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LED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去年部分企业倒闭,被称为“LED之城”的深圳今年年初又废止了LED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同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伏产业遭受重挫,引发了市场对LED产业的担忧。笔者和同事对珠三角、长三角的有关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后认为,当前LED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游产能过剩,总体依然向好。未来需吸取光伏产业教训,改进扶持方式,着力扩大消费市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LED产业发展现状,我们有三个基本判断:上游领域结构性过剩,非全面过剩,下游细分市场仍将强劲增长;与90%左右产品依赖出口的光伏产业相比,LED产业安全很多,其70%以上产品内销;尽管LED产业中也存在政府补贴企业的情况,但整体看,政府补贴主要用于消费端来培育市场,且LED产业中多为中小企业,基本不会出现“企业绑架政府”问题。
当前,我国LED产业已步入整合期,未来还将有更多企业被淘汰,这是行业成熟的必经过程,不影响总体发展。在乐观的同时,三大隐忧同样不容忽视。
**是技术创新能力弱,以芯片为代表的价值链高端产品技术仍主要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比如,我国现存980多台M O CV D机基本都来自进口,中下游关键设备也以进口为主,给产业壮大埋下隐患。
二是缺乏**企业引领。大量中小企业占据中低端市场,大打价格战,产品质量堪忧。我国较大规模的LED企业年营业收入仅几十亿元人民币,与国际巨头年销售额百亿美元规模相差甚远。
三是仍存在对生产企业的直接补贴,政策导向有待规范。目前,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推动政策,但本意是辅助技术创新的补贴,却被某些企业用来扩大产能,造成不公平竞争和产能无序扩张,需要进行政策调整。部分地方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补贴政策造成产能急剧扩大、贸易摩擦严重,就是前车之鉴。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尽管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仍占据产业链高端,但随着一些核心专利到期失效,国内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只要及时完善政策,我国LED产业就有可能实现由追赶到引领的跨越。笔者建议,政策完善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取消生产端补贴,扩大政府采购和示范工程范围和力度,以规模更大、竞争更公平的国内市场来拉动产业发展。目前,广东省在路灯上已大面积采用LED照明,取得明显节能效果。在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领域,也可以广泛使用LE D照明,并可采用消费补贴等方式,打开普通居民用户市场。
未来我国企业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需未雨绸缪,系统梳理各级政府的LED产业政策,修正与W T O规则不符的条款,避免使用“政府鼓励”“政府支持”等既无实质内容又易授人以柄的用词,规范地方政府对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支持。避免出现在光伏“双反”对质中发生的“前方说没有政府支持,后方政府说要大力支持”的尴尬局面。
还需提早制定LED产品认证标准;在政府采购时,设立“**体系”,引导产品质量提升;协调和统筹各地发展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加强产业技术服务中介平台建设,建立企业间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核心和共性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