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座位”游戏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规则是座位的数量少于抢座位的人数,抢不到座位的人算输。目前LED行业上下游正在进行“抢座位”运动。据了解,目前在产业区,如深圳、中山等地,专业的LED卖场或正在招商,已经在建,或正在酝酿推出。
卖场扎堆进军LED至少表明两点:一是LED产品已经普及;二是LED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商家和卖场开始转移经营重心。
但是,LED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异常混乱、牌子多如牛毛等乱象也让商家、卖场无所适从。所以,虽然市场需求巨大,但商家不敢轻易代理和经营,销售LED的试水心态和现象在商家、卖场中非常普遍,其表现为:LED专业卖场少、卖场和商家店面经营LED的面积小、不作为主推产品、产品陈列简单、LED营销和导购水平欠缺等。
卖场、商家“试水”现象的普遍业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LED的应用和发展:**,展示难上档次,品牌化进程缓慢,这与LED技术型产品的形象严重不匹配。这只要看看LED厂家展厅的豪华、精美与商家门店中LED展示的捉襟见肘就可以对比出来。
其次,销售难以形成规模。这表现在每个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商家和消费者单次采购的量也很小,难以形成批量销售和采购,对厂商资源造成较大浪费。
三,购买LED的消费者或采购商对LED品牌难以形成和建立信任感。
其实,对经营LED的“试水”现象不止是在下游卖场和商家中表现明显,在上游,厂家试水LED的现象也很普遍,其表现在:对LED没有深入研究,包括对核心技术、生产、质量、应用以及营销方式的研究,上马LED项目大多是“从众”心理使然,担心失去未来市场,或者只想在LED市场中分一杯羹。
如何从“试水”进入正常状态,笔者认为,目前正当在LED行业“抢座位”的一个时机。如何“抢座位”呢?个人认为,卖场方面要抓紧上马专业的LED卖场,或拿出一块地方专门经营LED,占据在当地市场LED的至高点,建立在当地市场中LED展销的**地位。商家方面,找到有市场前景的好牌子(其考查内容当然包括性价比、品牌**度或厂家打造品牌的力度以及营销模式)做代理,并建设LED专卖店,从形象、档次和营销水平上入手,将LED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占据较大销售额比例的品类对待;企业方面,则要迅速出手,在行业打造**度(可从LED的某一技术或某一产品入手,减少推广的项目数,利于集中、快速脱颖而出),方式上,应**多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其次,在新的专业卖场中建立企业形象展厅;三,参与更多的专业展会,如广州LED展、深圳节博会等。
“抢座位”是厂商以及卖场立足行业的根本,没有“座位”意味着失去市场,更谈不上在行业中“排座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