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水泥污防标准收紧 不达标企业应强行出局

来源:一财网 发布日期:2012-08-20 16:59:45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已接近90%,但行业发展中仍存在着突出的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水泥工业建设项目**应遵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严格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

碳排放量仅次于电力行业、资源消耗与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的水泥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淘汰潮。

国家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和《水泥工业污染防治**佳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这两份文件所传达的信息是,国家将通过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标准的收紧,全面削减水泥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化解水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论是技术政策还是技术指南,都应该具有强制性。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泥协会介绍,水泥行业是重点污染行业,其颗粒物排放占全国颗粒物排放量的20~30%,SO2排放占全国SO2排放量的 5~6%,NOx排放占全国NOx排放量的12~15%,有些立窑生产中加入萤石以降低烧成热耗,还造成周边地区的氟污染。

水泥行业是我国继电力、钢铁之后的第三大用煤大户,我国水泥熟料平均烧成热耗115千克标煤/吨,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多。水泥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仅次于电力行业,位于全国第二。水泥企业的矿山资源消耗与生态破坏也是突出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水泥工业迅猛发展,水泥产量由2005年的10.6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18.8亿吨,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 2011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20.9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接近90%,现有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约4000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500多条。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编写组介绍,2005年国家修订收严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是一项预告性标准,规定现有水泥生产线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与新建水泥生产线相同的严格排放控制要求。统一后的要求达到了国际较先进的控制水平,标准用了5年时间,实现了所有水泥生产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统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原SO2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NOx总量控制要求,并将进一步修订收紧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编制的《水泥工业污染防治**佳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介绍,编制组2010年对158多家水泥企业的调研,对于每条5000吨/天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而言,企业每年需缴纳排污费约90~100万元,其中,NOx排污费约占85%,即每年NOx排污费约 76~85万元。

如果通过技术改造和监管到位,颗粒物排放减少50%,氮氧化物减少25%,其每年可减少排污费约30 万元,相当于年吨水泥少交费0.15万元,按全国水泥量为18.6亿吨,今后5年可减少排污费达13.95亿元。同时减少了粉尘、SO2、NO2的污染,环境及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如果水泥行业能在今后五年内达到30%的原料/燃料替代率,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亿吨,同时因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而成本节省达3720亿元,产生巨大的环保及经济效益。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表示,水泥行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总是连续伴随着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国家控制水泥产能过剩的红色令牌一直不断,但每个阶段重大技术创新、提升和发展都为化解行业产能过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据中国水泥协会介绍,前三年,全国投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产463条,新增熟料产能达5.47亿吨,这也就意味着,至少约有2亿吨的落后技术产能被挤兑出来,沦为过剩产能。但“正是水泥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增强了水泥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和改进管理的动力,充分的市场竞争优化了资源配置。”孔祥忠说。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认为,目前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已接近90%,但行业发展中仍存在着突出的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水泥工业建设项目**应遵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严格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适度发展一定规模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如日产4000吨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吨及以上;淘汰落后立窑及其他水泥生产工艺如窑径3.0米以下立窑、2.5米以下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在区域布局上推广“大型熟料生产基地+销售地粉磨站”模式。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佳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写组特别指出,技术指南应与各种排放标准包括地方标准建立关联关系,并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