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大”“超重”见长的极限加工制造能力已臻世界之**,但以“超精”“超微”“特种加工”见长的极限加工能力还比较薄弱
编者按:在过去的2012年,我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困难增加,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快速回落,行业转入中低速增长期。展望2013年,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怎样?如何应对在发展中出现的变化,才更有利于转“危”为“机”?
“2012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急剧加大,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延续2011年的下行趋势继续快速回落,行业已由‘十五’‘十一五’期间持续近10年的高速增长期转入中低速增长期。”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
他说,根据2012年前10个月的统计来看,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继续下行,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实现利润、出口创汇、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等6大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下滑态势。与此同时,行业形势分化加大、经济运行困难加大。
但他强调,虽然经营环境仍比较严峻,但对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倒逼压力不会减弱,因此可以说,此次增速下调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从速度转向质量背景下的调整。
内外矛盾重叠交集
2012 年前三季度,机械工业同比增长8.6%,低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9.9%),机械工业在12个工业行业中按增加值的增速排位已降至第10。特别是,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91%,增速为近10年(2009年除外)来**低,比2011年增速又下降了13个百分点。
这期间,令人不安的是,机械行业2012年的利润增幅出现多年来少见的大大低于同期产销增幅的情况,同时机械工业出口创汇与2011年同期增幅相比,下滑了十几个百分点。尤其是2012年下半年出口形势急剧下滑,7、8、9三个月当月同比增幅已分别降至4.69%、2.47%和7.51%,增速已滑落至 10%以下,为若干年来所少见。
蔡惟慈坦言,当前除技术尚未过关、至今仍然没有能实现国产化的少数高端装备外,几乎所有机械产品都面临严重的供过于求、恶性竞争的煎熬。
基于以上种种,蔡惟慈认为,当前机械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内外矛盾重叠交集,挑战非常严峻。
中速增长或成常态
但蔡惟慈同时表示,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目前已基本见底,今后继续明显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从数据分析,无论是从总产值、利润,还是从出口方面的表现来看,行业经济运行中已出现若干积极信号,行业逐月缓步上扬,并且行业产销率总体呈小幅上升之势。
从政策层面上看,蔡惟慈表示,有关部门连续集中审批25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10项污水处理厂工程、13个公路工程项目、7项涉及港口码头和航道的项目。种种迹象表明,有关部门已经由此前的“观察”转向实质性推动实体经济“稳增长”。
因此,蔡惟慈乐观估计,2012年机械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比上年明显回落,但全年仍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而2013年机械工业发展形势会承接上年下滑压力,形势依然偏紧。
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初中期以需求高速增长所支撑的经济高速增长,在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必然随着需求增长的趋缓而趋缓。
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增长质量要求将倒逼机械工业加快创新驱动;虽然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而且目前尚未见到重大技术突破所带来的超常增长机遇,但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终将逐渐成为实现今后持续增长的新支撑点。
因此,今后机械工业将难以实现超高速增长,但仍可保持适度增长。蔡惟慈认为,短时间全行业仍需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四大病因影响发展
蔡惟慈也在反思,为什么前些年机械工业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持续高速增长,但进入“十二五”以来却陷入被动局面?除了前面所述诸多客观困难外,行业自身发展方式还存在哪些问题?
他表示,从现象上看,近10年来,行业进步确实很快,面貌确实发生了极大变化,但全行业过度看重“硬”件和“硬”能力,而没有同时加强“软”件和“软”能力。行业“虚壮”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产能扩张失控,产能严重过剩,恶性竞争不断,产品价格下行。各地用于产能扩张的投资仍在高速增长。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严重削弱了行业的赢利能力,而且扭曲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二是过度依赖投资驱动,忽视创新驱动,“心智”发育不够。研发条件改善程度不够,创新能力提升慢,因而产品水平、质量未能同步提高。这使得我国机械工业以 “超大”“超重”见长的极限加工制造能力已臻世界之**,但以“超精”“超微”“特种加工”见长的极限加工能力还比较薄弱,甚至存在明显差距。
三是轻视“软能力”,“阅历”和“积淀”不够。依靠进口关键部件,主机产品进步较快,不少已在产量和单机等级上雄踞世界前列,但以高可靠性、高精密、品牌信誉等为主要特征的高端零部件发展严重滞后。在研发、设计、试验、数字制造技术、管理、知识产权、营销(尤其是国际市场营销)、品牌、人员素质等非物质要素(所谓“软”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
四是“遗传”的落后观念影响尚深。受计划经济思想影响,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习惯于被动地等用户按本企业已有产品的型谱系列下订单,很不适应针对用户的**终要求去策划和提供个性化的“完整解决方案”。(陆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