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我们能完好无损地活到现在,真是一个奇迹……”上周家居版报道了暑期儿童家居隐患的专题报道后立即引起年轻家长们的热议,有些80后父母甚至套用了现在网络上一句流行语作感慨,由此也引发了一场暑期儿童居家安全的自查行动。记者收集了几位不同年龄家长的“居家安全秘籍”以此扩散给家长借鉴并及时消除隐患。
家长
黄小菊
孩子:1岁
自查隐患:
门柜隐患多 **好加装儿童锁
1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跌跌撞撞学走路的时候,也是用小手探索世界的阶段。家有1岁宝宝的家长黄小菊说,当她坐在地上时,刚好可以和孩子差不多的视线。她发现,低矮家具的锐角和装修时护墙的护角都是容易碰伤孩子头部的“利器”。
抽屉和柜子是低龄幼儿好奇并且急于探索的神秘地带,然而这些地方往往又被家长收纳着各种杂物、刀片、洗洁剂甚至各种内服和外用药品。孩子不仅有误食、误取的危险,而且有被柜门抽屉夹伤手指的隐患。对于低龄孩子家庭来说,收纳好一切对他们有危险的物品的同时,**好加装儿童锁,不能让孩子随意拿取。
插上电源,电视里便会出现美妙的图画和声音,这在孩子看来充满神奇色彩。两孔或三孔的电源插座,如果没有保护装置,一旦孩子将手指伸进去,或拿着金属棒伸进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实很多家长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家中位置较低的插座上都安装了保护盖,但一些临时使用的拖线板却被忽略了保护装置呢?其实,**稳妥的做法是,只要是大人要留孩子一个人在客厅时,**好关闭客厅所有电器的电源。
家长
吴亮
孩子:3岁
自查隐患:
慎用饮水机 小心开水烫手
“我们家真的是血的教训啊,我家的调皮鬼趁大人不注意打开了饮水机的热水阀,滚烫的开水直接淋在了细嫩的小手臂上,马上就大面积烫伤起水泡,痛得娃娃惊叫唤……”饮水机几乎家家都有,但是很少有人觉得它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根本不会认为正好与他一般高,能够方便取水的饮水机会伤害到他们。如果家中一定要使用饮水机,也务必在孩子活动期间关闭电源,停止热水供应。
和很多同龄孩子一样,吴亮的儿子也会经常躲在窗帘后玩躲猫猫,通过对比自查,吴亮在家里的窗帘中发现了百叶窗上的吊绳可能使孩子绕颈并导致窒息隐患。据相关报道显示每年约有500名美国儿童因为绳索窒息死亡,大多是4岁以下的孩子。对孩子而言,危险的绳索包括:窗帘拉绳、落地灯电线、未固定的电话线、电脑接线等。
此外,玩具上超过18厘米的拉线、带子也很危险,尽量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玩。
家长
廖珊
孩子:4岁半
自查隐患:
门窗 窗帘 家具 吊柜
“高重悬”家具 一定固定牢实
当你还在厨房忙着烧**后一道菜时,嘴馋的孩子是否为了摆上桌的美味已经在拉扯桌布?类似的危险还可能发生在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迸发的想象力和执行力:碗橱如果不稳,孩子攀爬时容易砸伤;热水瓶如果放置不当,孩子可能在找水喝时打翻;墙面电视如果固定不牢,可能从墙上砸下来。因此,此类家具**好设法固定牢实。较重的东西应该放在较低的架子或橱柜较低抽屉中,不要将遥控器、糖果或玩具放在家具顶端,以免孩子为了找东西弄翻家具。
当窗口发生的坠楼惨剧一再出现后,廖珊又重新检视自家窗口周围,并且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应对之策:比如移开窗户边放置的家具,以防孩子攀高从窗户跌落;保证窗纱严密,**好有儿童锁定装置。
廖珊认为,有时候任何生活用品都可能有危险,**根本的办法还是慢慢教会孩子安全、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这些东西。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当然家长也需时时警惕,不可将年幼的孩子单独反锁在家里。”成都商报记者 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