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IT企业和传统彩电厂商究竟谁主沉浮?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日期:2013-01-09 11:12:15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彩电IT化是电视机产品更新换代的必然趋势。就产品本身而言,厂商在硬件技术上的差异已经逐渐消失,未来厂商之间的竞争焦点将会集中在内容上。

编者按:

彩电业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增速逐渐放缓,智能电视成为引爆市场的新增长点,并在彩电厂商的大力推动下蓬勃发展。如今,不但微软、谷歌、苹果、联想等IT企业纷纷向智能电视领域延伸,包括乐视网、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也对智能电视虎视眈眈,传统彩电厂商遭遇劲敌。一方面,IT企业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开发上占有优势;另一方面,传统彩电厂商在智能电视发展早期的技术探索和模式尝试,也奠定了其在市场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当前,彩电业走到了十字路口,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彩电厂商面临哪些困难?又当如何布局?IT企业和传统彩电厂商究竟谁主沉浮?本报将就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PC巨头联想向智能电视市场跨出了一大步,引发了业界对IT企业和传统彩电厂商博弈智能电视市场的大讨论。日前,有国外媒体报道称,英特尔将在2013年与惠普、联想、仁宝、广达等企业联合发布智能电视。消息一出,再度引起了业界的各种猜想。记者就此向英特尔中国区、联想集团求证,双方均表示不对该报道进行回应。

据了解,在即将开幕的201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尽管已经连续两年参展,但Google TV仍被视为热门产品,而备受瞩目的Apple TV也极有可能亮相。

这一连串的事实表明,IT企业正在加快侵入智能电视市场的脚步。传统彩电厂商面临挑战。记者在对彩电厂商的采访中了解到,彩电厂商对IT 企业的加入大多持积极态度,并认为这种竞争会加速彩电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彩电厂商对自身在彩电领域的深厚积淀很有把握,并通过自主开发操作系统、丰富智能电视APP应用、与内容提供商展开合作、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等各种方式,推动智能电视的普及和应用体验的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视机不同于 PC、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它们在操作体验、应用环境上均有差别。同时,彩电厂商在品牌、渠道上的优势地位也是IT企业很难撼动的,就目前智能电视的销量情况不难看出,IT厂商短期内还很难与彩电厂商一较高下。再加上类似于Apple TV这样的产品,由于受到内容上的限制,恐怕也很难在国内落地。

但是长远来看,IT企业的实力是不容忽视的,毕竟,彩电IT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像苹果、谷歌、英特尔、联想这样的国际**IT企业,其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能力将为企业快速进入这一市场扫平道路。

因此,面对IT企业的强势加入,以及乐视网、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的不断尝试,传统彩电厂商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在制造、品牌、渠道等优势的基础之上,彩电厂商还要不断提高“软实力”,既要在内容、应用和服务上下足工夫,也要密切关注消费需求,这样才有可能继续保持**优势。

传统彩电厂商

康佳:在硬实力基础上提高软实力

康佳多媒体事业本部副总经理曹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T厂商进入智能电视市场是件好事情,它们会给彩电业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带动传统彩电厂商加快变革的脚步。但就目前来看,IT厂商在智能电视产品上还没有太大的突破。

曹士平说,尽管IT企业能够把IT方面的思路引入彩电业,在软件方面也有更多创新,但彩电厂商也正加快在软件上的布局,并有能力与之抗衡。据介绍,目前康佳在智能电视上已经走在前列。在技术上,康佳推出的双通道、云共享等功能的智能电视**行业;在内容上,康佳与CNTV等内容提供商展开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资源;在商业模式上,康佳也有新的探索,不但新增电视支付功能,还进行一系列内容植入,如将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植入其产品当中。不难看出,传统彩电厂商正在原有“硬实力”的基础上提升“软实力”。

在曹士平看来,彩电业是一个需要积淀的行业,康佳等传统彩电厂商在这一市场有着深厚的积累,供应链、消费群都相当稳固,并具有一定的制造实力,而IT厂商一般是把制造这块业务交给代工企业来做。他说,IT厂商短期内还难有突破。

长虹:整合内容、应用和终端整条生态链

长虹多媒体技术研发中心所长王海兵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来看,IT企业目前推出的智能电视在功能上并没有实现突破,甚至还落后于彩电厂商。他说,IT企业对电视机的消费群体了解不深,在这方面彩电厂商更有发言权,但IT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创新能力都值得彩电厂商学习。

长虹是较早推出智能电视产品的彩电厂商之一。长虹认为,交互方式的改变是智能电视的关键特性,并将研发焦点集中在交互方式和应用体验上。长虹抓住语音操控的特性,推出Ciri语音智能电视,通过语言交流改变了传统的人机互动方式。据了解,在研发轩辕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长虹还致力于丰富APP应用,并和内容提供商展开深度合作。用王海兵的话来说,就是要整合内容、应用和终端整条生态链。

