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行业在发展短短数十年当中,准入门槛低、生产周期长、品牌发展慢的步等问题,而在橱柜行业成为频发的重灾区。行业规范与产品制作标准也好,对应当下的橱柜行业来说应该“收敛点”。
产品制作门槛低 引发标准不统一
据了解,全国在册的橱柜厂商有两万多家,其中规模**大的其市场份额也不过5%。正是行业的低门槛,导致了橱柜品牌成熟度低的现状。
“在昆明,投资50万元,再托人办一个木材加工许可证,就可以建橱柜生产厂。”业内人士透露称,作坊式的生产厂家依然是橱柜市场的重要角色。由于小厂家资金投入少,工艺及环保设备缺乏,其产品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更多时候要靠价格切入市场。
王旭算了一笔帐:市场上一樘没有品牌的橱柜,售价**低的大约在700~800元,除掉锁具与五金配件,其门的价格甚至低于木材的成本。
**的解释只能是,其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而偏偏消费者对橱柜的品牌意识不强,在购买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价格所左右,从而让橱柜行业走向品牌与价格的恶性循环。
非标定制限制企业产能
如果说,因为国家标准的缺失导致如今橱柜行业的混乱,那至少稍加规范,还是看得到行业走向正轨的可能。但橱柜生产尺寸的非标准化,确确实实成了阻碍橱柜生产产能的硬伤,无法得到解决。
瓷砖可以一次性生产上万片,地板可以一次性制作成千平方米,但惟独橱柜只能一樘一樘地生产。说白了,套装橱柜在中国依然是非标定制产品,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一樘橱柜的生产周期要在35~40天。
美国**大的套装门生产工厂一年的生产量在130万樘,国内**大的生产厂家的年产量只能达到60万樘,至于国内第二大的生产厂家,其年产量就只能维持在10万樘左右。究其原因,并不是国内的生产技术比国外相差多少,其根源在于国外套装门已经实现标准化定制,而国内依然没有生产标准尺寸。
“不说不同楼盘之间的差异,即使是一套房子之内,其各个房间的门洞尺寸、墙壁厚度都难统一,对橱柜的尺寸要求自然不一样,所以每樘门都需要量身定做。”TATA橱柜总经理杜平解释到,虽说定制橱柜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只有经营者才明白其背后的无奈。
此外,橱柜行业的非标定制也严重阻碍了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发展。杜平介绍说,由于套装橱柜的制作必须由制作方上门测量,因此其在线上的销售就必须依靠线下实体店的支持,对于那些网点不多的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几乎无从发展。
橱柜行业渴望被约束
世界上痛苦的事情有很多,像橱柜行业这样主动想被约束却没人愿管的应该算是其一。**关键的是,橱柜即使自我约束,也要被迫走向非标定制。
但好在纠结许久的《橱柜窗国家标准》在经过6年的痛苦挣扎后,终于有望于今年年底实施。
据了解,“新国标”规定的标准化橱柜将有多个特征:采用新型工艺、新材料对橱柜的功能、质量性能指标实现关键性提升;经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备案,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和国际先进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通过对产品、安装以及与之配套的住宅建筑标准进行规范统一,实现设计、制造、安装标准的一体化,以实现橱柜标准化、产业化……
可以看出,“新国标”的规定将会对一团乱麻的橱柜行业起到规范作用,但至于实现橱柜标准化、产业化的规定,似乎光靠橱柜企业依旧无法解决。
“现今条件下,要实现橱柜标准化制作,只能依赖于消费者和装饰公司的配合,如果消费者和装饰公司愿意对墙体进行改造,橱柜确实能够标准化制作。”王旭说道。
但是,在破土砸墙和测量定制中做选择的话,消费者多数应该会选择后者。
所以,“新国标”即将出台,我们也希望建筑行业尽快实现标准化生产,不然橱柜的标准化生产依然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