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技术“创意”从研发成功到新产品问世,全国平均转化期为两年,而崂山区一家企业,仅用了10个月即300天时间,就开发出新产品样品,这主要得益于落户于崂山区的全省**区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据悉,建立易于交易的知识产权公共平台以及实现同一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发展,这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典型诉求。在崂山区,容纳LED光电产业、新材料、海洋生物等领域的行业专题数据库已经建成,并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服务,这也成为像杰生电气、海泰新光、LED铝镓光电等一批LED光电产业链企业集聚于崂山区的原因,他们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应用上互通有无,形成了一个集中布局的LED光电产业生态群。
转化期缩短一年多
如果没有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交易平台发布手机用投影LED光源技术模块的信息,还不知道这项技术转变为真正的新产品需要多长时间。不过,现在这一切对于海泰新光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国际**企业——三星电子已经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双方联手实现了该技术的装机应用、样品上市等。从技术到产品,新技术转化的进程整整比全国平均用时缩短14个月。
据悉,落户于崂山区的青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了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在崂山区的聚集,特别是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交易平台,为新技术的应用搭建了交流、转化的便捷平台。今年,随着《崂山区奖励企事业单位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实施办法》的出台,海洋生物、新材料、LED光电产业等领域的行业专题数据库先后建立起来,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使得行业企业抱团发展,从中受益。
LED产业源头突破
今年,留美归国博士、铝镓光电总经理庄德津率领他的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开发出在线氮化铝缓冲层生长技术,这一技术将减少两道氮化镓衬底前期制备工序。“在半导体领域有个说法,工序的减少不仅会节省大量的生产设备固定投资,也大大降低工艺的复杂性,提高产品的优良率。”庄德津表示。
作为LED产业的源头,衬底类型决定着下游产业链的应用范畴能否得到扩展。庄德津博士领衔的团队研发的氮化镓衬底,与目前普遍使用的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相比更具优势。以它为原料加工的LED芯片在居民照明领域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可以和普通照明灯进行市场竞争,而其它类型衬底因为造价过高,根本无法挤入民用市场,只能在工程和商用领域使用。
另外,由庄德津博士团队生产的氮化镓衬底价格只有国外对手的五分之一,产品全部出口海外。为了解决衬底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庄德津计划今年把现有的2台生产设备逐步扩大到12台。
“集中安置”培育产业链式集群
“如果用氮化镓衬底来替代原来的蓝宝石碳化硅衬底,下游企业就多了一种选择,可以在新型氮化镓衬底上做出更多的创新,提升整个LED产业链的水平。”庄德津认为,目前,崂山区已拥有了完善的LED产业链条,并且企业较为集中,可以抱团发展。
事实也是如此,目前仅在株洲路沿线,就分布着杰生电气、铝镓光电、海泰新光等一批LED光电产业企业。像铝镓光电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作为LED光源核心衬底的氮化镓、氮化铝等,杰生电气则专门从事开发、销售医用深紫外LED光源等外延产品。由于这些企业采用的是铝镓光电同质外延的LED光源衬底,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因而获得了大批国外订单。
外延企业的效益攀升进一步促成了铝镓光电对新技术研发投入,同时也带动了LED产业在株洲路一带的进一步集聚,以前政府有意识的集中布局**终形成了产业链式的LED产业企业发展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