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用新型纤维水泥板和钢构就能在半年时间内搭建出抗8级地震的高楼。
本报讯 (记者 杨永芹)“我们留给子孙的是财富还是垃圾?如果不想再透支未来,那么就从建筑开始,从建钢构住宅为切入点。”近日,在渝举行的2013年钢结构行业年会上,专家呼吁大力推广钢构住宅产业化。
我国每年建筑垃圾高达4亿吨,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构成巨大威胁。
如何减少建筑垃圾?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认为,钢结构是对城市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之一。
马克俭表示,钢构住宅产业化,简单地说,就是以钢铁结构构件为承重骨架、以轻型建筑墙体材料为围护结构。
换句话说,未来盖楼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钢材,这些材料八成以上是在工厂设计好的。建楼时,只需把钢架用螺丝嵌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一栋30多层高的楼房,从开挖地基到建成,不用半年就可完成。同时,建筑材料70%可回收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2/3以上。
不仅如此,建造过程也实现低碳、绿色:施工占地、噪音、现场用水、用电均减少一半以上,施工工期可缩短30%-50%。同时,由于钢强度高、自重轻,具有抗震性能好的特点。特别是与传统住宅相比,可增大建筑空间使用面积4%-8%。
浙江省钢结构协会会长方鸿强,对钢构住宅的工业化建造过程总结了六大好处:一是工地的事情工厂做,二是室外的事情室内做,三是高空的事情地面做,四是危险复杂的事情机器做,五是施工模拟和现场放样的事情计算机做,六是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事情不做。
比如外墙装修,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钢构住宅产业化通常采用钢构玻璃幕墙的方式,在工厂就可完成。工地上,工人只需安装就可以。拆楼时也很简单,不需爆破,工人只需把螺丝卸下来就行了。
据介绍,在日本、美国、法国,钢结构住宅已占到全部住宅的40%,中国不到2%。目前中国钢构住宅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性难题制约了其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一次性投入较高,较普通房屋造价高出15%,房屋维护结构、楼板连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从开发商看,对采用低碳节能等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据介绍,2011年,国家首次把绿色建筑写进“十二五”规划,鼓励钢结构用于保障房建设,中国钢结构行业迎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