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钢铁业内人士讨论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认清当前钢铁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现状,从化解存量过剩和化解增量过剩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企业也要解放思想,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路线,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钢铁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明显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适度的产能过剩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也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但经验证明,如果产能利用率低于80%,会造成投资的浪费和市场竞争的无序,必然损害行业的发展。
将目前我国钢铁产能情况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目前钢铁产品结构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特点是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所谓阶段性过剩,是指与目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原来的两位数降到目前7%~8%相对应的过剩。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2%,在此带动下,我国粗钢消费量年均增长11.4%。但 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幅度回落,主要用钢行业的增长速度同比明显回落,对钢材的需求增速降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滑,企业效益降低。
今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有望得到一定的缓解,我国合理的粗钢产量预计将在8亿吨左右。如果粗钢产能维持在10亿吨左右,产能利用率有望达到80%,基本处于合理的水平。此外,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初期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多,人均钢产量将大幅提高,而在工业化的后期,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减少,人均钢产量也逐渐回落。我国人均钢产量2012年为0.519吨/人,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所达到的峰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以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均钢铁产量的平均峰值0.7144吨/人、人口13.5亿人计算,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钢产量的峰值应该为9.64亿吨/年。
从以上分析看出,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较的阶段性过剩。
所谓结构性过剩,是从2012年实际钢材产量和市场销售情况来分析。从产量增长来分析:2012年,我国共生产钢材9.51亿吨,其中长材产量为4.4 亿吨,比2011年提高10.22%,长材产量占整个钢材产量的46.64%;板带材产量为4.07亿吨,比2011年只增长3.92%,板带材占钢材总产量的42.8%,比2011年下降了1.54个百分点,其中特厚板产量下降11.78%,厚板产量下降了10.6%,中板产量下降了8.8%。从钢材销售和价格下降幅度来分析:2012年钢材市场中,板带材产品销售困难,价格降幅较大,长材产品销售相对较好,价格下降幅度较小。
此外,我国钢材市场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主要是板卷材,尤其是中厚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板卷轧机共有86套,产能大约在2.2亿吨,而2012年由板卷轧机生产的板材有1.3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59%,板卷产能严重过剩。
从2012年钢材生产销售情况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阶段,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等领域的发展仍然是重点,需要大量的建筑用长材产品。今后到工业化后期或城镇化率达到一定水平时,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成熟,板带材用量将上升,其过剩现象也将相应得到缓解。此外,从品种上看,2012 年,我国汽车用高品质冷轧板的进口量仍占市场需求量的30%左右。
从以上的分析和今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目前钢材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的过剩。
化解产能过剩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在当前阶段,化解我国的钢铁产能过剩,要从国家宏观政策和企业自身结构调整两方面入手。
从国家宏观政策方面讲:化解目前钢铁产能过剩,要处理两个问题:一是化解存量过剩,二是化解增量过剩。
化解存量产能过剩,就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四个一批”:即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转移一批;优化组织机构,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严格环保安全能耗准入标准,淘汰一批。在“四个一批”中,**个“一批”,实际上是通过发展国民经济,创造市场需求,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解决一部分过剩产能;第二个“一批”是进一步开发国际市场,通过扩大钢材直接出口和钢铁产品的间接出口,甚至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在国外建设钢铁厂,向外转移一部分产能;第三个“一批”是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能结构,减少重复建设,消化一部分产能;第四个“一批”是严格环保质量等法规,对资源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的企业,通过严格市场准入,把其挤出市场。
目前化解存量产能过剩,见效**快的是淘汰落后产能。据统计,2012年我国有6000多万吨钢是大约300家100万吨规模以下企业生产的,也就是说这300多家企业的产量平均每家只有20万吨,除个别是特钢企业外,大部分是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低、能源消耗高的小型企业,如果能将其关停掉,会减少一大部分产能。
化解增量产能过剩,主要是对于新增产能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严格把关,严格审批控制增量,并且对于目前在建的一些环保指标不达标或借搬迁淘汰落后之名,实则扩大规模的项目要坚决停建,化解目前钢铁产能继续扩大的矛盾。
从企业生产微观角度来讲,企业要真正从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入手,真正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自觉行动。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原来两位数的高增长转到7%~8%的中低速度,钢产量高速增长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企业靠规模、靠扩张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今后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路子,真正变数量型为质量型,变扩张型为效益型。
特大型钢铁企业,尤其是中央和省市重点骨干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强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完善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并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小型钢铁企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产品、提高质量上,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体系,不追求数量规模,做精做强产品,在细分市场中提高效益,求得发展。
总之,今后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有效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政府从严格执法和完善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引导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产品质量、环保指标不合格的企业;钢铁生产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市场的优胜劣汰。只有这样,我国钢铁工业才能走向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