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拼国内
海外需求急剧萎缩之时,晶澳在国内市场份额的提升算是寒冬里一抹亮色。在美国上市的英利绿色能源早前也宣布,第三季度来自中国的营收占比由第二季度的14%提升至28%,并预计第四季度这一比例将继续提升。
8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旨在推动国内光伏需求扩容的产业扶持政策,包括提升光伏发电量目标、确保重点企业信贷投放、度电补贴和并网发电等,多少让光伏厂商们得到喘息。
不过,政策扶持难解产能过剩近渴。曹明镜也坦言,目前仍面临资金压力。不仅仅是债务,还有向下游电站延伸的资金投入、回款账期延长等等。要解决这些压力,消化库存是当务之急。
眼下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非洲,但全行业库存大战重头终究在国内。海通证券报告称,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产能约为30GW,按照十二五规划光伏分布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15GW,顶多消耗现有产能的50%。有分析师指出,国内光伏大发展由欧美国家的巨额补贴催生,现在补贴削减,连现有的需求都进一步萎缩。
“大家强调欧美双反有多严重,其实它对晶澳的破坏还没国内的恶性价格战影响来得大。”曹明镜说,“我们希望能适应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使需求和产量相匹配。”这正是国务院提到的市场“倒逼机制”。然而,该倒的倒不了,没有退出,只有蜂拥而进,一直是这个新兴行业的痼疾。
地方光伏梦
当初,光伏大热,地方政府争相招商。短短几年时间,全国上下冒出20个光伏产业园,18个省份要打造新能源基地,数百个城市将新能源作为支柱产业,催生出15家在美上市、23家A股上市的光伏公司。现在形势急转直下,各地如何抉择?
“假如地方放弃扶持,大量光伏企业马上破产,风险转嫁给银行,成本由全社会承担,地方政府很难放手不管。”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如今,在地方层面,既有赛维国有化这样的极端个案,也不乏以财政补贴或信贷驰援的传闻故事。
作为合肥发展新能源的大项目,晶澳、赛维LDK由省市领导亲自招商引进,落户合肥的时间均在2010年前后,彼时正逢中国光伏景气高点。根据规划,合肥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中国“光伏**城”。晶澳合肥基地项目总投资135亿元,预计建成后成为全球**大的3GW太阳能一体化生产基地,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60亿元。赛维合肥基地首批生产线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预计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100亿元,年纳税不少于5亿元。
目前,两家企业的首批生产线都已投产,但预期中的税收目标已难实现,双双陷入困境。好在合肥不放弃。在遭遇危机后,晶澳由电池片向组件生产商转型,期间安徽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撬动合肥基地的组件产业链需要20个亿,总部调拨了10个亿,地方政府帮我们融到10个亿。”晶澳合肥一位高管说。
转角遇上“国字号”
眼下,整个行业寄望于光伏应用,光伏电站开始新一轮大热。“现在银行系统出了新规定,不支持光伏产品,转向支持电站。”曹明镜告诉记者。然而,他也坦言,“电站的成本不是一家普通的制造企业能够承受的。”
“事实上,只有五大发电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才能享受到国家的**上网电价待遇,一些民企是没有能力涉足这一领域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牵涉到城市建设规划、对建筑物重新设计改造等,成本往往难以估量。
对于很多正在发展光伏应用的大城市来说,电站的选址本身就是一个瓶颈。按照合肥金太阳示范工程在“十二五”末完成200兆瓦屋顶光伏电站的目标,目前尚有100多兆瓦未完成,需要屋顶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合肥金太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大型屋顶资源并不丰富,加上有些受条件限制无法建站,给今后光伏电站发展带来制约。另一方面,合肥的光伏发电条件并不优越。据介绍,西部地区1瓦光伏大概可发电3-4度,合肥仅能发电1度。“对地方政府来说,做电站也许不是**好的选择,但可帮企业消化产能。”有券商分析师如是认为。
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未阻挡地方发展光伏的梦想。对于寒冬中的光伏企业来说,道路却难言坦荡。不仅仅是恶性竞争,转角还遇上了“国字号”。如果央企强力介入,地方政府、民企又将进入新一轮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