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工业机器人将迎来爆发期 工艺水平有待提高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3-05-08 11:05:11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种迹象表明工业自动化时代已经到来,工业机器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政策红利、工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等机遇叠加,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种迹象表明工业自动化时代已经到来,工业机器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政策红利、工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等机遇叠加,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产业化进程发展缓慢。

工业机器人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可用于安装、制造、检测、物流等生产环节,并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气电子、化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军工、烟草、金融、医药、冶金及印刷出版等众多行业,应用领域广泛。

产业具备加速发展条件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分布、技术、应用是产业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总体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处于起步期,整体规模较小;受产业发展阶段影响,**企业多分布在研发集中的东北地区;技术投入虽逐年增长,但核心技术尚未产业化;人力替代需求旺盛,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国际工业机器人协会统计资料显示,2008~201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平均每年安装量约15000台,2012年新安装量24800台。工业机器人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基本实现了从试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长三角等地,珠三角作为中国本土制造业的源头之一,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生长土壤。

东北是国内老工业基地,是**早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地区。主要企业如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哈尔滨博时自动化设备、海尔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公司等。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企业集中地,也是重要的机器人自动化公司集聚地。除了汇聚上海的国际巨头ABB、FANUC(发那科)、YASKAWA(安川电机),德国的KU鄄KA(库卡)公司外,本土企业涌现出了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上海广茂达伙伴机器人、安徽江淮自动化设备公司、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

珠三角产业经近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装配加工工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生长土壤。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掀起一股使用机器人的热潮,据统计,珠三角地区的年增长速度已经达到30%~60%,尤其是在装配、点胶、搬用、焊接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华为、中兴、比亚迪、广州光宝等企业已将工业机器人引入生产车间。

技术及应用水平存在差距

中国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

但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可靠性、精确度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用领域较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仍有差距;自主创新不足,诸多技术方面停留在仿制层面,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在加工工艺方面,国内厂商的热处理技术较弱,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精度。

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货周期长、成本高,而且质量、可靠性都不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产业进入重要发展期

目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处于内外部机遇叠加的重要发展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装备产业发展、人口增长趋势有利于释放市场容量、商业模式创新活跃。同时,工业机器人产业经过初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正逐步接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临界点。

工业机器人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高端装备,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对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制造业人力成本上升,从而使我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减弱,制造业人力替代需求将造就巨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工业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密不可分。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具备了基础技术条件,足以支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形成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改变原有的产业形态。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积累的商业模式创新经验,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良好经验。机器人的应用,是从特种作业领域,逐渐向工业装备领域进行大规模市场拓展的,目前在众多领域已呈爆发式增长。

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面临巨大挑战。产业发展缺乏战略层面规划,难以适应现阶段产业化加速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零部件仍难以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国外企业垄断全球市场的格局下,传统模仿跟随的发展路径与加速做大总量的现实需求不匹配。

产业发展政策与产业发展阶段不协调。众多**重大项目涉及机器人领域,各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投资机器人产业。但目前工业机器人还没有建立起产业体系,管理缺失,导致产业规划、政策研究、标准体系建设等行业重点工作存在缺位。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尚未形成产业化实力。技术实力不足制约了规模的发展,而规模较小也反过来制约了技术的产业化,许多技术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制约了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制约了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和国际竞争力。

从市场角度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产品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甚至呈现垄断格局。在国外企业的先发优势下,我国企业走传统的模仿跟踪发展路线,依靠传统的价格优势参与竞争十分困难。国外高端工业机器人本身拥有了一个规模化、产量化的优势,在保持产品成熟化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降价,这对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带来的挑战非常大。而国内产业化投资力度不够,研究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难以形成真正的产业竞争力。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在产业现实基础与条件下,政府、企业应合力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政府层面,应加快产业体系建设,规范产业发展秩序;行业内部要加快内力建设,创新商业模式,选准市场关键突破口,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带动产业化发展;产业发展途径上,应充分借助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以推动要素的整合和聚合,并建设若干重点园区。目前,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是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快产业体系建设,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工业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性、前沿性的新兴产业,对于构筑现代工业体系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十二五”规划中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从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构筑适应中国工业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要求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产业管理的适应性和指导性,是高效推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认真制定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关键技术市场化发展策略,整合多方力量促进行业产学研互动发展,加大对产业化发展的投资力度。

二是创新商业模式,选准市场关键突破口。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技术路线尚未确定,但商业模式是产业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工业机器人可选择市场重点突破方向,比如廉价实用工业操作技能,建立适合的商业模式扩展市场空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推进两到三种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开发,实现规模应用和总体技术突破,形成能与国际品牌进行局部竞争的能力,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充分借助外部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国际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完善出口信贷保险政策,促进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出口。

建立国家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集中财力和政策资源,**大限度地集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与关联产业配套,以形成机器人产业高地

发表评论

  • 24小时热点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