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纷纷点火
产能严重过剩一直是压制玻璃期价的头号“杀手”。今年以来,玻璃产能继续扩张,产量增长高于年初预期。据统计,4月份全国平板玻璃产量6239万重箱,同比增长5.6%;1—4月份累计产量25177万重箱,同比增长6.0%。截至3月底,全国已有7条平板玻璃生产线点火,总计日熔量增加5200吨。4月份,陕西台玻、包头晶牛、秦皇岛弘耀等玻璃企业仍有生产线点火,后期还有已经建设完毕即将点火的生产线和冷修复产生产线要投入运用。据了解,四川通产华晶玻璃有限公司二期生产线5月下旬已正式投产,年产量为7.5万吨,该厂玻璃年总产量达到12.5万吨;江苏华尔润集团厂家四线近期已复产,主要生产3/3.2mm薄板;河北迁安耀华一线500吨建设完毕,5月底点火;滕州金晶一线600吨已经冷修完毕,预计6月上旬点火;漳州旗滨七线基本建设完毕,准备择机点火。新增产能释放之所以如此密集,主要是因为行业普遍看好今年下半年市场需求。
近期玻璃期市利空因素逐渐占据上风
降雨天气影响下游需求
就在玻璃生产线纷纷点火的同时,5月上旬玻璃主要消费地区华东和华南阴雨绵绵,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降雨天气影响到了玻璃下游需求。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梅雨季节将至,玻璃储存难度加大,近期下游按需采购,拿货谨慎。玻璃生产商出货受到一定影响,交投有所减缓。
炒作城镇化预期落空
对玻璃期价有重大利多影响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一推再推,据说主要原因在于高层对会议将要审议和发布的《城镇化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不太满意,认为与城镇化改革相配套的诸如土地、户籍、社保、医保等一系列综合改革措施力度不够。但草案何时出台不能确定,因为城镇化总体规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短期内玻璃期货借助城镇化政策炒作的预期落空。
房产税试点扩围进入倒计时
房产税试点扩围进入倒计时。国务院近日批转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继此前试点的上海和重庆之后,新一轮试点可能在较大范围内铺开。市场普遍预期试点很可能在下半年扩围。虽然房产税征收已确定“向增量开刀”的思路,但无论如何,征税对房地产行业是抑制而不是扶持。政策层面上多空因素的此消彼长对近期玻璃期价的下跌具有引导作用。
前期低点很难跌破
尽管5月23号公布的5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49.6,跌破50枯荣线,达到了7个月以来的**低水平,给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打压,但6月1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8%,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第八个月居于50%荣枯线以上,显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稳中见升。这两个机构发布的数据似乎有些矛盾,但从统计样本的覆盖范围和权重等方面考虑,官方的PMI应该更具权威性,更能反映全国经济的总体运行趋势。不过从目前的玻璃期货走势来看,下行趋势已经形成,9月合约多头将在1350—1360一线构建**道防线,而前期低点1310很难跌破。只是多头大反攻的时机恐怕要等到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作者单位:华联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