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肉丸混着卖,在宜家出售的家居产品产地也是混着标,看来,在宜家,混搭是一种时尚。”2月27日,本报《“瑞典式肉丸”宜家混着卖》一文见报后,又有消费者提出在宜家的家居产品卖场同样存在混搭现象。
“宜家刚开业的时候,不少市民都去那里买东西,以为那里卖的都是进口产品,后来才发现,原来好多东西产地却是中国。”这位消费者说,“既说生产商在瑞典,又说产地是中国,这么混乱的逻辑,让消费者很难放心。”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位于东丽开发区的宜家家居卖场。在一款不锈钢擦菜器的标签上,生产者及地址一栏用中英文双语写着:宜家瑞典有限公司。而进口商/分销商及地址则为“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后面的括号里写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路2038号2楼200室。产地一栏写着:中国。
更甚的是,在同一张标签上还有一段日语,上面有“某某株式会社”的字样。该日文显示为宜家·贾汉株式会社,在日本的船桥市,是宜家在日本的总部。在条形码的背后,写有英文“Made in China”及“Disign and Quality IKEA of Sweden”。消费者认为,这种标注模棱两可,忽而中国、忽而日本、忽而瑞典,令人一头雾水。
“宜家家居到底有多少产品是纯进口的,还有多少产品是国产的,进口的方式是国外生产国外制造,还是国内生产运到国外之后再进口?”消费者很想知道。昨天,记者联系宜家售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将转告市场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截至发稿时,未接到宜家市场部回复。
律师说法
消费者有权要求说明白
击水律师事务所任波律师认为,宜家此举有误导之嫌,消费者有权要求说明白。
“在宜家的相关产品标签中,显示的生产商、产地、分销商情况都不一样。生产商虽然是外国企业,但产地在中国,这些信息是明了的,字面含义大家也都知道,但其反映的信息是什么,哪个信息反映是进口的,确实没有明确指向,也容易和老百姓对进口的理解产生冲突,进而引人误解。”任波说,“在不能确定进口的情况下,标榜进口产品,就是引人误解的宣传。如果产品不是外国生产的而是在中国制造的,就属于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