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店主告诉商报记者,现在的中高档饭店早就普及了聚丙烯硬塑料饭盒,食客打包的时候也习惯了这种更为环保、安全的餐具,这就挤压了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市场。
今年5月1日起,随着一纸“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禁令”的废止,被称作“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在“阔别”市场长达14年后终于“重出江湖”。然而解禁后的一个月内,商报记者发现,这类成本降低的餐具虽从未真正退出市场,但却因为利润低下,并未重新获得青睐。不过,环保专家提醒,“白色污染”解禁可能加重安全隐患,国内的相关监管和回收机制急需建立。
近日,商报记者以少量批发打包饭盒为由,走访了本市铜川路、虹莘路等地的多家酒店用品市场。当商报记者来到数家从事塑料餐盒生意的店家,并询问是否有较为便宜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出售时,多名店主都表示,俗称“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塑料成本极低,适合小型饭店和夜排档使用。
“发泡餐具算下来一个只要几分钱,比这种5毛钱一个的聚丙烯硬塑料饭盒便宜不少,上海很多小饭店和大排档都来我们市场买。”见商报记者购买意向较浓,铜川路上一家酒店用品市场的摊主便带着商报记者,穿过一排排堆积如山的塑料饭盒货架,来到了店后的仓库。
既然已经正式解禁,为何还要遮遮掩掩地藏在如此隐蔽之处呢?面对商报记者的疑惑,店主坦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解禁前就一直有销售,在全市好多市场都是公开的“秘密”。“很多老客户都快10年了,每次都要进几百个,早就对价格、材质一清二楚,根本就不用看货。”
长达14年的禁令突然解除,那自5月起,一次性发泡餐具的销售是否因此大幅增加呢?商报记者从多家经营户获悉,因为利润较低、使用范围小、解禁前早有销售等原因,一个月来一次性发泡餐具的销售并没出现增长。
“做塑料餐具这行,当然是质量越好、越环保的产品价格越贵,利润也越高。”虹莘路一处酒店用品市场的店主就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虽有禁令,但因为一次性发泡餐具一直在暗地销售,其价格和利润水平早已是没有变化的空间,“有开小饭店的老客户来批,我们就跑点量。平时我们都做塑料餐盒,需求量大,利润也高点。”
同时,不少店主也告诉商报记者,现在的中高档饭店早就普及了聚丙烯硬塑料饭盒,食客打包的时候也习惯了这种更为环保、安全的餐具,这就挤压了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市场。“现在也就郊区的小饭店,**多是一些市区的大排档、烧烤摊来这里批一点。像那些大饭店用了发泡餐具,人家食客也不要的。”
说起此次一次性发泡餐具的解禁,不少环保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约用于制作此类餐具的石油等资源,并且这类产品的性价比较高,原料消耗少,垃圾产生量低。
上海市环保产品质监总站站长华元钦就告诉记者,一次性发泡餐具是一种制作门槛较低,原料质量参差不齐的污染性产品。因此,华元钦特别强调,针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配套回收监管体系急需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