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是我国人造板重要的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各类板材加工企业达2850余家,其中板材深加工企业150家,板材旋切厂400家,细木工板加工厂2300余家,拥有胶合板生产线300余条,高档贴面板生产线3条,年加工原木600万立方米,加工成品板材200万立方米
邳州板材产业起步于90年代初,2002年进入高峰期。2012年来,市委、市政府为鼓励板材产业发展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大软硬件环境建设,积极为原木引进、板材外出等大开绿灯和方便之门。特别是对板材产业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各部门开通一路绿灯,全力支持。有效推动了板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拥有从事板材加工及相关配套企业近3000家,其中,板材深加工企业426家,规模以上企业307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37家 ;全市拥有板材深加工生产线1360余条,年加工各类胶合板能力达到800万立方米;全行业就业人数达到30余万人,是全国四大胶合板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的20哥产业群之一,2007年被国家质量和技术监督总局授予”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建立了”国家人造板检测检验中心“。2008年又被江苏省授予”出口胶合板产业群监管示范区“。
一、邳州市板材工业的现状
邳州市是我国人造板工业重要的生产基地,目前邳州市各类板材加工企业达2850余家,其中板材深加工企业150家,板材旋切厂400家,细木工板加工厂2300余家,拥有胶合板生产线300余条,高档贴面板生产线3条,年加工原木600万立方米,加工成品板材200万立方米,取得进出口自主经营权12家。2001年全市板材加工业完成产值55亿元,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利润1.5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8.5%、51%、46%、43%,完成出口交货值3.5亿元,从事板材加工业的人员约4万人左右,主产品:胶合板、高档贴面板、覆膜板、阻燃板、防水模板、柳桉板等20多个品种,内销全国各省市,外销韩国、日本、西亚、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约占全中总产量的15%,是江苏省**大的板材加工基地,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山东临沂、浙江嘉善、河北邢台、江苏邳州),比较大的企业有福华木业、天德木业、夹河木业、富祥木业、秀华木业、鹏程木业、天福木业、中原木业、宏达木业、华瑞木业、徐腾木业。**大企业年生产能力为8万立方米。
邳州板材产业群已经具备在较高层次和较大优势上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和分工的能力,产业层次较高。一是产业的迅速膨胀和急剧扩张,使产业规模的外部效应和内部效应迅速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二是生产的集中度较高,**企业的带头作用突出。盛和木业、天德木业、富祥木业、江山木业等30多家**骨干企业,固定资产均在2000万以上,年销售收入均在一亿到四亿元。出口量占全市的60%左右。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始终走在国内行业**前列。2007年,在原有基础上争创两个中国名牌产品(国家**产品、**),10个江苏省名牌产品(**商标),20个徐州市名牌产品(**商标)。三是产品系列化、终端化,产业链不断拉长加粗,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产品从**初的胶合板、木业板,逐步发展到多层板、防水模板、装饰贴面板、异型板、科技木、中高密度板、UV板、木地板、集装箱板、成套家具等等,产品系列化,市场全覆盖。四是产品质量整体水平高,产业科技进步能力始终**全国。”以优致胜是邳州板材产业**全国、走向世界的真正法宝。规模企业全部建立了质量管理、检测检验和执行标准三大技术体系,对产品生产实行全过程过程监控,实施规范化生产,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技术条件。有5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ISO1O96:1999,23家企业通过了CE认证,29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生产许可证审查组抽查胶合板产品合格率97.9%,180家企业申报申请生产许可证,177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获证率98.3%.盛和木业、天德木业、富祥木业等十几家企业和南林大、北林大、国家人造板标准化委员会、国家人造板检测中心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累计引进先进技术50多项、先进生产设备150多台(套),检测设备4000余台(件),新建实验室174个,提升了产品质量档次和企业品味。
发展优势:
一、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
古称“南北襟喉”,位于苏鲁交壤处,东邻新沂,西毗铜山,南与睢宁、宿迁相望,北与山东台儿庄、苍山、郯城接壤。境内水陆辐辏,山川联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少昊金天墟,秦汉争战场”之称。在全国“四大板材基地”中,只有邳州**为集中。在淮海经济区中,邳州市距南京、蚌埠、合肥、济南、郑州、青岛等大中城市的中心均在300公里左右,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距全国**大的综合市场临沂仅100公里。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优势,苏鲁豫皖四省的文化辐射,造就了邳州对外界独特的吸纳度、开放度和旺盛的人气。
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邳州市社会总人口1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5万人,农村劳动力68.6万人,耕地面积11.27公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市)、人口大县(市)。据劳动部门统计,目前有农村劳动力68.6万人,待转移劳动力19万人。
三、林业资源丰富:
邳州林业资源丰富,林木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72万亩,其中杨树成片林25万亩,银杏成片园28万亩,防护林10万亩,全市已植林网面积180万亩,林木覆盖率30.94%。
四、技术优势
邳州板材业起步于1993年,起源于官湖镇。先是在木材的长途贩运中,后来是粗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通过不断的摸索积累和技术的创新,一点一点发展起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其单家企业的规模在全国不是**大,但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仍处于全国**地位。
五、资源优势
1、从80年代初就形成的原木市场闻名全国,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大的木材集散地,每天来自外地的板材贩运车辆达400多辆,每日成交额500多万元,原材料市场充足;
2、市政府从2000年初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连片种植速成杨木林50万亩,成材周期仅为6-8年,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3、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企业利润空间相对增大;
