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每月3分利的民间高息贷款,上海沃盾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沃钢部主任吴江明感到非常无奈。“钢贸业资金需求一般都很大,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借"高利贷"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在业内已很常见。”据悉,钢贸行业信贷危机大概始于2011年四季度,目前正规银行授信几乎无望,钢贸商们只得寻求民间融资。回首钢贸行业这两年的历程,只可叹黑暗未过、黎明仍远。
市场初露狰狞
钢贸行业信贷危机大概始于2011年四季度,及至2012年集中爆发,负面影响至今依然严重。若论其源头,福建周宁钢贸老板“跑路”潮可算其一。
周宁钢贸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大范围兴起则在2008年左右。作为一个**贫困县,钢贸行业的兴盛也曾带给周宁人以希望,但其行业集资方式的弊病,包括银行的纵容使其走向破灭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自2011年钢贸信贷危机暴露至今,周宁钢贸商退市返乡、锒铛入狱、“跑路”、破产、甚至自杀等负面传闻不绝于耳。根据“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蓓保守估计,2008-2011年期间,因其拖累导致的银行坏账至少在数百亿元。
庞大的坏账是如何产生的?这不得不和钢贸重复质押、互保融资、挪用贷款联系起来。
所谓重复质押,就是利用同一批货在多家银行质押的行为,用以获取远高出其本身价值的贷款。原本钢贸商主要以仓单质押来向银行融资,而质押信息的不通畅和仓管的漏洞令钢贸行业中出现了大量重复质押甚至是空单质押的情况,而这样显然增大了贷款人携款私逃的可能性,令整个行业潜伏隐患。
所谓互保融资,则是数家钢贸企业联合为贷款提供担保。而这里的弊端就是一旦某家企业出事,联保就成了“连坐”,银行将向所有提供担保的企业追责。更有甚者,以虚假注册的公司名义互保,注册资本千万的公司成本仅为十多万,而能获得的信贷却可高达数百万,这一“潜规则”也曾令部分钢贸商屡试不爽。周宁钢贸商便多是采用联保手段融资,加速了信贷风险的扩散。
至于挪用贷款则更不用说,钢贸商得到巨额贷款之后并非全用于钢贸本身,而是转头去搞副业,房地产、高利贷、股市、期货、股指、黄金……在高收益面前横亘的**是高风险,信贷危机的爆发可说只是早晚的事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在无形之中其实也担任了对危机推波助澜的角色,其在对钢贸商进行信贷资格审核时的疏忽,为了业绩而无视风险的贪大心理使得钢贸商有恃无恐,进而加块了钢贸行业信贷崩塌的速度。
银行收贷钢价跌钢贸业遭遇**黑暗时期
隐患一旦爆发,就如多米诺骨牌般迅速向整个钢贸业蔓延开来。周宁钢贸商的信贷问题暴露后,银行也终于开始意识到风险所在,对钢贸行业进行集中的、大规模的催贷、抽贷和收贷。业内人士称,作为商业银行,资本逐利是本性,在危机发生之际,**想到的是明哲保身,顾全自己的利益,而不会过多考虑钢贸行业会如何。不少钢贸商面对银行的收贷措手不及、无法及时偿债。有分析称,全国钢贸商在这两年间至少倒掉了三分之一以上。
2012年4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调整信贷方向和政策,称“防止部分钢贸企业虚构贸易背景的套(骗)取银行贷款行为发生”,明确了要收紧钢贸信贷的口子,“防火防盗防钢贸”这样的顺口溜一时在坊间流传开来。
钢贸圈丑闻频出,钢价又连连阴跌,此时银行对钢贸商抽贷,无疑加重了钢贸业的负担,令其经营更加困难,**终造成资金链的断裂,生出更多逾期不还的企业,而银行则防备更深,贷款审批也就更加严苛,形成恶性循环。”据了解,更加糟糕的是,银行直接拒绝周宁地区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令其通过信用卡套现还贷的算盘也落了空。
屋漏偏逢连夜雨,基本也在这一时期,全国钢材市场遭遇了接近“崩盘”的历史**差局面。上期螺纹从2011年2月**高5283元/吨节节败退,至2012年9月**低跌至3206元/吨,跌幅近四成。现货市场上,2012年9月螺纹的价格大概在3400元/吨左右,换算下来,每公斤仅为3.4元。“钢价跌回九零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为钢贸商无奈的自嘲。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曾表示,面对这样的价格,任何企业都得亏。一面是亏损的生意,一面是银行信贷的收紧,钢贸行业进入**黑暗的一段时期。
