯泡产品侵害日亚化第4530094号专利一案,东京地院已于2013年3月25日宣判灿坤日本电器胜诉,惟之后日亚化已向日本知识财产高等法院提出上诉。
2,亿光日亚LED“侵权门”不断
台湾地区LED封装厂亿光与日系LED封装厂日亚化(Nichia)于2013年11月6日分别针对在中国的YAG专利争议发出新闻稿,双方的专利战也再度引起LED业界对于专利诉讼的关注。近日由台湾工研院(ITRI)所举办的“LED照明-市场回顾与展望暨专利对策座谈会”上曾提出,台厂面临的专利争议除了来自于日亚化以外,也需要密切关注来自Philips照明专利授权联盟、Zhaga共用接口中并非属于“免费授权”的专利,以及中国大陆LED海量专利申请恐带来的威胁。
亿光与日亚化在全球掀起专利诉讼战火未熄,日亚化11月6日发布新闻讯息指出,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亿光的推翻决定请求,维持2件日亚YAG专利有效决定。亿光也在同一天晚间发出新闻稿指出,日亚化大陆YAG专利在一、二审全案被限缩范围后仅剩部分有效,强调对于亿光产品布局毫无影响。
台湾LED封装厂中包括亿光、东贝与宏齐等,都与日亚化进行过专利诉讼,在座谈会中也提到,台湾目前LED照明产业面临专利威胁主要来源之一正是日亚化,就日亚化的专利布局来看,日亚化白光专利群组中的荧光粉材料与浓度分析都曾在欧美针对竞争对手提出诉讼,日亚化大量运用分割案手法延伸与扩张专利范围。
日亚7年跑全球告亿光战争血泪史“一匹布长”,日本日亚化学公司是**的LED芯片制造商,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蓝光LED和白光LED的市场霸主,在蓝光LED和白光LED产品获得了远远超于一百亿美元的销售额。而其与台湾亿光的爱恨情仇已纠结多年。日亚就像亿光的旧情人,很爱滋事生非,似乎专挑亿光的不是。日亚有多恨亿光?早在2006年前,日亚便“盯”上了亿光,陆续控告亿光,而亿光采取的策略则是在全球主要LED市场对日亚提出专利无效举发。
3,波士顿大学对苹果提起诉讼
7月10号,美国波士顿大学(BU)受托人近日已向美国马萨诸塞州地方法院提起对苹果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指控苹果公司所使用的薄膜半导体设备(用于其iPhone5、iPad和MacBookAir产品)侵犯了该学校持有的一项专利(专利号5686738)。该项BU专利名为“高度绝缘的单晶体氮化镓薄膜”,涵盖了一种使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成氮化镓单晶体膜的方法,用于制造LED和其他半导体设备。此项专利技术由BU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教授ThomasD.Moustakas博士发明。
根据其个人小传,Thomas Moustakas在氮半导体和III-V化合物方面取得的专利目前已授权给蓝色LED和激光器制造商Cree、欧司朗、飞利浦和Nichia。
波士顿大学此前还对三星和Amazon(Kindle阅读器制造商)提出控告,指控二者侵犯了同一项专利(专利号5686738)。此外,今年三月份针对三星提出的诉讼中,BU还声称三星侵犯了同样由Thoma sMoustakas发明的专利6953703B2“用于使半导体设备的蓝宝石衬底接触活性氮化物的方法”。此项专利涉及到LED和激光二极管的制造。
BU在诉讼中要求法院禁止苹果公司继续销售包含侵权组件的产品。
7月11日,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定中山市蓝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晨公司)侵害中山市鸿宝电业有限公司(下称鸿宝公司)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发明专利权,判决蓝晨公司立即停止侵害鸿宝公司专利权的行为,并予以赔偿,中山鸿宝维权再次获得胜诉。
4,中山鸿宝维权获赔20多万
据了解,2012年10月,鸿宝公司销售人员发现中山市岐江公路部分路段安装的LED路灯与鸿宝公司金刚系列LED路灯相似,鸿宝公司随即举报。经公证人员调查与清点蓝晨公司未经许可在其公司网站上传的侵害鸿宝公司的外观专利权与发明专利权的产品照片,进行许诺销售,且在中山市岐江公路部分路段上安装了侵权LED路灯共计73盏。
同时,在快速维权中心对蓝晨公司进行调查中,封存蓝晨公司生产命名为"拂晓系列LED路灯"LC-1001产品1套。据堪查笔录记载,被控产品由2010年开始设计,2011年下半年投产,共生产300套,已销售270套,库存30套,后因调解未果,快速维权中心于2013年1月7日调解终结。后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经法院判决,鸿宝公司终于取得专利的合法权益,维权胜诉。
针对上述解说,这次的侵权行为,经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针对上述两项侵权,判决被告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库存侵权产品。两项侵权共赔偿鸿宝公司损失为224100元。
对此,中山市鸿宝电业有限公司表示一直以来重视产品研发,先后和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以此来提升鸿宝的产品科技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侵害合法权益问题表示依然会坚持不懈为维护的自有知识产权而努力。同时,也呼吁中国LED照明行业的所有同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共同抵制和打击侵权行为,这才是对自己、对他人、对行业负责任的品牌的态度。
五、盗灯案
广州农村被盗路灯1108套
广州市农村路灯工程安装路灯道路总长约4388公里,惠及30个街镇、约200多万群众。但农村路灯安装完成后,共发生1108套灯具、2216块蓄电池、11公里电缆被盗,为此,广州市建委要求各区市提高防盗工作的技术,并建立路灯防盗破坏联动机制,适时开展防偷盗路灯专项行动。
广州农村路灯工程分两期实施,**期工程于2011年底建成亮灯,第二期工程也于2012年底建成亮灯,并在今年竣工验收,安装路灯道路总长约4388公里,惠及30个街镇、约200多万群众。今年5.15特大暴雨中,从化市北部良口镇仙溪村等10条村庄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灾,电力中断,阻碍了救援工作,正是刚刚建设成的太阳能路灯帮助援队伍及时进入受灾村庄,避免灾害损失扩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万庆良在抢险救灾现场高度肯定了乡镇路灯建设工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路灯安装完成后,路灯部件,特别是太阳能蓄电池频繁被盗。据统计,乡镇路灯工程涉及的四区(县级市)乡镇路灯共发生1108套灯具、2216块蓄电池,及11公里电缆被盗。其中从化市约870套灯具、1740块蓄电池被盗,约占被盗总数的80%,太平镇秋枫村还因电池被盗路灯不亮而上了曝光台。
昨日,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赶赴太平镇秋枫村,现场要求施工单位按从化市的加固防盗方案重新安装路灯部件,在8月31日内完工亮灯。并要求各区(县级市)因地制宜采取电池防盗措施,建立路灯防盗破坏联动机制,适进开展防偷盗路灯专项行动。
六、骗补案
广东骗补案件频发LED补贴审批门槛渐高
东莞市2013年广东省两类LED照明示范工程补贴申请已经开始,申请成功的LED项目将获得灯具总额20%或30%的资金补贴。
自从8月8日,东莞科技局的网站上挂出了一份《关于受理省LED绿色照明示范城市项目和省LED照明示范工程项目补贴申请的通知》后,东莞市半导体照明推广应用中心的工作人员朱一川每天都会接到十几通咨询电话。
由于LED补贴较高,近来企业骗补案件频发。这几年审批门槛在逐渐提高,“毕竟LED是新兴产业,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要求也愈发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