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精装房加剧家装行业竞争 家居市场回暖或受阻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发布日期:2013-08-23 09:32:43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8月19日,《四川省成品住宅装修工程技术标准》公布后,在家装行业引发巨大争议。

8月19日,《四川省成品住宅装修工程技术标准》公布后,在家装行业引发巨大争议。

面对“成品住宅”这一未来住宅产业发展方向,大量成品住宅的出现又将给家居行业带来怎样影响,下游产业又将如何转型?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政策将给“家居装修市场回暖”带来新的阻力。

商家

没有选择 只有面对

开发商开发成品住宅的硬性规定,家装公司与建材行业受影响首当其冲。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家装市场一部分是整体装修,包括家装、建材及后期软装配饰“一条 龙”;一部分是传统家装,即仅负责硬装环节,甚至不包括建材。有业内人认为,若按照成品房发展趋势,未来的家装与建材两大主体行业势必出现裂变,即实力品 牌走源头与开发商合作,设计工作室或针对高端住宅的装修公司将瓜分其余市场,没有特色的建材产品**被市场淘汰。

据悉,近年来随着精装房趋势的发展,一些本土大型家装集团也逐渐针对市场优化格局,提前对接“成品时代”。川豪装饰企划部负责人郭良勇表示,未来不见得所有的开发商都会做精装,做精装的也不会都有自己的装修部门,因而部分开发商会外包实力装修公司。未来5年内,成都的装修公司如果在综合竞争能力上无法突破,生存环境就会非常恶 劣。想要在“成品时代”分一杯羹,就要提高设计和施工能力,更要有集成家居生成基地,这种对接才是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对接。无独有偶,华达装饰相关负责人也 表示,目前国家在推广精装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装修工程所用的材料品牌不详、质量无法判定、工程质量也不稳定,以及设计品味众口难调等,都难以满足 消费者需求。当然,不能说家装业务越来越窄,只能说要成规模化运作才会更迎合发展规律。

不过,也有家装公司和建材商表示不担心冲击,因为 内地可消费资金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成品房的大量上市意味着挑战全民消费习惯,近期不会形成气候。某地板品牌负责人甚至表示,成品精装已经 提了许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对成都市场业务量影响也不大,未来市场谁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市场不接受,一切等于零。

预测

竞争压力加剧

推荐成品住宅,必然对家居行业带来不小“震动”,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池水”还将被搅得更浑。掌上明珠品牌总监陈顺亚表示,“对家具和软装企业影响不大, 相反会更刺激消费者通过购买更多具有特色的产品来营造个性居室,这必然催生更多有创意的企业,而这也就意味着现有家居企业间的竞争压力更大。”

的确如此,随着未来成品房市场井喷式增长,**家居企业与开发商合作的深度加深、合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市场份额将不断被集中,家居行业洗牌进程也势必加速, 具有持续创新力的企业才会被市场与消费者认可。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除品牌之间竞争压力更甚外,想要与成品房开发商合作的家居企业,也必须承担更多压力。富 森美家居营销经理刘松认为,家居建材企业可以与房企直接合作,在成本管控上省掉了流通环节的一部分成本,但想中标必然也要压低产品价格,利润反而被摊薄 了,因为其中有很多潜在成本,而这些潜在成本中就包括高昂的资金成本。

记者了解到,一般参与成品房的家居建材企业中标后供货给房企,但房企不会收货即付款,多数开发商是在房屋交付给业主之后,房企再付款给家居建材产品的供应商,这种付款方式对家居建材企业考验也非常大,因此垫资也会是企业头上又一道紧箍咒。

记者观察

健康环保就会受欢迎

曾听说过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房子就像是衣服,而家居建材是扣子。”

20年前,很多卖扣子的小店小摊,现在都消失了,但现在人们使用扣子的总量并没有减少,经营扣子的企业也比当年的规模要大得多。

也就是说,以前各家居品牌比的是价格、网点密度,而今后比拼的将是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成品住宅时代,家居建材品牌想要在未来获得更稳 定的大发展,必然都会由集团总部直接与地产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地的代理商也许则负责安装及售后服务,而购买市场上6成以上成品房的消费者,也会从以前 的买材料转为买服务。

当然,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精装是未来趋势,成品房一定时间内不可能一统天下,毛坯房或许还会生存很长的时间但也 许会成某种消费层面的对比,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毕竟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房地产行业、家居建材产业必然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转 型,迎合消费需求就是重中之重,除优质服务外,产品本身安全环保有新意,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