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丑闻为何伤不了骗补家电巨头?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13-07-12 17:14:27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6月下旬,国家审计署通报了格力、TCL、美的、格兰仕、长虹等8家**家电企业“骗补”事件。如今,事发已半个多月,依然没有一家企业公开致歉和通报整改结果。虚报数字,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如此轻描淡写不了了之?在贪图蝇头小利与弄虚作假的行为上轻

6月下旬,国家审计署通报了格力、TCL、美的、格兰仕、长虹等8家**家电企业“骗补”事件。如今,事发已半个多月,依然没有一家企业公开致歉和通报整改结果。虚报数字,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如此轻描淡写不了了之?在贪图蝇头小利与弄虚作假的行为上轻重不分,暴露出部分企业的“短视”。

缺失一:企业缺少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

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包括格力、TCL、美的、格兰仕、长虹等在内的8家**家电企业,在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中,通过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超过9000万元。这是有关部门首次通过数据印证这些年媒体一直曝光的骗补乱象确实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涉嫌“骗补”的企业并不认为自己有过错甚至违法。对于审计署公告,多家家电企业公开回应称不是“骗补”,而是“违规”。被指骗取金额**高的格力电器称公司不存在骗补行为,“审计署所通报的格力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7.76万元,主要原因是终端经销商填报数据不规范、不严谨所致”。同样,其他几家企业也不约而同地把责任推到经销商身上。

近日记者致电格力、美的、TCL、长虹等多家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希望了解企业被通报后的整改进展情况,却都吃了“闭门羹”,这些企业对审计署通报的情况一概不接受采访。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是法律要求其必须承担的责任。虚报数字,或者以次充优,套取国家财政补贴,事实上已经违法。

财经评论人士、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称,国外有不少案例表明,一旦企业陷入这种丑闻,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哪怕是骗补一分钱,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原谅的,而且会被以商业诈骗罪名追究法律责任。希望中国企业能够主动履行法律和社会责任,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有长远目光才能走得更远。

缺失二:政策设计有漏洞监管缺位

“一些企业钻空子骗取国家的节能补贴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告诉记者。

早在2010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过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大规模骗取节能补贴的事件,格力等空调品牌几乎全部牵涉其中。不仅节能惠民政策被厂家当做牟利手段,“家电下乡”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运用的骗补手段也触目惊心,包括国美电器等家电连锁企业,也被曝光弄虚作假骗补。

“一家家电连锁企业的副董事长称,如果整个补贴过程没有监管与审计,全靠企业的自觉或者“流着道德的血液”自律,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行业专家陆刃波也感叹:“财政补贴说到底还是纳税人的钱,这些补贴本来是为了让消费者在购买节能产品时享受实惠的,但**终却落到了企业的腰包,令人愤怒。”

之所以骗补显得这么容易,归根结底与补贴政策的流程设计有关。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顾建光教授认为,家电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临时性政策,容易存在环节多、漏洞多、成本高等缺陷,有些漏洞很难弥补或者弥补的成本更高。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讲,不可能用一项政策解决多个问题,长期还是应分别针对废旧家电回收、推广节能家电以及刺激消费制定支持政策。

缺失三:惩戒企业失信的社会诚信体系失灵

“如果在日本、美国发生了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事,企业会面临怎样的处境?”罗清启说,可能会有一连串的事件让企业陷于被动处境之中,如股价暴跌、银行授信额度缩减、商业伙伴解除合约、民众对其信任度降低、产品滞销等,这也是企业害怕出现“丑闻”的主要原因。“希望中国社会诚信体系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让企业望而却步。”

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尽管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全国征信体系的状况而言,离建设诚信社会的整体需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效力有限,应当运用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依法对信用活动行为进行监管和失信惩戒,将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从市场经济的主流中剔除出去,同时激励守信企业单位和个人。

“至少应对上了诚信‘黑名单’的企业设限,以后再有类似的补贴政策或者政府采购,限制其进入候选名单。”一家家电企业的高层称,审计署的通报虽然让这些企业曝光,但仍需其他相关部门加大惩戒力度,“投资者和消费者也可以选择用脚投票,诚信体系建设**需要较真的人。”

“企业应该反省的是,在追求赢利目标之外,如何兼顾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建立和培育起可以让政府和消费者依赖的诚信体系。”张晖明称,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市场体系的日趋成熟,今后企业失信和违法违规的成本将越来越大,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企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再“短视”。(记者魏宗凯、刘敏)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