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板等家居建材行业,随着其高速的发展状态,家居卖场与厂商的矛盾也逐渐加深。由于厂商和卖场所占的立场不同,在现今家居行业生存环境更加严峻的情势下,家居厂商和“地主”家居卖场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地板厂商趋于弱势地位
“过去十年,工厂只要生产,就不愁销路。”华南某地板品牌销售经理唐先生表示,发展势头好的时候,工厂放弃了渠道建设,等到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才发现失去终端渠道控制权的严重性。
“目前,家居行业的主流渠道仍然是大卖场,很少有企业单独做独立店的,基本上都是进卖场。”唐先生说。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卖场作为家居的主流渠道,地位尤为重要。比如,某个经销商拿了某地板品牌在广州的代理权,假如不进入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大卖场,则很难把产品推销出去。因此,必须依托于卖场的渠道模式,使得家居厂商受制于“地主”卖场。特别是一些全国性的家居流通连锁巨头,其话语权更大。
“一般而言,工厂都会设法搞好与卖场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全国性的大卖场。”某实木地板经销商马小姐表示,在市场繁荣的时候,工厂和卖场还能做到和气生财。
在经销商与卖场发生冲突时,一般而言,地板厂商会为了顾全大局,而“委屈经销商”。据一家地板企业的华南区经销商谢先生介绍,之前他曾与国内某**卖场因关店撤场,发生经济纠纷,在之后的官司中,谢先生所代理的地板厂商,拒绝为其提供代理关系证明书。
“除了这个店,工厂在该卖场的其他地区还有门店。”谢先生表示,在他和该卖场打官司的时候,卖场给工厂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工厂方面既不出面,也不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主要是怕恶化与卖场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其他门店的经销商。
家居卖场成强势
在家居行业,特别是渠道覆盖面比较广的卖场,在厂商和经销商面前,比较有话语权。家居卖场较强势已经成为家居行业公开的秘密。
在资本进入后,一些大的卖场开始急速扩张。卖场扩张,同时会捆绑着厂商、经销商一起扩张。卖场会强制性要求厂商进驻效益较差或者新开张的门店。“假如不去,卖场就会要求你从其他效益好的门店里撤出来。”某业内人士说。
因此,很多新的卖场门店,明知是亏钱,工厂和经销商也不得不咬着牙进驻。
资本进入后,除了要求快速发展,卖场每年的经济指标要求也会不一样,到头来,所有的经济增长指标都摊到了经销商的头上。“**直接的体现就是涨租。”国内一家**家居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每年的租金涨幅基本都快到了20%。卖场租金几乎每年都在涨,比如三年前是50元每平方米每月,3年后就到了100元每平方米每月,“很多企业都会扛不住的。”上述家具企业负责人说。
“行业内有个说法,在一线城市的某些卖场,**后综合算下来,卖场拿走经销商将近40%的利润。”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生意越好的门店,卖场拿走的利润越多,沉重的负担,让很多品牌经销商倍感压力。
据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前几年,家居卖场逼迫厂商站队的情况时有发生,“逼迫厂商在一些具有竞争关系的卖场之间做选择,进驻前卖场与厂商签订排他性协议。”所有的不平等协议的签订,根源均来自卖场具有渠道把控权,掌握着产品通向消费者的**后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