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多的中美光伏贸易纠纷终于尘埃落定。美国时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终裁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以下简称“双反”)关税,悬在中国光伏企业心头的大石**终还是狠狠地落下。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国内政府已经出台相应的措施积极救市,国内各家光伏企业也已经加速了自救。
根据美方规定,美国商务部将正式要求海关对此类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10月份裁定的幅度,美国将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的反补贴税。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价值约31亿美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认为,美国ITC的**终结果在意料之中,目前看来,国内企业继续进行上诉赢得转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针对上述裁决,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回应称,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对美国ITC和商务部的终裁决定表示强烈反对,该裁决严重扭曲了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的现状,且双反税必将严重损害中美两国及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利益。
国内多家光伏企业也在**时间发表了声明。“我们对ITC做出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定感到失望。这必将减少对美国太阳能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将延缓我们高技术、高效能的电池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说。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则认为,本案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消极影响,“太阳能行业展开了全球贸易战,欧洲将步美国后尘,全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同样在昨日,记者从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获悉,欧盟正式对华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反补贴调查立案。这是欧盟今年以来的第三起对华反补贴调查,今年9月6日,欧盟已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国内光伏产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共识,“对外我们可以积极争取应有的权利,同时光伏产业也要调整产业结构,力争国际市场多元化的同时,通过科技研发促进产品的多元化”。白明说。
据记者得到的**新消息,国内光伏企业的自救行动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英利集团宣传部负责人王志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成为拉丁美洲迄今**大光伏电站**组件供应商,英利还在近日获得了新加坡的**大订单。天合光能也在日前与盐城签署了太阳能综合应用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发建设百兆瓦级太阳能电站。同时,国内光伏巨头也开始在其他国家建厂,向海外转移产能。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中国产品直接出口至美国受阻之后,此举将能助企业实现间接出口,保住市场份额。记者 钱瑜 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