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近日发布《LED照明产品**新能效规定》,从9月1日开始,出口到欧洲的LED照明产品须符合新的能效标准要求,并在未来3年内分3个阶段逐步提高LED照明产品的能效标准。
业内人士分析,该标准实行后,有出口欧盟业务的相关国内LED企业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而部分中小企业或将陷入经营困境。
德豪润达、三安光电、国星光电、雪莱特、勤上光电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优胜劣汰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行业将变得更加规范,资源向实力强的企业靠拢。
企业成本将提高
据了解,欧盟LED能效新标准分3个阶段逐步实施。其中,2014年第二阶段时的能效指数规定为0.2,是我国目前实施能效标准的2.2倍。在新标准实施后,单个产品欲达标的认证和抽查费用就须增加1万元左右。
广东省半导体光源产业协会副秘书长赵飞认为,对LED出口而言,门槛将变得更高,市场竞争也将变得更为规范有序。具体而言,对LED大公司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其本身的技术标准就比较高;对于部分小厂,特别是以牺牲品质换取价格优势的小厂而言,其出口会受到影响。
有分析指出,要达到欧盟能效新标准,企业的相关出口业务生产成本需提高20%—30%。LED照明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这类规范的推行可能会导致没有技术、产品和市场优势的企业逐步退出。
德豪润达董秘邓飞介绍,就德豪润达而言,去年就已经启动LED国际品牌的经营,向欧美发达国家推出德国“AEG”和美国“惠而浦”品牌的优质LED光源和灯具产品,LED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与当地市场上的飞利浦和欧司朗产品基本相同,因此,欧盟新标准的实行对德豪润达的影响微小。
雪莱特董事、董秘冼树忠分析,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产品是每瓦90—100流明,要满足欧盟的新标准需要提升光效水平,会提高相应企业在芯片和加工工艺上的成本,但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产品需要逐年、逐步提升每瓦流明数。
行业集中度提升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从产业生命周期看,LED面临降价伴随量升的循环过程,供求到达一定临界点后会达到均衡,并保持在一定毛利率水平,酝酿下一次销量攀升。而此间会有不少企业由于在技术、规模、品牌、市场等环节缺乏竞争力而逐步退出市场,市场将逐步集中到大型公司和具有特殊竞争力的细分**企业。
“如今,行业的调整从LED投资热度上得到了印证。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投资热潮后,目前LED投资已经逐步趋于理性。”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产业研究部部长吴鸣鸣认为,“LED标准、检测、认证等问题迫在眉睫,市场急需规范。”
相关数据显示,LED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2年全年产值1920亿元,较2011年增长23%;2013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回暖趋势明显,整体产值同比增长25%,LED器件产量同比增长45.7%。
“此次欧盟即将推行的新标准,一定会对相关出口企业造成影响,但主要是中小企业,而从长远看,将有利于实力强的大型企业,行业集中度提升也是大势所趋。”国星光电副总经理党建忠说。
户外照明**企业勤上光电董事长助理段铸认为,目前LED企业都在塑品牌、拼渠道,成本压力较大,充足的资金是保证LED企业在竞争中能够持续投入的重中之重。“其实很小的企业还好,因为他们的开支比较小,靠订单就能维持。而对于中等规模,即销售额在几千万元到一亿元的企业而言,他们的日子将会比较难过。” 他说。
行业期待旺季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在经历7月和8月的行业阶段性盘整后,LED行业有望在9月迎来国外圣诞旺季的备货潮。
“除了圣诞效应,很多路灯项目、厂商改造等商业照明、家庭装修民用照明的采购也集中在下半年。”邓飞介绍。
南京麦江自动化系统公司总经理严付春介绍,目前,国内LED市场主要是针对工程,包括市政设施和商业照明等,而且,工程需求越来越看重供货商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比如系统集成以及品牌的影响力等,这对于大企业而言是好事。尽管目前行业标准还不完善,行业市场还有些乱,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好的。
严付春说:“上半年公司LED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左右,下半年是行业旺季,估计会更好。同时,公司存货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目前主要以工程渠道销售为主,这种模式的备货较少;另一方面,LED技术变化快,不断有新产品推出,备货也较少。”
“三、四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还会继续提升。”赵飞分析,“LED渠道建设手法跟传统照明的渠道模式相差不大,众多LED企业已经开始进军渠道,传统照明企业也转战LED领域,对市场培育长期利好。LED技术变化快,相对传统照明,经销商普遍备货较少,不会存在明显的库存压力。”
(钟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