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墙外保温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前只有7套,其中5套是2007年以前出台的,但近几年新发布的地方标准却有其数倍之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王新民日前表示,“我国外墙外保温行业的各级标准凌乱繁杂,术语、概念、检测方法均不统一,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他建议,厘清相关标准,编制一套自上而下的标准体系,把现有标准和在编标准有机纳入其中,以规范外墙外保温的设计、生产、施工、检测、监管等各个环节。
大火烧回“战国时代”
国人有关外墙外保温标准的记忆是惨痛的。央视大火、上海教师公寓大火、沈阳万鑫酒店大火催生了与外墙外保温有关的3个文件,也把行业的窘境拉入了公众的视野。
公安部46号文限制了可燃保温材料的使用,提出了一些防护的具体要求;随后公安部消防局出台的65号文更加严厉,规定外墙外保温必须使用A级材料,而去年底公安部出台的350号文,其主要意思是废止65号文,按原来的标准执行。王新民反问道:“原来的标准是哪些标准?人们有没有搞清楚?”
“与保温材料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7套,其中5套是2007年以前出台的,只有《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和《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是近几年发布的。”王新民说。
他坦言,在正在编制的8套国家或行业标准中,只有两套涉及EPS(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和XPS(挤塑聚苯乙烯)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的国家标准。从这些标准下达编制任务的时间可以看出,大多数都是很久以前下达的,标准的制定明显已跟不上形势的变化。
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大量涌现。“各地方发布了大量地方标准,仅在住建部备案的地方标准,2010年~2012年就有47套,今年**季度已经发布了11套,涉及16个省、市和自治区,呈加速增长态势。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企业标准。”王新民说。
“群雄逐鹿”乱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的标准按照适用范围,通常被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个层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外墙外保温行业标准处于不同级别标准混杂的状态,标准之间缺少依附关系和内在联系,标准的各执一词带来的是沟通的障碍和监管的难题,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很多。
“以保温砂浆为例,国内与保温砂浆相关的标准有很多,有国家标准《建筑保温砂浆(GB20473-2006)》、《膨用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GB26000-2010)》和行业标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JGT283-2010)》,还有大量地方标准。但对性能的要求,即使是同规格的砂浆,不同标准对性能要求的差异也是很大的。”王新民解释。
在外保温材料的检测方法上,不同标准的要求也不同。“关于外保温系统吸水率的试验方法,有的标准规定需浸水1小时,有的则为24小时,有的规定先对试件进行干燥处理。试验结果虽然是相同的指标,但在数值上会出现明显差异,没有办法评估哪种材料更好。”王新民举例说。
建立“大一统”的体系
王新民呼吁,厘清现状,构建一套外墙外保温标准体系是当务之急,这既能打破“割据”局面,又能填补标准在专业化方面的空白。
外保温材料众多,但缺少专业的标准。以外保温**常用的EPS板为例,现在使用的《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是塑料行业的标准。当把EPS用作外保温材料时,一些指标是无法通过上述标准检测出来的,如垂直板面的抗拉强度,这项指标对于薄抹灰外保温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王新民认为:“即便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标准,也同样面临棘手的问题。现在的外保温系统都是在工地上完成的,而出具的检验报告实际上都来源于实验室。(它)不是工厂的产物,也不来自于施工现场,怎么能准确呢?”
基于这种现实,王新民构架出了一套更为科学的外保温标准体系,把国家标准、产业标准、地方标准乃至企业标准都合理地排序其中。依他的说法,这套体系分为4个层次,即总标准、构造做法、组成材料、基础标准。编制精神就是摒弃以往各标准中过于粗放、笼统和不协调的成分,代之以分门别类、面面俱到的考量,然后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反复审视,再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目前,仅无机材料就有几百种,所以不仅应针对每一种材料给出规范,还应该明确该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因不同构造方法而产生的不同性能标准。”王新民解释。
健全“草根”
当前,外墙外保温行业标准混乱、监管缺失的现状,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由此,一些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自发推出“草根标准”。在自律的背景下,外保温市场会更加规范,市场消费环境将得到优化和监督。“制定企业标准时,想用国家和行业标准把每一个产品全覆盖住是不现实的。即便是全覆盖住了,还会不断有新产品、新技术出现。编写时应该选用国家已有的方法,以便于检验。”王新民表示。
他认为,如果只适用于一个地区或者几个地区,可以制定地方标准。但若是针对多个地区编制标准,则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避免重复和交叉。在编制时,适当吸取一些非本地区专家参与工作,便于不同标准间的沟通和协调。
然而,外墙外保温行业进入门槛低,相关产品的生产、施工企业良莠不齐,系统在产品构成、施工做法等诸多环节都存在变数。在目前我国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市场采信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府直接管理,难以保证产品合规及其工程应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新民认为,应将在国外已流行多年的外保温体系认证纳入标准体系中。“如果让认证机构参与进来,监管面一下就宽广多了。”他介绍说, “外保温体系认证是实验室检验、工厂生产、工程施工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认证强调了系统的固定搭配,符合通常所说的人、机、料、法、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这五个方面实现对外墙外保温的综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