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欧洲、日本等地曾经历过严重的产能过剩阶段。但上述地区政府很快认识到了该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实施诸如《达维尼翁计划》、钢铁工业紧急计划以及“减量经营”等政策或计划,较好地解决了产能过剩和落后生产能力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日经验,可对中国目前钢铁行业应对产能过剩的困局提供借鉴。
欧洲是近代钢铁工业的发源地。二战后,欧洲各国进入战后恢复重建期(1945年~20世纪60年代初)。为建立煤钢同一市场体,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次年7月该条约开始生效,标志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是欧洲国家钢铁工业的改扩建期。在改扩建初期,欧洲各国纷纷加大对钢铁工业的投资力度,导致钢铁产能快速增加,英、法、德等国粗钢产量纷纷达到峰值。但此时重工业化阶段逐步完成,钢材(3730,-21.00,-0.56%)消费增速减缓,而计划投资的钢厂照常建设,先前投入建设的项目也陆续完工,形成新的产能不断投产,产能过剩风险逐渐增大。
随后,1973年**次石油危机爆发,欧洲钢铁工业迅速陷入产能过剩困境,企业严重亏损,欧洲钢铁工业面临巨大危机,开始进入调整期(7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产能严重过剩,钢铁工业运营维艰,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就业率,欧洲各国政府对钢铁工业进行大规模补贴,钢厂依靠政府的补贴全力保证现有的产能,但政府补贴并没能改变欧洲钢铁工业的困局。
为了解决欧洲钢铁工业的困局,欧共体从削减钢铁产能入手,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如1979年欧共体提出《达维尼翁计划》,要求限制欧共体的钢铁产能;1980年欧共体决定在1980年第四季度~1981年上半年实行钢铁工业紧急计划,强制削减13%~20%的钢铁产量;1981年3月欧共体规定减产计划是国家提供援助的前提条件等。
从欧共体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措施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市场作用,逐步减少或取消对钢铁工业的财政补贴,迫使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行削减产能;二是发挥行政干预作用,严格限制和削减钢铁产能,关闭大量落后、效率低下的产能;三是实施“自愿限制”,对主动降低产能的企业实行资助并安排再就业,以此促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四是实施产量限制措施,通过配额制度,对各成员国钢铁产量和欧共体成员国内大多数品种钢材贸易量的**高限额进行限制;五是调整钢铁产品结构,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如卢森堡借助国家帮助,逐渐淘汰普通钢材生产,转而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种钢等。与欧洲同样曾陷入钢铁产能泥沼的日本,通过另一条道路解决了自己面前的难题。
二战后,日本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产量飞速增长,不仅满足国内钢材需求,而且大量产品出口海外市场。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以后,钢材需求大幅放缓,日本钢铁行业同样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推行“减量经营”政策,削减钢铁行业落后生产能力。通过“减量经营”,采用政府行政指导及各种限制措施来削减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如关停或破产不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淘汰部分产能,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减少部分产能等。二是对“过剩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如推行设备注册制度,严格限制设备增加,限制非注册设备使用等;制定设备准入制度,严格限制不合标的设备进入;严格执行设备淘汰制度,由指定的工业部门共同处理过剩设备;以及为激励过剩设备淘汰进行政府补偿等。三是适时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如1975年日本政府开始限制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积极鼓励电力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通用机械等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大带动了特殊钢、汽车用钢等高端钢材产品的需求增长,进而促进了钢铁行业本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四是以内需消费消化部分过剩产能。如日本政府适时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积极实行了“**低工资制”,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完善了养老保险金制度,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等,使内需成为消化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等。
根据外国以往经验,和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要想更好地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中国需要多点发力。
**,要为产业创造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补贴、行政限制等曾是国外上世纪70~80年代的主要措施,但当前已不合时宜。建议通过立法、行政规章、行业管理等,使行业内各种所有制、各类规模、各类产品企业在公平环境下良性竞争。如制定统一、公平的环保标准,使不合规企业主动寻求合规,使落后产能企业主动产业升级等。
其次,中国要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使企业自主、自愿减产。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经营相对艰难,部分企业严重亏损。建议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在协调企业经营困难与保就业之间矛盾的基础上,使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促使部分生产成本较高的企业自主、自愿减产。
与此同时,中国还需要适时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内需消费消化部分过剩产能,积极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特殊钢、汽车用钢等高端钢材产品的需求增长,进而化解国内可能出现的部分高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