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疾风骤雨”来形容中国光伏产业所遭受的厄运可能一点都不为过。从光伏巨头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的濒临破产,到上月欧盟对华高达200多亿美元的反倾销调查,再到刚刚曝出的,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案,一出又一出的“大戏”另人目不暇接,各种悲剧的背后其实都预示的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命题”那就是:中国光伏已经进行冰风刺骨的严寒,产业有崩溃之虞。
从美国商务部作出的终裁来看,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已被认定,而这也意味着我国绝大多数光伏企业将要被征收**高达249.96%的反倾销税率,可以这么说,一旦实行中国光伏企业将彻底告别美国市场。
可能有人会问,美欧的反倾销何以能连续出台,这背后有什么需要我们反思的吗?众所周知,新能源作为我国先前设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由于资源可再生、转换**直接和使用**清洁等等被视为新能源中**具发展前途的产业。而在高额利润、支撑新兴高技术产业的驱使下,各地方均对光伏产业趋之若鹜。短短数年时间,“大干、快上”成为光伏产业的代名词,股市圈钱、地方政府帮助融资已成为业内常态,以至于行业陷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超过50GW,其中中国的产能就高达40GW,而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为24GW,显然目前的装机容量无法消化严重过剩的产能。而中国的一些光伏巨头也因此进入崩溃的边缘。尤其是江西赛维,其公司上半年净亏损10.8亿人民币,负债总额已达266.76亿元;另一巨头尚德电力**季度毛利率也仅为0.6%,而总债务却达到35.8亿美元,此外其公司目前还面临海外众多的官司缠身。
中国企业又该如何面对美欧的反倾销呢?笔者认为,中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行业窘境,**要培育内需市场,当前我国GDP已处于世界第二位,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需求光伏市场潜力巨大。从欧美发展来看,目前光伏已经从电站扩展到了以屋顶、幕墙、窗户和大棚改造的个人领域,而中国还没有开展这块领域,想见此种改造一旦在国内开展将迅速释放潜在市场需求解决目前的产能过剩。
此外,政府要支持光伏产业的技术研发。目前国内的光伏设备大多是进口而中国大部分还都是单纯的生产成本,不但技术低下而且行业竞争激烈。而国内目前对高新技术的补贴大都存在对技术研发补助偏少,但对产品本身补贴很高的问题。如能改变补贴制度将可鼓励和提高国内自主创新能力,并利于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后,也是**重要的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宏观指导,加强对像光伏产业这样的高新技术的政策指导能力,要在产业的上下游,如设备产能、电网规划、建筑规范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为光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言以蔽之,面对目前国内外光伏市场所面临的困境,使我们更有静下心来反思中国整体光伏产业的动力。其实,现在正是抓住国家扶优扶强,重新洗牌的好时机,关键是国内的相关产业部门要从光伏产业目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只有找出问题并切实改革才能使国内光伏产业迎来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