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之后成功“摘帽”,更名为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再加上近期企业倒闭现象频频出现,陶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有行业人士惊呼:“陶瓷行业已经进入雪崩时代。”对此,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却不以为然。他表示,现在陶瓷行业的确存在许多困难,但企业倒闭是优胜劣汰的表现,能够对行业起到推动作用。在当前形势下,陶瓷企业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同时,减薄瓷砖和陶板幕墙作为新产品,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产能过剩已不是新鲜事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在7月底召开的北京陶瓷卫浴2012年中行业峰会上表示,受楼市调控影响,众多陶瓷卫浴企业开工不足,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如果按照去年的市场需求量来看,当前陶卫行业的产能大概有10%∼15%属于过剩”。
陶瓷行业现状分析 优胜劣汰是家常便饭
产能过剩在陶瓷行业已不算新鲜事,“其实早在六七年前,陶瓷行业就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了。”秦占学讲道。
对于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他认为,陶瓷行业和水泥、玻璃行业不同,准入门槛较低,但国际需求量较大。缪斌还曾表示,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还在于2008年末出台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使得全国陶瓷产区遍地开花。
“多年来,我国的陶瓷产品占据国际陶瓷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海外市场的需求量减小,再加上欧债危机的影响,使陶瓷出口受到严重冲击。”秦占学表示,在内销方面,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家居产品需求量骤减,急速扩张后出现产能过剩也是在所难免的。
行业发展不太糟
业内人士认为,陶瓷行业已进入雪崩时代。对此,秦占学表示,近一段时期,市场低迷,建材企业生存较为艰难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陶瓷行业而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建筑陶瓷产量达4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卫生陶瓷制品产量达7137万件,同比下降13.5%;建筑陶瓷出口交货值为44.31亿元,同比增长9.3%。1月∼5月,建筑陶瓷实现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44%。
“由此来看,陶瓷行业在上半年的发展并不算差。”秦占学表示,“在经济危机、反倾销等重压下,陶瓷企业迅速将贸易方向转到东盟、非洲、南美等地区,成为稳步发展的关键。”
5月份,陶瓷行业还出现了“量跌价增”的现象,“这体现了产品附加值的增加。”秦占学说道。
对于陶瓷企业频频倒闭的现场,秦占学认为,是行业市场化条件下的优胜劣汰,“与水泥行业和玻璃行业需要国家政策调控不同,陶瓷企业在新开和倒闭之间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此外,他还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仍是陶瓷行业发展的趋势。”
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陶瓷行业的新生力量,减薄瓷砖、陶板幕墙受到市场的追捧。
去年底,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5个子规划,要求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积极推进薄型化和减量化工艺及制品。这一政策对于正在大胆尝试生产薄板、薄砖的陶瓷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据透露,陶瓷行业将逐步推进将瓷砖厚度减薄10%的计划。“减薄瓷砖厚度不仅能降低生产时的能耗,还能降低企业成本,从而降低产品售价。”秦占学表示。
近期,在台风的肆虐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饱受冲击,甚至破损脱落。作为新型产品,陶板幕墙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为该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陶瓷行业也因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有了新的走向。
据了解,陶板幕墙以陶土为主要原料,绿色环保、无辐射、不会带来光污染。同时,陶板的颜色丰富、耐久性好,能够满足建筑设计师和业主对建筑外墙颜色的要求,并在外观上达到石材的装饰效果。
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表明,《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这将有助于指导和规范整个新兴行业,对陶板幕墙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秦占学告诉记者,我国的减薄瓷砖和陶板幕墙还处在起步阶段,技术门槛低。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要准确定位,做好市场调研,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防造成盲目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