4、原木、半成品加工达2300余家,为深加工企业提供快速发展的空间。
六、潜在市场优势: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邳州板材业形成了合理的市场布局。
1、以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埃及、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销市场;
2、在上海、北京、天津、宁波、厦门、福州、广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西安等2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的300多个销售网点;
3、在临沂、徐州、连云港、南京、青岛、济南、淮南、淮北等淮海经济区的近100个直销处。构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立体销售网络。
七、产业政策好:
1、实行重点保护。凡板材家具企业,一律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保护企业。
2、扶持企业扩展转型。凡邳州市板材家具企业扩张或新上板材家具项目,在立项审批、土地供给、规费减免、税收奖励等方面,全面享受我市对外招商引资的一切优惠政策。
4、扶持企业创新。在安排国债项目贴息、工业技改贴息、科技三项费用等方面,全面向板材家具企业倾斜、
5、扶持企业上市。对几家重点企业,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引导和协助企业增资扩张,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扶持鼓励企业上市。
6、优惠提供销售场所。对我市板材家具及配套企业入驻市家具一条街,从事板材家具产品销售的,3年内不收工商行政管理费用,营业税实行先征后奖,对其地方留存部分,前三年由市财政每年全额奖励,后三年给予50%奖励。
三、存在问题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原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国家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国内房市低迷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是板材产业也而后全国许多行业一样,收到了较大影响。一是出口订单减少,出口利润下降;二是原料和能源价格先涨后跌造成企业利润下降;三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四是少数小企业受资金和市场因素制约停产或半停产。据2008年底统计,停产或半停产企业约占全市板材企业的30%。
根据调查邳州板材发展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有:管理混乱、高能耗、低附加值 、设备简单、科研能力差 。同时也存在无序竞争、市场占有率不高、质量不佳等。
四、采取对策
面对新的情况,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势,科学冷静对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行业总体形势稳定,中小企业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坚持生产,骨干企业抓住机遇、逆势扩张。
一、深入调查研究,冷静分析形势。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板材企业座谈会,市四套班子成员多次分别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对策。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各行各业普遍滑坡的情况下,邳州板材企业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属不易。这主要得益于邳州板材企业的整体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市场优势和骨干企业大都走上了始终坚持规模扩张、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良好发展道路。但部分小企业出现停产和半停产,也值得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真研究对策,及时出台措施。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扶持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的五项措施:
扶优扶大扶强,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为扶持板材产业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实施“民营企业100强”工程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从提高百强民营企业家政治地位,扶持百强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32条具体实施意见,把优质生产要素、优惠扶持政策、优良政府服务向100强企业集中,引导扶持100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加快扩张裂变步伐,速速做大做强,力争跃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带动全市板材主导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税收部门从产业发展大局出发,既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政策法规,是木材加工企业在税收政策上比以前再优惠点。同时多方争取开发资金、贷款贴息资金、星火计划资金、新产品开发资金等政策扶持。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开发高端产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高附加值发展。市委、市政府已确定目标,今年力争有10家以上骨干板材企业向家具制造业转型。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如福华木业、天德木业、富祥木业等一大批骨干企业纷纷上马木地板、集装箱板、木质别墅板、新型家具等新产品,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调整营销策略,走市场多元化道路。一方面,出口企业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眼光向内”,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如去年在四川绵竹设立板材销售办事处,为灾区援建提供材料。同时对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利用国家关于“走出去”的促进政策,积极到境外投资兴业,合理利用国外资源,提升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
挖潜能降成本,向严抓管理要效。目前,我市板材产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引导企业尽快适应政策变化,进一步降低出口商品的生产、流通费用,尤其是树立节约意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程,全方位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抓各项管理,向管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