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每个门窗企业都想成为品牌企业,品牌给企业带来超值的回报,品牌让自己的门窗卖出比别人高得多的价钱,品牌太有吸引力了。
那么,品牌是怎样练成的呢?
中国门窗企业从80年代萌芽以来,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特定的市场条件下,依靠各种机遇完成了原始积累,但是,它们在品牌建设方面还不是很成熟,还处在一个意识朦胧的初级阶段。
门窗品牌的现状剖析
1、盲目做秀,不够务实。在品牌的事情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有绝招:“药品靠吹、化装品靠追、电器靠唬、保健品靠钱堆”。那么门窗呢?买门窗不会像买块口香糖那么随意,门窗的购买者是明智的,不在乎模特怎么表演,代言人怎么说,买门窗要前思后想、货比三家,只靠做秀赢的是“人气”,不是“钱气”,品牌之下若无实在的内容,没有看得见的实惠,不见得能走多远。
门窗市场“钢铁品牌”是怎么炼成的
2、定位错误,劳民伤财。品牌定位面向谁?这个问题要**明确,面向终端和面向经销商的宣传口径截然不同;面向百姓的产品和面向富人的产品也有本质的区别。在门窗品牌之中,材料和款式的错位、规格和档次的错位、功能与外观的错位、风格与价格的错位……等等,比比皆是。
3、短期行为,失去信誉。中国企业的平均年龄是3.9年,品牌的年限更短。中国的门窗企业每年都有无数的在倒闭,每年又有许多在新建,门窗展会上的新面孔越来越多,这种动态的繁荣实在叫人担忧。在优胜劣汰速度加剧的今天,短期行为导致短命。国外的许多百年老店不过百人而已,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品牌观念。想要一口吃个胖子,只能伤了身子,坏了肚子。
4、准备不足,随心所欲。在现代社会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消费者已经麻痹,对刺激越来越不敏感,品牌的推广费用也就越来越高。很多企业时机尚不成熟的时候就草率行事,发现不对又改来改去,名称一年三换,商标朝令夕改,形象不定,口号过杂,叫人摸不着头脑,浪费宣传资源。
5、好大喜功,加重包袱。门窗就是门窗,不像纸尿裤,可以一夜之间打造一个“尿不湿”品牌,几千万婴儿的屁股就能叫你发财。门窗不能靠一两个明星跳跳舞、伸伸大拇指顾客就买单,轰轰烈烈的背后潜在着资金的危机。企业的包袱被加重可不是好事。
门窗品牌的一些惯用做法
1、炒品牌。**常见的方式是找明星,各大电视台做广告,在短时间内投入巨资,密集亮相,狂轰滥炸,不惜一掷千金,不惜背负重债,大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壮举。门窗企业靠这种方式成名的还真不少,但这可不是人人可以效仿的,资金链一旦断了,前面的一切都付之东流。另外,走这条路还要有强大的制造实力,不然,真的顾客拥上门来,拿不出东西给人家,也是白搭。
2、秀品牌。不直接做广告,靠增加美誉度来提高自己的价值。像某门窗漆品牌,又办希望小学,又给贫困儿童赞助,央视三番五次的专题报导,业界反响很好。又比如王老吉,四川地震时一笔捐款叫世人皆知。这种“秀品牌”的作法,投入少,社会意义重大,效果出奇制胜,如果更多的门窗企业效仿的话,这社会该有多么美好。但你要有平常心,斤斤计较的话,还是别这么做,做一点好事就天天等着回报,你会很失望。
3、渗品牌。在门窗业的人还只懂得“广告才是广告”的时代,别的行业已经做地“广告看不出广告”了。春晚小品的围裙上印着“鲁花”,魔术台上放着“汇源”……这就是渗入。以渗入的方式做品牌其实早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年有个儿童品牌,给一个电视剧《家有儿女》赞助了家具,结果收到了超值的回报。门窗人可能是和实木打交道久了,变得都“实在”和“木讷”了,这些好的方法怎么都不愿去尝试呢?
4、创品牌。门窗企业的品牌多是“创”出来的,所谓“创”,就是无中生有,明明工厂在内地,却注册个广东企业;几个国门不出的小伙子,设计出个“原创意大利精品”。编造出个所谓“品牌故事”来唬人,弄几个“绿色”、“原生态”、“低碳”之类的新鲜词来虚张声势。门窗企业干这些是轻车熟路。这就是创品牌!这样的品牌能维持多久呢?
5、做品牌。脚踏实地的做事、做人。材料货真价实,工艺精益求精,品质严格把关,一步一个脚印。从开发、设计、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一丝不苟,不做作,不张扬,靠产品说话,靠口碑相传而传颂,这才是正道,这才是品牌成长的健康之路。但有人会认为,这样太慢了,但别忘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水到渠成”的道理。就看你是想做真品牌,还是假品牌了。
厚朴门业市场负责人认为,中国门窗行业的畸形发展,得益于有一批不聪明的消费者,中国门窗行业的品牌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愿我们的门窗企业认清形势、更加务实,更加踏实、稳健,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