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自欧盟宣布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之后,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启动了对欧盟葡萄酒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日前,欧盟计划正式向国际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请,将就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与中方展开磋商。尽管有知情人士称,特种钢管案件与光伏和葡萄酒争端无关,但依旧有不少观点认为,战火已蔓延至钢铁行业,中欧贸易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表示,与规模高达1300亿元人民币的光伏贸易额相比,中欧在葡萄酒、钢铁等领域的贸易额都是“小数字”,因此后期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摩擦都属于光伏争端的一部分。基于中欧深厚的合作基础,目前来看,爆发全面贸易战的概率很小。外界期待双方能在仅有两个月的“黄金期”内就光伏双反案达成和解,这是可行的,也是**双赢的解决途径。
近一个多月来,中欧贸易争端“狼烟”四起。5月22日,中欧围绕光伏双反案的首轮价格承诺谈判破裂。两天后,欧盟成员国就此案进行的初步投票结果显示,有包括德国、英国在内的18个成员国反对对华征收反倾销税,5个国家弃权,仅有4个国家表示支持,中欧贸易争端出现转机。令人遗憾的是,6月4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宣布,将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两个月后税率将升至47.6%。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至今年12月份,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性关税,一旦征收将持续5年。这一举动引起中方强烈反对。作为回击,中国商务部随即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就在外界猜测中方会否对欧洲豪车加征关税之时,欧盟方面已抢先一步。6月13日,欧盟发布公告称,计划就中国对特种钢管征收高额关税向WTO提出投诉,将寻求推翻中国对西班牙和德国两家公司无缝不锈钢管征收的关税。欧盟此举无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开辟了一块新战场。
中欧钢材贸易摩擦始于2011年9月8日。当天,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进口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次年11月8日,商务部公布了终裁结果,决定于次日起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特种钢管征收9.2%至14.4%的反倾销税,期限5年。目前,我国进口的不锈钢无缝管大多为特种钢管,多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锅炉管等。而欧盟提供的特种钢管由于采取出口退税等补贴措施,且品质较优,相对于国产钢管具有明显优势。尽管目前进口钢管总体占比并不高,但依然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加之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一旦爆发冲突,势必引起国内钢铁行业更加严重的滞销。
此次欧盟抗议我国对不锈钢管征收反倾销税,其实是基于近期贸易摩擦频发的报复行为。梅新育告诉记者,作为中欧贸易较量的一部分,此次欧盟向WTO提起诉讼结局如何值得关注。但更需要关注的是中欧就光伏双反案的进一步磋商,因为这是近期一系列贸易摩擦的导火索。按照流程,光伏双反案终裁结果公布前的半年都将是中欧双方的谈判期,不过征收较低的11.8%税率的前两个月是谈判的“黄金期”。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也呼吁,中欧双方应珍视来之不易的经贸成果,希望双方尽快在解决争端的做法上重新回归理性。
对于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谈判,外界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一方面,中欧双方都非常清楚彼此在经贸领域的重要地位。欧盟是中国**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年双边贸易额高达5460亿美元。贸易战一旦全面爆发,必将导致贸易额的加速下滑,这对双方而言都是打击。特别对于尚未完全摆脱债务危机的欧盟国家而言,贸易额下滑无疑会令本已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尽管欧盟委员会态度强硬,但成员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自光伏贸易争端爆发以来,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欧盟成员国一直发出“言和”声音,反对将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为“贸易战”的做法。就连此前支持对华“双反”的法国,其态度也开始软化。总统奥朗德日前表示希望中欧双方以沟通方式寻求和解,并呼吁召开欧盟领导人临时峰会,就中欧贸易争端统一立场。
“当然,在寻求和解的同时,我们还需"内外兼修",积极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确保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梅新育表示。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深陷衰退泥潭,新兴经济体虽然增速放缓,但依旧是本轮复苏的领跑者。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为扭转贸易劣势,美欧等大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贸易保护不断升级,致使两大阵营间的摩擦加剧。与此同时,大国间也欲强强联手,寻求符合自身核心利益的解决方案。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他建议,在安抚好受冲击企业的同时,我们还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谈判的游戏规则,努力提高谈判技巧;大力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南南合作以弥补贸易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