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挥动“反倾销”大棒后,印度近日有企业申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进行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虽然我国光伏对印出口份额较小,但有人士担心,这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亚洲其他新兴国家频频发起对我光伏产品调查。也有专家表示,印度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发展本国光伏产业。
规模虽小恐示范“多米诺效应”
早在去年6月份,印度**大光伏电池制造商停产并负债27.5亿卢比,他们将问题归咎于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印度可再生能源部长卡普尔此间发表言论,印度本土太阳能企业正在游说政府对从国外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15%的关税。
日前印度反倾销局发布公告称,该局12日收到业界申请,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中国台北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太阳能电池组装板或部分组装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而这,只距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立案调查仅仅一周的时间,美国宣布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反倾销关税也才半年的时间。尤其是欧盟,作为我国光伏产品**大进口地(60%以上),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无疑给我国光伏产业以沉重打击。
据新华社消息,商务部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14日率队与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尔蒂就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案进行磋商。不过,双方沟通的结果并不乐观。
那么,印度此时申请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会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后一根稻草”?实际上,和欧盟不同的是,中国光伏产品对印度出口份额极小,即使立案,在短期内对我国光伏产业影响不大。
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光伏电池组件量为346兆瓦,粗略计算,去年中国光伏组件对印度的出口额约达1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远小于对欧出口额。此外,2011年全年印度光伏组件的安装量为480兆瓦,仅占全球安装量的2%。
不过,让业界更为担心的是,印度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其他国家相继提出反倾销,以阻止中国产品进入。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认为,在美国对华光伏反倾销后,欧盟再次跟进。“现在是印度,下一步可能是巴西等金砖国家,会有更多国家跟进。”
实际上,由于近年来在欧美市场遭遇诸多不确定性,国内众多光伏企业开始把视线转移至亚洲、南美等新兴国家市场,以寻找新的出口替代空间。
“这个局面一旦形成,会对中国光伏产业形成灭顶之灾。”韩晓平表示,印度对华光伏反倾销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不可小觑。他希望,印度的动作能够引起国家层面的足够关注,商务部应该采取积极行动,在**时间进行反击。
“醉翁之意”在于发展本国光伏
据外媒报道,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把印度这个全球增长**快的市场打造成一个太阳能产品制造中心,但印度太阳能企业却未能从政府行动中获益。据了解,印度本土太阳能制造业并不发达,其国内的光伏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
其中,印度去年全年安装的480兆瓦光伏组件中,有62%(346兆瓦)的份额来自中国进口。作为发展强劲、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光伏市场被业界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该国正处于经济成长期,对能源及电力安全发展的需求很迫切。在 2008年6月签署的“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中提到,太阳能会是印度可以重视的可再生能源,这个计划希望印度在2009年-2010年可以达到5%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之后的10年每年增加1%。
另外,印度于2010年1月11日出台国家太阳能发展计划(JNNSM)。在这项计划中,政府定下了3个阶段的目标,涉及离网及并网的装机量、平价上网、产业发展、技术转移等。其中,到2013年要求达到光伏离网发电200MW,并网发电2000MW。
规划同时规定,从2013年起,项目运营商必须采购其国内生产的光伏电池。
因此,有分析认为,印度“醉翁之意”不在反倾销,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别国光伏产业制造基地迁至印度。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视保护国内产业的。”印度前工业部部长、马哈拉施特拉邦国会议员苏拉戌·帕拉胡此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就表示,如果中国公司在印度生产,就不会受数量限制的影响。他建议,中国公司寻找印度本地的合作伙伴,把制造环节设在印度。
而在近几年,印度政府更是出台了一系列光伏倾斜政策,如国家农村电气化政策(旨在满足全国所有农村家庭的用电需求)、半导体政策(旨在鼓励半导体和生态系统的制造)及发电激励计划等等。
其中,2007年颁布的半导体政策中就规定,政府为制造工厂提供20%—25%的资金补贴。不过,只有投资净现值2.12亿美元(约100亿卢比)以上的光伏企业才能享受此优惠政策。
而在今年2月份,就有消息称,印度政府将组建光伏公司,初期投资额为4.056亿美元,这将有助于推动联邦政府开发光伏项目,从而实现2020年20GW的光伏装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