王海兵认为,智能电视是一个跨界产品,因此厂商之间应相互学习,未来,谁能够将IT业和彩电业的发展思路和产品理念结合起来,并融会贯通,谁就有望掌舵智能电视市场。

IT企业

联想:智能体验与PC基因分不开

2012年,联想先于苹果尝鲜,陆续推出两个系列的智能电视产品。联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联想智能电视的产品体验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智能功能单日活跃度达到75%,使用视频点播的用户平均在线时长超过2小时,这代表了智能电视行业的**高水准,且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他认为,优秀的智能体验与联想的PC基因分不开,因为经过在个人电脑领域数十年的积累,联想在个人计算领域已经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业务基础,在用户理解、计算架构和操作系统、应用开发、人机交互、互联通信、资源整合等方面都拥有显著优势。

通过联想智能电视的硬件配置,可以判断其产品的卓越性能。上述联想相关负责人说,联想K系列智能电视是全球**款得到谷歌Android 4.0 CTS认证的产品,它同时采用了高通专门为电视所定制的全球首款双核1.5G智能处理器,而在S系列新品中,联想更与Marvell公司强强联手,采用了 ARMADA1500芯片,这一全新系统级芯片具有性能强、能耗低、性价比高等特点。

目前,联想正将其IT技术优势向TV领域渗透。据介绍,针对电视,联想在Android 4.0的基础上进行了多达数十万行的代码优化,与谷歌一起完善了Android 4.0在高分辨率、大尺寸屏幕上的体验。并且,联想也为智能电视定制了操作更为直观、方便的三明治界面,将VOD、APP和传统电视节目放在并列的三屏 UI中,**大限度地简化了用户操作。同时,联想构建了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开发生态环境,建立起成熟的开发者社区,目前联想乐商店中已经汇聚了1000 多款智能电视应用。另外,在语音、体感、触控等创新的人机交互方面,联想也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

与传统彩电企业相比,联想在互联通信技术、云技术等方面较为**,目前也已经完成了在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领域的“四屏”布局,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跨终端的互联体验。

专家观点

中怡康黑电研究总监彭显东

彩电厂商优势将持续

IT企业在智能电视业务上具有两方面优势:一是体现在软件实力上,二是体现在对新兴消费需求的把握上。当前,不少消费者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这恰恰是IT企业的强项,它们接触的大多数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因此它们推出的智能电视应该更能迎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不过,在未来的彩电市场,传统彩电厂商的优势仍将持续,因为在消费者看来,电视机和智能手机是两种不同的产品,智能手机属于私人终端,而电视机是家庭终端。所以,传统彩电厂商在渠道、品牌上的积淀仍然具有优势,不会减弱。

未来,在智能电视市场,IT企业和传统彩电企业谁将更有优势?这还要看企业如何对消费者进行引导,从而使消费者的需求发生根本性改变。比如消费者如果仍然对传统的电视机遥控器十分依赖,那么传统彩电厂商的优势就仍在。

捷孚凯(GfK中国)分析师崔文英

IT企业短期难言胜

彩电IT化是电视机产品更新换代的必然趋势。就产品本身而言,厂商在硬件技术上的差异已经逐渐消失,未来厂商之间的竞争焦点将会集中在内容上。

国际**的IT企业不断加入智能电视市场,这势必会对传统彩电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但就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这些IT企业推出的智能电视还不太可能影响到彩电厂商在中国市场上的彩电销量。此外,彩电企业也早已意识到内容的重要性,目前不少彩电厂商已经开始就内容进行自主开发,也有的彩电厂商选择跟第三方展开合作。

对于传统彩电厂商来说,庞大的消费者基数、多年的市场经验以及渠道、成本上的优势仍然是其竞争的重要砝码,毕竟,IT企业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在硬件、内容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同时都做到很好。

微观点

@天迈手机:面对当前智能电视热潮,有相关人士提出,智能电视竞争的核心并不是硬件本身,操作系统的兼容才是关键。面对目前的安卓平台、Linux平台、iOS平台、Windows平台,各种平台之间如何实现兼容和可操作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陆刃波:就像苹果颠覆手机产业一样,后来者随时有可能将一个领域重新定义。目前传统家电厂商对智能电视的理解趋于一致,产品同质化和拼价格的问题有待解决,IT企业的加入也许会促进推陈出新,赋予智能电视新的理念。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渠道、用户等因素的不完备,IT企业与传统彩电品牌的竞争将长期存在。

@万玛龙控股——任兴禹:大家在怎样使用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许多家电生产商早已推出具备Wi-Fi无线连接或有线以太网口的电视产品,内置了网页浏览器、Facebook应用、游戏及其他许多功能。在过去几年里,谷歌也多次与LG等大牌厂商合作,试图推广其 Google TV系统,但成果寥寥。记者 丹璐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