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进一步为我们钢铁工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由大到强指明了方向。”11月11日,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义芳在谈到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体会时,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当前,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摆在钢铁行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王义芳分析指出,我国钢铁工业目前身处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钢铁强国的一大标志就是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产品能够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王义芳谈到,河北钢铁集团自组建以来,连续三年把科技创新列为集团中心工作,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相对落后钢铁企业实现装备大型化、现代化和产品升级换代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在产品结构方面,具备了国内品种规格**全、节能环保指标**、生产高端精品的技术装备优势,初步形成精品板材、精品建材、精品特钢和精品钒钛四大系列产品结构。其中板材占总产能60%,具备800多万吨宽厚板、1800多万吨热轧板和 500多万吨冷轧板生产能力,形成了从厚度0.12mm的超薄精密冷轧板,到厚度达700mm特宽特厚板的全系列板材品种结构。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建立起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发展通道,截至2011年底,集团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达到32379人,较2009年增加10660人,增幅接近50%;与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深入开展前沿、重大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目前共拥有931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599项)和5项国家产品标准,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8项,有12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数十个品种填补我省空白,200多个产品替代进口,攻克了汽车用钢领域200余项关键技术,具备汽车整车用钢98%以上的生产能力,取得了全球汽车制造商供货认证,成为国内核电用钢**、国内**能够自主生产大厚度海洋平台用调质高强钢企业。今年连续第四年跻身世界500强,并由 2009年的第375位前进至第269位。
在王义芳看来,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根本途径。“十二五”期间,他们瞄准“效益争前列”目标,以打造高端精品、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适应钢铁材料“高强度、长寿命、耐腐蚀、轻量化”的新趋势,重点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产品和新型钢铁材料,以“三高一新”带动集团品牌的高端化、普通产品精品化。今年以来,装备**的钢铁中试基地已经投产,为科技成果的研究转化提供了重要实验平台,前9个月高端精品板材出口量达到140万吨,同比增长 11.3%。人才队伍建设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12年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河北选拔赛中,有18人位列前十,3个团队居**,创出了历年参赛的**好水平。
王义芳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集团将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2%用于科技研发,重点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研发核心技术,建立和完善由决策机构、咨询机构、管理机构、实施机构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路径,打造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技能三支人才队伍,持续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们将以当好钢铁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引领者、示范者为己任,为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先锋,当好表率!”王义芳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