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来,如皋市各镇(区、街道)、市统筹城乡发展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紧扣中央一号文件主旨,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农业农村暨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造“民富村强乡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统筹城乡步伐进一步加快。
刚入七月,尽管雨水和阳光轮流占据着田间地头,时令依旧赶着趟,按部就班地忙碌着。嫩绿的秧苗在一方方水田里摇曳生姿,成片的玉米挺着青葱的秆子酝酿着饱满的穗儿,西瓜作为这个时节的主角,晾着清幽幽的肚皮凉爽着每一个路人……
在这幅活色生香的田园风景中,一场农业的“现代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皋市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深度挖掘产业潜力、有力整合区域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春天百花绚烂,夏天青翠葱茏,秋天层林尽染,冬天腊梅飘香,这样的如画美景是如城街道大明社区的名片,也是全市花木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全市新增花木面积3.1万亩,完成103.3%,组织花木专题招商会,并成功举办了如皋园艺产业投资推介会、中国·如皋国际园艺产业园项目启动仪式。
在不断拉长产业链的同时,如皋市还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以特色园区提速发展现代农业。“猪粪进沼气池发电、沼渣沼液肥田,走种养循环经济之路。”谈及循环种养模式,新时农场负责人周学良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今年来,如皋市特色农业园区发展呈现出风生水起之势,截至目前,全市申报如皋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5个、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2个、现代农业示范村30个,禾盛、金阳、沿河、城北等重点园区围绕省级标准正快速推进。
今年来,如皋市现代农业发展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培植新型载体。新一轮载体建设的热潮正在皋城大地上涌动。
截至目前,如皋市共有种养大户3094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9家。绿意盎然的稻田里,种粮大户钱德明正在查看水稻的长势,今年登记注册的德明家庭农场如今已是南通市面积**大的家庭农场;在平德家庭农场,农场主周大兴依托市农委蔬菜办的先进技术培育出“牛奶草莓”、“牛奶西瓜”,赢得全国各地客商的青睐;在金阳农业园区,5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正在火热建设中,已建成的500亩标准钢架大棚迎来了西瓜的丰收季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夏收时节,广阔的麦田里,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马达声,马不停蹄地在麦田里来往穿梭,踏浪作业;夏种时节,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在平整的水田里来回穿梭忙碌。记者从市农机局了解到,今年,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23台、大中型秸秆还田机70台、小型秸秆还田机550台、水稻插秧机226台、设施农业机械210台套。
围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积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把农业的潜在生产能力有效释放出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如皋市试点实行的粮食生产全托管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自从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打理,外出打工的儿女不必在农忙季节来回奔波,既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又获得了高于自己种地的收益,一举多得。”高新区(城南街道)新华村的村民冯明忠表示今后仍将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打理。
据了解,目前如皋市共申报粮食全托管项目服务组织共50个,其中面积5000亩以上全程专业化服务组织3个,全部是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500亩以上的全托管服务47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丁旭告诉记者:“全程服务产量平均增幅在10%以上,每亩减少支出120元左右,全年每亩增收可达350元以上。”这种创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既提高了土地产出,又实现了惠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