拆东补西暗藏风险
在这样的情势下,再以钢贸名义申请贷款可能性已经很小。吴江明表示,“今年以来,银行基本没有批给钢贸行业贷款了。钢贸已成了银行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钢贸的资金需求巨大,动辄百万千万计,一直以来,其发展就离不开银行的支持,而银行又反过来从中获取利润。现在,银行的抽身使得钢贸行业举步维艰,由于钢厂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钢贸商很难采取信用销售的方式进行采购,基本都需要一次付完全款。也正因如此,在信贷收紧之后,一些中小企业不得已开始利用“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反过来给钢贸“输血”。
吴江明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虽然钢贸的信贷收紧,但在非钢贸以外还是有一些比较容易获得贷款的行业,除了钢贸商钟情的房地产之外,葡萄酒、茶叶、生鲜海产品、农产品(000061,股吧)、煤炭、木材、家具、石料、酒店等领域都曾听闻有钢贸商介入。“哪个行业贷款容易、有钱赚就做哪个。”
据称,钢贸商从这些行业获得贷款,有一部分也会转头挪至钢贸行业,就如同以前用钢贸的贷款投入其他行业一样。
“各个行业的贸易有共通之处,钢贸商倾向于进军更容易获得贷款并且认为更有利可图的行业,虽然有不少确实退出了钢贸圈,但也有一部分未真正离开这个行业,而是逆市而上,铤而走险将从其他行业申请到的贷款转挪至钢贸上来。大家希望通过别的手段使钢贸行业重现生机,不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风险很大,存在资金无法收回的隐患。”
“钱荒”雪上加霜高利贷阻碍发展
尽管钢贸商采取了触类旁通的方式为钢贸“输血”,然而,今年6月曝出的银行“钱荒”却火上浇油,使得银行贷款再收,钢贸商彻底“无米下锅”。
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再度飙涨,隔夜shibor大涨578.40个基点,至13.4440%的历史高点,拉响了银行间市场“钱荒”的警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提出,这次“钱荒”,**将会冲击银行间市场,甚至9月份也会有阶段性问题暴露,然后银行类金融机构短期借款出现违约压力,影响实体经济。
事实上,大概从5月份开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便在迅速收紧,其速度与持续时间皆为近年少有。这对于本就已被基本停贷的钢贸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对那些钢贸商新涉足、授信原本相对充足的行业也造成冲击。
“"钱荒"效应还在发酵,银行贷款态度更为谨慎,几乎"只进不出",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无奈之下只能向民间资本借贷,但这样做利息实在太高,不是长久之计。”吴江明透露,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近期不得已寻求了民间融资,但是月利高达3分,成本负担明显过重了。
月利3分,年利率即为36%,而根据国家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按照**低贷款利率5.6%(6个月以内、含6个月)至**高贷款利率6.55%(5年以上、含5年)计算,四倍利率为22.4%~26.2%,因此3分利已经远超规定,完全可以算作高利贷了。
吴江明称,“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能较轻易得到银行充足的授信,且月利仅为8厘左右,我们现在就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有授信而缺项目、钱花不完的企业放钱给我们,月利控制在2分左右就非常不错了。”
吴江明坦言,“钢贸这行**重要的就是资金要充裕。现在银行方面路已堵死,民间融资成本又太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现在钢材市场本就是淡期,退出这个圈子的钢贸商还是在不断增加之中。”
从信贷危机的爆发,到银行收贷、借其他行业“输血”,再是“钱荒”来袭,被迫向民间融资,钢贸商在逆境之中一直在努力改变目前的境地,但市场的潮涌一直都没有平静下来,他如大浪淘沙般淘去了那些没法坚持下去的钢贸商。现在,这场浪潮仍未过去,钢贸商贷款难的困局未解,甚至随着政策变动,资金出现了更为紧张的趋势。后市,等待他们的,依然将是严峻的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